一喝水就上厕所,说明肾不好?吃黑色食物能养肾?真相是……

肾脏是身体的“净化器”,每天过滤血液、排出废物,默默守护健康。然而,网上关于肾脏的流言却层出不穷,比如“多吃‘腰子’能养肾”“一喝水就上厕所,说明肾不好”“年纪轻轻就长白发,表示有肾病”……看似合理,但实则误导。

3 月 13 日是世界肾脏日,今天我们来一一分析这些流言,用科学守护我们的肾脏健康!

流言 1:

一喝水就上厕所,说明肾不好

这种说法不正确。喝水后很快产生尿意并不一定说明肾脏有问题,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人体的尿液生成受肾脏、膀胱、大脑等多个系统的协调控制,当摄入大量水分时,身体会调节水分平衡,促进排尿。如果膀胱神经功能较敏感,或者短时间内喝水较多,尿意可能更快出现。此外,咖啡、茶等饮品中的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也会加快排尿。真正的肾病通常表现为水肿、泡沫尿(蛋白尿)、夜尿增多或尿量异常减少等症状,因此,单凭“喝水后尿多”无法判断肾脏健康状况,如有疑虑,应就医检查。

流言 2:

尿液时而有味道,说明有肾病

这种说法太片面了。尿液的气味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单纯由肾脏疾病引起。正常尿液通常带有轻微的氨味,但饮食、饮水量、新陈代谢状况等都会导致尿液气味变化,例如食用大蒜、洋葱、芦笋等食物后,尿液可能会有较浓的特殊气味;长时间未饮水导致尿液浓缩,也会使气味加重。此外,一些药物和维生素(如 B 族维生素)也可能影响尿液气味。仅凭尿液偶尔有味道,并不能判断肾脏是否有疾病,但是如果发现尿液味道持续异常,或者明显比平时浓烈,应及时就医检查。

流言 3:

能憋住尿,说明肾功能好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憋尿能力的强弱主要与膀胱的储尿功能和盆底肌的控制能力有关,而不是肾功能的直接表现。肾脏的主要作用是过滤血液、生成尿液,并不负责尿液的储存和排放。憋尿时间过长,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增加尿路感染风险,以及可能影响膀胱功能。因此,能长时间憋尿并不代表肾功能好,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才是保护泌尿系统健康的正确方式。

流言 4:

频繁起夜排尿,说明肾不好

这种说法有些片面,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每晚排尿 ≥2 次称为夜尿症,睡前大量饮水、饮用利尿饮品(如茶、咖啡、酒精)、年龄增长导致膀胱容量下降,或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膀胱炎)等都会导致夜尿增多。此外,肾脏疾病(如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病)确实可能影响尿液浓缩功能,使夜尿增多成为症状之一,但单凭“起夜频繁”并不能直接判断肾功能异常。如果夜尿次数明显增多已经影响到了睡眠以及日间活动,建议泌尿外科就诊。

流言 5:

年纪轻轻就长白发,说明肾不好

这个说法不准确。白发的形成主要与遗传、环境、细胞和生化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而非单纯由肾脏决定。白发的出现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功能衰退,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进而使头发变白。如果家族中有早生白发的情况,遗传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此外,长期压力大、熬夜、营养不均衡(如缺乏维生素 B 族、铁、铜等)也可能加速白发生成。肾脏疾病患者可能因为缺乏某些营养素而出现可逆性白发,但是通常表现为尿液异常、水肿、高血压等,而非单纯的白发。因此,年纪轻轻长白发并不能直接说明肾不好,但保持健康的作息和均衡的营养,有助于延缓白发的出现。

流言 6:

经常腰痛,说明有肾病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腰痛的原因多种多样,虽然部分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炎、肾积水等)可能引起腰部不适,但大多数腰痛并非由肾病引起。常见的腰痛原因包括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长时间久坐或姿势不良等。如果是肾脏疾病引起的腰痛,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浮肿、高血压等,且肾源性腰痛往往是钝痛或胀痛,按压不明显加重。相反,肌肉或骨骼问题导致的腰痛通常在活动或按压时加剧。因此,仅凭“经常腰痛”并不能判断是否有肾病,若腰痛长期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

流言 7:

吃黑色食物,能补肾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肾脏的健康主要受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黑色食物确实富含营养,例如黑芝麻富含维生素 E 和不饱和脂肪酸,黑豆富含植物蛋白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身体有益,但并不意味着它们能直接“补肾”或治疗肾病。真正想保护肾脏健康,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并避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量饮酒等;对于食物我们更应该关注它的营养价值而不是颜色。

流言 8:

多吃“腰子”,对肾好

这种“以形补形”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多吃“腰子”并不会直接改善肾功能,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动物“腰子”(肾脏)主要含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等,适量食用可提供营养,但并不能直接“补肾”或增强肾功能。相反,动物肾脏中的嘌呤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增加高尿酸血症,甚至影响肾脏健康。真正的护肾方式应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并避免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流言 9:

