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月壤研究新突破!月球幼年的“创伤”:40多亿年前的“宇宙时钟”?

今天(3月21日),中国科学家通过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大突破:确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了初始锚点,对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成果刊登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嫦娥六号苏长岩记录42.5亿年前月球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事件

01 回顾:月背“挖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海南文昌。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六号探测器向月球飞驰而去。

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而嫦娥六号采用嫦娥五号成熟技术,硬件产品技术状态已经确定,约束条件非常苛刻。

嫦娥六号取样回放画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稳稳落在月背表面。完成落月只有一次机会。主减速、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15分钟内,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蕴含通信、选址、轨道设计、发动机协同、视觉避障等科研智慧和经验。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采样,将珍贵的月背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完成“打包装箱”。

经受住月背温差大和月壤石块含量高等考验,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采集月球样品;快速智能采样技术将月面采样工作效率提高30%左右。

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携带月球背面样品成功返回地球,历时53天、38万公里的太空往返之旅,创造中国航天新的世界纪录。

与较为平坦开阔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布满沟壑、峡谷和悬崖。嫦娥六号的着陆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

02 月球幼年的“创伤”揭示太阳系早期演化

那么,面对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样品,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什么呢?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表面遍布了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是太阳系撞击的历史印记。其中,直径约为2500公里的巨型撞击坑SPA盆地,是月球最为古老的撞击疤痕,记录了月球幼年时期遭受的巨大“创伤”。SPA盆地的形成时间不仅是月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和撞击历史的起始锚点,还可作为校准太阳系撞击史的黄金参照,为火星、水星等行星撞击坑建立统一年龄标尺,是太阳系留给人类珍贵的“宇宙时钟”。

该项成果证明,在太阳系形成之后约3.2亿年,一次大型撞击事件形成了月球最大的撞击遗迹——SPA盆地,为月球撞击坑统计定年法提供了来自月背的初始锚点。基于月球正面样品校正的撞击曲线计算SPA盆地模式年龄与同位素定年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月球早期正面和背面的撞击通量大致相当。此外,该项工作确认43.5亿—43.3亿年的全月热事件与SPA大型撞击无关,为重塑月球早期一级演化序列提供了参考基点和科学依据。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新华社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72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3:59

相关推荐

  • 居庸关:看古代中国如何“玩转”光速通信与密码学

    居庸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你可能知道它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想过,这座关口早在几千年前,就通过与之配套的烽火台,玩转了“光速通信”和“密码学”?古人在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代,早就发明了一套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 1.烽火台如何工作:古代版光纤网络 想象一下,古代没有网络,边疆有了敌情,怎么才能“光速”通知各个防线?烽火台:看我的! 一旦发现敌人…

    2025年3月4日
    7500
  • 手机投屏怎么投到电视上?vivo手机投屏到电视详细方法汇总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将手机屏幕内容投屏到电视上已成为提升影音体验的重要方式。vivo手机支持多种投屏技术,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连接,都能轻松实现大屏共享。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无线投屏(无需数据线)   1、使用系统自带的“手机投屏”功能   适用场景:电视支持Miracast或DLNA协议(如小米、华为、索尼等智能电视)。   操作步…

    2025年3月1日
    9000
  • 揭秘“晴天霹雳”:闪电如何化身“远程狙击手”?

    晴空万里,一道闪电却像“隐形刺客”般突然劈向地面,这就是所谓的“晴天霹雳( bolt-from-the-blue )”。普通闪电多在乌云滚滚的雷雨云下方击中地面,而晴天霹雳却在头顶没有云和降水的区域毫无征兆地直击地面,它的不可预测性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那么晴天霹雳这个“远程狙击手”是如何形成的呢?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郄秀书研究员及其团队在…

    2025年3月31日
    4000
  • 城市树木:降温与升温的绿色谜题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城市规划与环境科学的交织领域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正逐渐浮出水面:树木,这些城市中的绿色守护者,在不同情境下对城市温度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树木是城市中的天然空调,它们在炎炎烈日下为城市带来清凉。确实,在白天,树木宛如一台台绿色的制冷设备,通过多种巧妙的方式为城市降温。其一,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士,用茂密的枝叶阻…

    2024年12月12日
    23600
  • 谢京副省长到海南科技馆项目现场 调研指导工作

    3月20日上午,省政府副省长谢京到海南科技馆项目现场,实地调研项目建设情况,协调推进项目有关事项,对海南科技馆项目管理、展教设计及运营管理等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许振凌,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华伟,海口市政府副市长冯勇陪同调研。 谢京一行在海南科技馆一层,观看了展教空间漫游视频,详细了解海南科技馆展教工程总体规划、设计理念、空间布局等情况。随…

    2025年3月31日
    3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