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奇幻漂流的“少年”,叫花鳗鲡?!

寻找花鳗鲡——环境DNA生态大侦探为你揭秘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

指导老师:宋一清

学生:蒙雨

1、花鳗鲡的奇幻漂流:一场跨越万里的生命之旅
在神秘的水域世界里,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宛如一位身披华丽外衣的旅行家,踏上了令人惊叹的万里征程。它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海南岛,曾经是渔业“明星”,备受瞩目。

花鳗鲡的足迹遍布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与沿海地区,就像是在世界各地的海洋舞台上都有它的专属表演。它有着超复杂的 “变形记” 式生命周期。一开始是小小的卵,然后变成像柳叶一样纤细的柳叶鳗,在广阔海洋里,借助洋流这个 “顺风车” 漂流,就像在大海这个巨大的游乐场里随波逐浪。当靠近大陆架,它又摇身一变,成了透明的玻璃鳗,悄悄潜入河口地带,像是要开启一场神秘的登陆仪式,逐渐染上色彩,变成线鳗。

接着,线鳗鼓足勇气,逆流而上,向着淡水河流进发,就像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在淡水江河溪流里慢慢长大,变成黄鳗。过了几年,黄鳗又化身为银鳗,开启超长距离的返乡之旅,一路奔波到特定的产卵场,完成繁殖使命后,便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花鳗鲡的分布范围那叫一个广,从非洲东海岸到太平洋东南部的马克萨斯群岛,横跨 180 个经度,就像在地球的腰间系上了一条长长的丝带,北边还能到日本南部呢。在我国,长江下游的河口和海南岛是它的重要 “据点”。

花鳗鲡的神秘旅程是一场跨越生命的延续

2、花鳗鲡的生存危机:曾经的明星如今陷入困境
可如今,这位曾经的海洋明星却遭遇了重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这个 “大怪兽” 来袭,海水温度升高,洋流也变得不稳定,就像打乱了花鳗鲡生活的生物钟,影响了鱼卵和柳叶鳗的孵化时间、存活率,还缩小了它们的扩散范围,让它们在生命起点就面临艰难挑战。
随着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里混进了农药和各种污染物,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花鳗鲡不小心就会在体内积累这些 “坏家伙”,身体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改变了它们的栖息地,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变得支离破碎,花鳗鲡从淡水洄游到河口、再到海洋的通道变得崎岖难行,许多性成熟个体还没完成使命就倒下了。

还有那些外来入侵的寄生性线虫,就像隐藏在暗处的 “刺客”,阻碍花鳗鲡繁衍后代。再加上全球捕捞业和休闲渔业的发展,过度捕捞让海洋食物网中的种群资源减少,破坏性渔具更是对花鳗鲡的栖息地造成毁灭性打击,各个发育阶段的花鳗鲡都难以幸免。在我国,拦河坝、水库、水电站阻挡了它们溯河洄游的道路,人工繁殖技术又不成熟,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对鳗苗的 “掠夺式” 捕捞,让花鳗鲡种群资源量急剧下降。尽管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海南岛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之一,但生存形势依然严峻。

花鳗鲡的溯河之旅崎岖坎坷

3、eDNA 大侦探登场:解开花鳗鲡消失之谜

正当花鳗鲡的踪迹越来越难寻时,环境 DNA(eDNA)大侦探闪亮登场。eDNA 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从环境样品中提取的遗传物质片段的总和。就像花鳗鲡在水里游动时,会留下一些 “蛛丝马迹”,比如通过粪便、皮肤细胞等释放到环境中,这些遗传物质就构成了 eDNA。

eDNA 的产生可不简单,它和花鳗鲡的年龄、生长阶段、食性等生物学特征有关,也和它的生理状态、生活史以及生活环境紧密相连。eDNA 技术就像是一个超级探测器,先从环境样品中提取总 DNA,再用特异性或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最后通过测序和分析,就能精准地找出环境中是否存在目标物种 —— 花鳗鲡。

