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了解以下 5 个关键指标,有助于判断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情况和严重程度。
1. 肾小球滤过率(GFR)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肾脏过滤血液中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能力。正常情况下,GFR 的值较高,表明肾脏功能良好。一般来说,GFR 低于 60ml/min/1.73m²,意味着肾脏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当 GFR 降至 15ml/min/1.73m² 以下时,就进入了尿毒症阶段,此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
2. 尿蛋白
尿蛋白的出现是肾脏疾病的重要信号。健康人的尿液中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当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时,蛋白质会漏出到尿液中。尿蛋白的量越多,往往提示肾脏损伤越严重。持续大量的尿蛋白不仅会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还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长期蛋白尿得不到控制,会逐渐发展为肾衰竭。
3. 血肌酐
血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肾脏功能下降时,血肌酐水平会升高。血肌酐的升高幅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损伤的程度。不过,血肌酐受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男性血肌酐正常范围在 53 - 106μmol/L,女性在44 - 97μmol/L。如果血肌酐明显超出正常范围,说明肾脏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害。
4. 血压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会伴有高血压。反过来,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升高,加速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萎缩。如果血压能够得到良好控制,对于延缓肾脏病进展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如果尿蛋白较多,血压控制目标应更严格。
5. 贫血
肾脏可以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与肾脏病的进展密切相关。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贫血会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慢性肾脏病的严重程度需要综合这 5 个指标来判断。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密切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