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变化会加剧全球变暖?今天,一起坐看云起时

当我们在晴空下沐浴阳光时,或许未曾想到头顶的云朵正悄然影响着地球的温度。

云在地球气候调节中扮演着复杂而关键的角色,一直以来,科学家对云辐射反馈机制的研究不在少数。2024年12月,一项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研究指出,地球低层云的总量出现了急剧下降,反射太阳光的能力逐渐变弱,反过来加剧了全球变暖。2025年1月,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研究指出,云的变化导致射向地面的长波辐射减弱,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变暖趋势。

图片来源:Science

那么,云究竟是如何作用于地球气候调节的?今天是世界气象日,让我们一起揭开云层神秘的面纱。

01 云层的气候效应:既是"遮阳伞"也是"保温毯"

云堪称最精妙的气候调节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机制影响着地球能量平衡。具体来看:

(1)冷却效应

云量对气温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冷却效应。例如,由微小而密集的水滴构成的低层云(如层积云和积雨云等)能够反射30%-60%的太阳短波辐射,如同地球的“遮阳伞”。其中积雨云反照率(注:地球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的能力)高达0.9左右,意味着照射到积雨云上的绝大部分(90%)太阳辐射会被反射回太空。这种“阳伞效应”能有效减少地球能量吸收,降低地表温度。

(2)温室效应

高层云(如卷云)由冰晶组成,受冰晶的光学特性与大气垂直结构共同影响,其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吸收少,但长波辐射吸收能力是液态云的3倍以上,会大量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向地面辐射热量。这种温室效应在夜间尤为显著,包括低层云,夜间也会向地面发射长波辐射,犹如给地球盖上“保温毯”。这在冬日有云和无云的早晨会有明显的感受,当夜里繁星闪烁万里无云时,早晨一般清冷异常,而当夜里层云密布时,早晨的温度更为温和,这就是云层温室效应的体现。

总体说来,这种双重辐射特性使云成为地球能量平衡的“动态调节器”。

02 既然云能使地面接收的热量减少,为何反而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研究显示,地球的云层覆盖面积正在以每十年约1.5%的速度减少,看似微小的变化却引发连锁反应。通常来说,云总体上的冷却效应大于温室效应,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在悄然影响云的形成与消散,并通过云辐射反馈机制进一步影响云对气候的调控作用。

有研究表明,海洋低层云量的急剧减少降低了地球的反照率,从而加剧全球变暖。进一步探究其减少的原因,一方面,雪和海冰的持续融化,改变了低空云形成所需的水汽和冷却条件;另一方面,空气质量优化减少了云凝结核。此外,自然气候变化引发的大气环流与洋流模式改变,也对低空云的形成与分布造成干扰。

总的来说,云的动态变化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其形成与消散机制复杂且相互关联

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增加分别对层积云和卷云的形成产生影响。人为气溶胶的排放则会影响云量和云寿命;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会降低地表反照率和蒸散发,抑制云的形成。

03 为什么云层被认为是气候预测中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

云的组成和云中的物理过程复杂,云层变化的观测也一直存在很大挑战,这些都导致云反馈机制的研究困难重重。尽管现代气候模型已能精确模拟台风路径,但因现在用于预测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的全球气候模型主要以大气动力学方程组为基础,对云的精确变化难以准确模拟,也使得预测云对气候变暖的影响充满不确定性。全球变暖引发云的变化,会通过云辐射反馈机制进一步影响气候。但这些反馈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气候变暖,目前的模型给出的预测结果差异悬殊。

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们在提高云辐射模拟的精确性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也有科学家从观测资料的角度寻求突破,不再依赖对云层物理特性的复杂测算,转而借助可以反映云和长波辐射的电磁波波长数据分析物理过程。

不过,要想完全回答“云层变化对气候影响的综合效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学家正从不同角度共同攻克这一难题。比如通过云室设备开展云微物理研究,通过开发高分辨率气候模型模拟大气状态,提高预测精度。机器学习算法也能在云层解析模型的基础上发挥辅助作用。此外,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也将提供更为精确的云层数据,为地球辐射平衡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04 结语

云层的故事告诉我们,气候系统远比想象中精密而脆弱。这片蔚蓝穹顶,需要我们携手保护——因为每一朵云,都承载着地球未来的呼吸。

公众可以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同时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浓度以减缓云层,尤其是低云的消散;支持环保政策,推动气溶胶排放管控,平衡云层微物理过程;提升气候认知与行动自觉,推动系统性气候治理。

作者:崔国辉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记者

审核:魏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品:科普中国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76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经常醒得早,要小心这几种病!

    虽然睡眠不好的人各有各的苦,但在最适合睡懒觉的冬天,容易早醒的人真!的!太!痛!了! 凌晨三四点,别人都在暖呼呼的被窝里睡梦正酣,他们却突然醒来,用尽办法都无法入睡,就算偶尔能睡着,也睡得很不踏实。 都知道睡眠质量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这样的事多来几次,又困又累还让人觉得心慌。 其实这事儿得分情况来看:如果你本来就是 9 点睡 4 点起的早睡早起型人,或只是偶…

    2025年1月1日
    14900
  • 大灭绝后悄然登上海洋“舞台”,它名字带"鳄",却是鱼龙的近亲!

    海生爬行动物在三叠纪时期类群十分庞大,鱼龙类、海龙类和鳍龙类等海生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快速演化,并在全球广泛分布。但是有一类神秘的海生爬行动物仅在南漳—远安地区被发现,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生物仅生活在华南特定地区的早三叠世,它就是湖北鳄。 湖北鳄是种已灭绝海生爬行动物,由杨钟健先生研究命名的,其具有较为独特的特征,身长在1米左右,身体呈纺锤形,吻部细长,不发育牙齿,…

    2025年2月27日
    8400
  • 难被察觉的微生物“游动”,竟是探索外星生命的“新钥匙”?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人类对其他生命形式的探索从未停止,这一探索不仅承载着对未知的好奇,更蕴含着对生命本质和起源的深刻追寻。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它们以何种形式存在?又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科学家们的心头,成为推动天体生物学研究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近期,一项关于微生物“游动”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开外星生命的神秘面纱带来了新的…

    2025年2月7日
    10900
  • 《哪吒2》里,章鱼大将军为啥敢烤自己的“脚”吃?

    审核专家:李颖超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科普与社会教育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震撼的特效和紧凑的情节,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影。 其中,章鱼大将军在岩浆中烤自己的“脚”,还分给周围的妖一起品尝的画面,让大家印象深刻。观众不禁发问:章鱼大将军为何敢如此“自虐”?是不是导演虚构的? 章鱼的“脚”其实是它的“腕” 章鱼是头足纲软体动物…

    2025年2月21日
    7100
  • 突发,61岁患高血压母亲飞机上猝死,这4类人坐飞机尤其要注意!

    坐飞机出行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长途旅行、出差,还是回家探亲,飞机都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乘坐飞机。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最近一位 61 岁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在飞机上猝死冲上热搜,原因正在调查中。高空飞行环境特殊,机舱内气压降低、空气湿度低、氧气含量减少,都有可能造成额外的风险。如何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

    2025年2月19日
    10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