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挺健康,怎么得了结核病?|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2025年3月24日

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是

“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在结核病肆虐的年代,由于不了解病因,人们对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无从下手。直到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柏林生理学会上报道,结核病的罪魁祸首是结核菌。其后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因此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结核病。结核菌是一种“顽固”的细菌,由厚厚的脂质包围,像拥有一层坚固的防弹衣,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最长可以存活3个月。结核菌又是一种“狡猾”的细菌,表现为快、慢、静止等各种生长状态,其中生长缓慢的细菌很难被药物彻底消灭。

为此,人们通常依靠延长疗程来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这是目前抗结核疗程长达6个月以上的主要原因。

关于结核病的误区

你知道多少呢?

01 结核病已经消失,不需再关注结核病了?

这是不正确的。结核病古已有之,只是自20世纪40年代起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发明,结核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目前全球结核病仍不容忽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公布的数据,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3位,占全球发病数的6.8%,低于印度(26%)和印度尼西亚(10%)。

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疗程为6个月的敏感肺结核治疗方案得到推广应用,这个方案可以治愈90%以上的患者。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耐多药结核病,所幸随着更多抗结核新药的问世,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也有了长足进步。经过9个月以上的治疗,大多数耐多药结核病也可以治愈。

02 感染结核菌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结核菌后机体的免疫状态会保持动态平衡,此时尽管机体内有极少量的结核菌,但在免疫细胞的包围下,结核菌不能兴风作浪,也不会发生结核病。

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损,结核菌会突破免疫屏障,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比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包括甲泼尼龙、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等),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生物制剂,接受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损,结核感染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大大提高。

此外,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长期透析患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也较高,因此应高度重视结核感染的筛查和干预。

03 结核病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抗结核治疗的疗程较长,肺结核一般为6个月,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及肺外结核患者的疗程则要更长;且不正规治疗容易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增加治疗难度,使得疗程进一步延长。抗结核只有坚持规范化的全程药物治疗,方可杀灭病菌,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因此,结核病患者应有足够的耐心,不可过早停药。

如今,“十病九痨”早已成为历史,“终结结核流行”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预防结核病,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综合来源:新华网、中国疾控局、中国青年报、健康中国等

本文图片及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87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泡泡先生"的厨房历险——为什么煎炸时会有"泡沫派对"?

    在厨房里,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烹饪中的神秘现象。比如: 为什么这次的油一加热就冒了白泡? 煎个鸡蛋、炸个鸡翅,油锅里那白乎乎的小泡沫是什么东东? 特别是椰子油,好像特别爱“冒泡”,这是为什么? 现在咱们就从厨房出发,一步步走进油脂的科学世界,顺便聊一下这些常见食用油的“冒泡”原因和健康秘密,让科普来的既有趣又实用,还能让我们下次做菜时多几分“数据上的自信”! …

    2025年3月22日
    4100
  • 想用好 DeepSeek 一定要花钱买课?警惕以新技术贩卖焦虑

    流言“DeepSeek 需要买课学习才能应用自如?” 网上有很多卖课商贩称 DeepSeek 和以前很多其他大模型一样,需要好好学习提示词技巧才能自如使用,很多对 AI 感兴趣的朋友纷纷付费购买。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不要购买这些课程。一方面,此类课程不少是用以前的提示词技巧拼凑而成,根本没有新意,也有很多免费渠道可以下载。另一方面 DeepSee…

    2025年2月26日
    9700
  • 营养丰富的鹅蛋,为什么不常有人吃,也很少遇到卖的?

    鹅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蛋类,却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餐桌上,甚至在市场上也难觅踪影。与鸡蛋、鸭蛋相比,鹅蛋的存在感似乎低了许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禽蛋产量 3563 万吨,其中鸡蛋就占了 2839 万吨,鸭蛋又占了剩下的大头,鹅蛋在内的其他蛋类就寥寥无几了。 为什么鹅蛋很少有人卖,也很少有人吃?这背后既有鹅蛋自身的特点,也有市场供需的影…

    2025年3月10日
    4800
  • 小地震频繁是大地震的前兆?玛巴洛沙韦能预防流感?2025年1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1.小地震频繁预示着大地震? 流言:俗话说“小震闹,大震到”,频繁的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要提前预警。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地球上平均每天都会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只有约 1%的地震能够被人类感知,而其中破坏严重的地震比例就更少了,例如在我国大陆,7 级以上地震平均 3 年 2 次。统计表明,尽管少数情况下小地震之后发生了大地震,但小地震活动和大地震…

    2025年2月25日
    7400
  • 科学时光机 | 十年前发现的“超级地球”,和地球有啥关系?

    2015年3月11日 英国天文学家发现“超级地球” 2015年3月11日,英国天文学家取得了一项突破性发现——确认了“超级地球”的存在。这一重大成果随后得到了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的首次正式报道。该行星被命名为“格利泽581d”,它位于距离地球22光年的遥远宇宙空间。 “格利泽581d”是目前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的唯一一颗具备宜居条件的行星。这一发现不仅拓宽…

    2025年3月11日
    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