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汛!平静水面下可能有“大坑”,不慎溺水怎么办?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一对夫妻,在解村桥头附近掉入引黄渠溺水身亡。

一些看似平静的野外水域,实则暗藏危机。尤其当下已“入汛”,部分河道会提前降低水位,也就是常说的“放水”,这时候水流湍急,公众若贸然涉水,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今年入汛日期较平常偏早17天

据水利部消息,3月12日至15日,我国南方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

依据《水利部关于印发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的通知》,今年我国入汛日期为3月15日,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

汛期已至,警惕平静水面下的“暗涌”

水下乱石暗流

即使水域中不存在高度落差,当水流撞上河里的大石头和堆积的石子时,流动方向就会变化,有可能形成力量很大的暗流,甚至漩涡。

水下不仅有乱石,还有水草、淤泥。涉水后踩进淤泥或被水草缠住,同样有溺水风险。

▲前一脚浅滩,下一步深渊

多数河流的河床结构高低不平,河水忽深忽浅,贸然涉水容易踏进深水区,发生溺水事故。

▲上游遇到暴雨,小心下游涨水

有时下游天气虽然晴好,但上游下暴雨的话,会让河流水量迅速增多,形成湍急的水流往下游冲来。处在水中的人根本来不及躲避,就被河水卷走了。

此外,大家往往会忽视水有折射作用,从岸上看到的水位要比实际水位浅。也就是说,你以为的“浅水区”或许就是“深渊”。

溺水后,别在水中挣扎

溺水后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千万不能着急,尽量平复情绪,不要在水中挣扎。因为人体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越挣扎,身体下沉得越快,切记“手出水面头必沉”。

▲溺水如何自救?

屏住呼吸,双手在前

头向后仰,用嘴呼吸

双手贴近水面,伸到头顶上方

下颌上仰,膝关节微屈

此外,注意周围有没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更有助于漂浮。

如果在水流较急的水域落水,这样的自救方法就不适用了,落水者可跟着水流漂浮,并在此过程中迅速抓牢任何可以固定身体的物体,如树木等,等待救援。

▲看到有人溺水如何施救?

施救者此时更要冷静分析,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会使多人落水,易导致群死群伤。

可在岸上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

“叫”: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

“叫”: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

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科科提醒:我国当前已进入汛期,水下情况复杂,突发和意外时有发生,不要被平静的水面欺骗,切勿贸然涉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69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开学季|新学期不用慌!这五大准备来帮忙→

    孩子们已陆续告别假期,步入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积极支持对孩子顺利开启新学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助力孩子做好开学准备。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身体准备 调整作息时间 寒假,晚睡晚起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开学前后,学生需要逐步调整作息,恢复到上学时的节奏。每天早睡早起,逐渐将睡觉时间提…

    2025年2月23日
    8600
  • 生活百科丨家庭茶叶存放,你做对了吗?

    茶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作为一种备受喜爱的饮品,不仅口感丰富,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韵味。从清新淡雅的绿茶、到醇、厚浓郁的红茶、再到陈香独特的黑茶,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茶叶的存放方式直接影响着它的品质和口感如何保存好茶叶呢? 温度:过高的温度会加速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氧化,使茶叶的香气散失、口感变差。例如,绿茶在高温环境下,叶绿素容易分解,导致茶叶颜色变黄,滋…

    2025年3月21日
    3600
  • 如果把奶牛一天放的屁收集起来,竟然可以烧开20升的水?

    全球变暖加剧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自 2006 年至 2018 年期间每年上升 3.7 毫米,同时也导致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和热浪,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但奶牛吃什么,跟全球变暖能有什么关系呢?你别说,还真有,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 温室气体,和牛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像二氧化碳(C…

    2024年12月15日
    16000
  • 冬季总是“被电到”?轻松几招帮你远离静电!

    冬季来临 你是否经常遭遇突如其来的“电击”? 这其实是静电在作怪! 本期内容 科博士将为你揭秘静电的成因 带你学习如何远离静电的困扰 物质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内部包含大量的正负电荷。通常情况下,这些正负电荷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使得物体整体不带电。然而,由于不同物体的电子活跃程度存在差异,就可能导致电荷的不平衡现象。 以我们日常穿脱衣物为例,身体原本处于正负电荷平…

    2024年12月20日
    18500
  • 被夸大了的失败经验,无非是变相的成功学

    研究了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仍然做不好一家企业

    2017年4月17日
    2840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