这个技术可厉害了,它没有干扰性,不会像传统监测方法那样惊扰花鳗鲡;效率还特别高,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出大量样本;成本也相对较低。它可以替代或辅助传统监测方法,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中花鳗鲡的分布、数量等信息,就像是给研究人员装上了 “千里眼” 和 “顺风耳”,让他们能更轻松地追踪花鳗鲡的踪迹,为保护花鳗鲡提供关键线索,让我们一起期待 eDNA 大侦探能帮花鳗鲡走出困境,重现往日生机。

eDNA技术“大侦探”为花鳗鲡的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贾一何. 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幼鳗盐度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2]Arai, T. and Chino, N. 2018. Opportunistic migration and habitat use of the giant mottled eel Anguilla marmorata (Teleostei: Elopomorpha). Scientific Reports 8:5666: 1–10.

[3]Arai, T., Chino, N. and Le, D.Q. 2013. Migration and habitat use of the tropical eels Anguilla marmorata and A. bicolor pacifica in Vietnam. Aquatic Ecology 47: 57–65.

[4]刘辰涵,彭友贵,吴颢林,等.环境DNA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及展望[J].南方农业,2024,18(21):107-114.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1.024.

[5]尹晓强,曾金凤,张娜,等.基于环境DNA技术对花鳗鲡特异性检测及生物量评估[J/OL].水生态学杂志,1-11[2025-02-21].https://doi.org/10.15928/j.1674-3075.202310060273.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69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一把鼻涕一把泪,春季过敏怎么办?

    进入3月以来,不少医院的花粉过敏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为啥春季容易过敏?花粉过敏的“元凶”是鲜花吗?怎么预防?一起了解↓ 春季花粉过敏高发 “元凶”竟然不是鲜花? 春天,万物复苏,动物、植物都迎来了一年的新开始,它们蓬勃生长的同时,释放的过敏原也多了起来。因此,这个时期过敏患者的病症就显得更加严重。 过敏原可以分为常年过敏原和季节性过敏原:常年过敏原,一年四季都…

    2025年3月16日
    6500
  • 首次发现!陕西这里的历史提前3000年

    3月26日 汉中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 在镇巴县碾子镇 对“三普”点进行复查时 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 这是镇巴县首次发现的史前遗址 该遗址位于镇巴县碾子镇莲花村牌坊庄(牌坊坝)。遗址处于纳溪河的二级台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样的地理环境既可以避风保暖,也易于防卫,还适合采集和狩猎,是史前人类理想的聚居地。 遗址位置图及平面图 普查队员对该文化遗存进…

    2025年4月8日
    2100
  • 《诗经》中的“熠耀”是啥?先秦人:萤火虫,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漆黑的森林中,远处突然出现了一道银色的光芒,那是一个守护神,带来了希望和指引。” 这是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一个情节,但其实也是我们人类的写照。在蜡烛和电灯发明之前,太阳落山,夜幕降临之后,就意味着黑暗的到来。但是渴望光明的我们,又总是能在黑夜中找到一些会发光的物体。围绕着这样的夜光现象,也就出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01 萤火虫和“蓝眼泪” 萤火虫会发出…

    2024年12月18日
    17500
  • 跨年去追“光”!2025年或将继续大爆发,硬核真相是……

    这个春节假期,不少年轻人飞往瑞典、挪威等地,用一场梦幻的极光之旅开启新的一年。跨年去追'光'正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专家证实,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近20年来极光爆发最强烈的一年。 2024年5月11日,北京上空的极光绚烂,大片大片的彩色光芒在天幕间摆动,非常震撼。10月11日凌晨,受地磁暴影响,北京地区多处再次见到极光。新年伊始,我国多地又现极光。 有人说…

    2025年2月15日
    11700
  • 如果不幸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新研究发现......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不过得益于由于各类科普、科幻作品的描写,大众对黑洞也有了一些基本的认知,比如“光都逃不出来”“质量非常大,引力也非常强”“足以扭曲时空”等等。此外大家有个共识,那就是被“离黑洞太近会死”。不过,黑洞的尺寸有大有小,多大的黑洞才足以致命呢? 还真有人正经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在最近一篇发表在预印杂志上的研究给出了科学的答案。 小型原始…

    2025年4月7日
    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