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压之下,肚子变大?赶走“压力肥”的6个魔法→

深夜赶工狂炫薯片、被甲方虐到怒点三杯奶茶、辅导作业气到啃完一包辣条……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其实这不是你“贪吃”,而是当我们焦虑、暴躁时,身体会释放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它会疯狂暗示你吃高糖高油食物(奶茶、炸鸡、蛋糕),因为这些能快速刺激大脑分泌“快乐素”多巴胺;偷偷关掉你的“饱腹开关”,让你明明吃饱了还想继续塞;把脂肪往肚子上堆,甚至让腰围以每天0.3毫米的速度膨胀(一年能长一圈游泳圈!)。 从而出现压力越大,多巴胺分泌越旺盛,最终把你推进“越累越胖,越胖越累”的死循环!导致重压之下,肚子变大!这就是我们专业人士常说的“压力肥”现象。

图源:Pixabay

1. 压力肥的成因

皮质醇的作用:压力大时,身体会释放皮质醇,这种激素会促使你渴望高糖高油食物,抑制饱腹感,并导致脂肪堆积在腹部。

恶性循环:压力越大,越容易暴饮暴食,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形成“越累越胖,越胖越累”的循环。

2. 自测“压力肥指数”

你是否在压力大时只想吃高热量食物?

是否明明吃饱了还想继续吃?

熬夜加班后体重是否增加?

腰围是否比去年更紧?

如果符合2条以上,说明“压力小怪兽”可能已经盯上你了。

3. 赶走“压力肥”的6个魔法

魔法1:5分钟办公室封印术

深呼吸:吸气4秒→憋气4秒→呼气6秒,重复3次。

桌面瑜伽:简单活动颈部、肩膀,甚至做个“翻白眼”表情包来释放压力。

魔法2:零食变形计

用健康零食替代高热量食物:南瓜籽、酸奶+蓝莓、黑巧克力(70%以上可可)。

魔法3:多巴胺蹦迪计划

通过轻松的运动方式释放压力:追剧时做深蹲、遛狗时增加步数、做家务时加入简单运动。

魔法4:睡眠充电宝

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睡前1小时关掉手机,泡脚、听白噪音帮助入睡。

魔法5:情绪垃圾桶

通过写日记、与朋友吐槽、闻薄荷精油等方式释放情绪压力。

魔法6:躺平也要瘦

允许自己偶尔放松,设定小目标,比如“这周戒掉1杯奶茶”,而不是追求极端的减肥目标。

图源:Pixabay

4. 终极口诀

压力来袭时,深呼吸、吃对食物、保持运动、调整心态,压力肥自然远离。

补充建议:

饮食调节:除了选择健康零食,还可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来增强饱腹感,减少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心理调节:长期的压力管理可以通过冥想、正念练习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减少皮质醇的分泌。

社交支持: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分享压力,获得情感支持,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在面对压力时更好地控制饮食和情绪,避免“压力肥”的困扰。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邹老师的科普花园王亚副主任医师、邹静波主任技师、孙羽医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69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评论区反复“哭穷”,能让机票降价两千?“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靠谱吗?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网友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实现机票降价,由此“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 网友在评论区“哭穷”反向驯化算法的做法,反映出消费者面对算法时的不安以及抵抗心态,只是这样的方式真的有效吗?“大数据杀熟”的问题该如何根治? “哭穷”真的有效吗? 有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

    2024年12月19日
    17800
  • 30年前的麦当劳包装长什么样?鸟巢记得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处游船码头,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鸟巢。 Auke-Florian Hiemstra 在它层层叠叠的筑巢材料中,隐藏着六百余块人类垃圾。这些垃圾的时间跨度竟然长达30年以上,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1991年。 就像挖掘地层中的化石一样,研究者层层翻开了鸟巢中沉睡的垃圾,从中解读出了一段鸟类与人类生活变迁的历史[1]。 翻开“垃圾时间胶…

    2025年4月3日
    1800
  • 5种在家就能做的睡前运动,超简单,能让睡眠不自觉变好!

    2024 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长普遍偏短,为 6.75 小时,有 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 6 小时。睡眠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超六成人的睡眠质量欠佳,甚至有 1/5 的人属于“较差”水平(<70分)。 对当代工作繁忙的人来讲,睡个好觉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不过近年来,有不少科学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如深蹲…

    2025年3月12日
    6600
  • 甲流合并乙流去世,年仅41岁!得了甲流为何还会得乙流?

    2月15日,《新周刊》官网等平台发布《无声守护<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 告别玉燕》一文,披露了现年41岁的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近日患上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已于2025年2月4日离世。 文章称,吴玉燕生于1984年,广东茂名化州人,是家中的长女、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家都叫她“玉燕”或“阿燕”。2009年,刚毕业的吴玉燕进入新周刊,一直从…

    2025年2月17日
    10900
  • 营养丰富的鹅蛋,为什么不常有人吃,也很少遇到卖的?

    鹅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蛋类,却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餐桌上,甚至在市场上也难觅踪影。与鸡蛋、鸭蛋相比,鹅蛋的存在感似乎低了许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禽蛋产量 3563 万吨,其中鸡蛋就占了 2839 万吨,鸭蛋又占了剩下的大头,鹅蛋在内的其他蛋类就寥寥无几了。 为什么鹅蛋很少有人卖,也很少有人吃?这背后既有鹅蛋自身的特点,也有市场供需的影…

    2025年3月10日
    4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