喝水会增加肾脏负担,

肾病患者要少喝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对于健康人而言,适量饮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和尿路感染的风险,并不会对肾脏造成额外负担。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正常饮水不会损害肾脏。然而,对于某些肾病患者,如严重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或尿量显著减少的患者,肾脏排水能力受损,白水摄入量与肾衰竭进展之间的关系呈 U 型,最佳的水摄入范围可能在每天 1L~2L。具体饮水量应该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评估后调整,而不是盲目“少喝水”。这些流言,你“踩坑”了吗?正确、科学养护肾脏健康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呢?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1、保持健康的体重,保持血压、血糖平稳且正常。

2、限制盐(钠)摄入,如加工食品、咸菜等;增加富含纤维的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3、避免肾毒性物质,合理使用药物、保健品。

4、每天适量饮水,保持尿液清澈,避免泌尿系统感染。

5、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量运动,如快走、瑜伽,增强心血管和肾脏健康。

6、高危人群(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等)应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肾功能。

7、关注尿液变化,如泡沫尿、血尿等,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Skrajnowska D, Bobrowska-Korczak B. The Effects of Diet, Dietary Supplements, Drugs and Exercise on Physical, Diagnostic Values of Urine Characteristics. Nutrients. 2024;16(18):3141.

[2]Jagtap S, Harikumar S, Vinayagamoorthy V, et 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holding urine as a behavioral risk factor for UTI in women and reasons for delayed voiding. BMC Infect Dis. 2022;22(1):521.

[3]Jin Z, Zhang Q, Yu Y, et al. Progress in overactive bladder: novel avenues from psychology to clinical opinions. PeerJ. 2023;11:e16112.

[4]夜尿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夜尿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8, 39(8) : 561-564.

[5]Poonia K, Bhalla M. Premature Graying of Hai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Recent Insights. Indian Dermatol Online J. 2024;15(5):721-731.

[6]Latoch A, Stasiak DM, Siczek P. Edible Offal as a Valuable Source of Nutrients in the Diet-A Review. Nutrients. 2024;16(11):1609.

[7]Wagner S, Merkling T, Metzger M, et al. Water intake and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 CKD-REIN cohort study.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2;37(4):730-739.

[8]Li PK, Garcia-Garcia G, Lui SF, et al. 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 Everywhere - From Prevention to Detection and Equitable Access to Care. Indian J Nephrol. 2020;30(2):63-71.

策划制作

作者丨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科普作者

审核|肖永双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薛明伟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 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钟艳平

审校|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98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全球首例!AI算法赋能医疗,截瘫患者重新站起来了

    脊髓损伤被称为“医学界的珠穆朗玛峰”,每一条受损的神经纤维背后,都牵动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当脊髓这个连接大脑与身体的“信息高速公路”遭遇事故或疾病时,截瘫患者不仅失去行动能力,更可能面临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压疮等多种并发症。传统治疗手段如物理康复、神经修复药物等,往往只能延缓病程进展,却难以实现功能重建。 然而,2025年初复旦大学加福民团队的一项突破性…

    2025年3月12日
    3300
  • 三八节特辑|糖尿病为何找上女性?女神都该知道的健康秘密!

    三八妇女节的鲜花与掌声渐次落幕 那些穿梭在职场与家庭间的女性 仍在默默承载着双重角色的重担 体检报告上悄然攀升的血糖值 孕期查出的糖耐量异常 更年期后顽固的腰腹脂肪 正编织成一个无情事实—— 中国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5%! 其中每7名育龄女性就有1人受妊娠糖尿病威胁! 一、藏在基因里的危机 45岁的张女士最近总是饿得快、渴得急,想起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离…

    2025年3月8日
    6500
  • 体重超重,国家卫健委出手!这些减肥的“坑”你踩过吗?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和疾病,来自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体重异常的问题。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

    2025年3月16日
    4200
  • 做好五点,强壮骨骼 | 世界骨质疏松日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进而发生骨折。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进而发生骨折。具体来说,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量减少,骨髓腔增宽,骨骼的载荷能力减弱。 骨质疏松症多…

    2024年12月12日
    23700
  • 喝茶或可减轻花粉过敏

    茶还是健康的伴侣,多项研究显示,茶有助预防慢性病。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茶是不可或缺的。清晨一杯茉莉花茶唤醒困倦,午后一壶普洱消解油腻,街边茶馆里的木桌旁,人们在盖碗茶的氤氲中聊尽人间烟火。茶还是健康的伴侣,多项研究显示,茶有助预防慢性病。近期,英国《营养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还表明,每天饮用绿茶,可明显抑制杉树花粉引起的过敏症状。 喝茶会…

    2025年3月20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