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你睡好了吗?这几个测试可以试一下→

晚上总忍不住再玩一会,早上总是起不来。即使偶尔早睡了,白天还是困得很,到底睡好了没有呢?前几天,笔者在某平台看一本关于睡眠的书,发现短短几百页,几乎每一页、每一段都有好几条评论,可见不少人都有睡眠困惑。今天,趁着世界睡眠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真的睡好了吗?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为什么要睡觉?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意识改变状态,分为非快速眼动(NREM)快速眼动(REM)两个阶段。其中非快速眼动睡眠包括浅睡深睡两个阶段,而梦境发则发生在快速眼动阶段。这两个阶段每90分钟循环一次,每晚约 4~5 次,深度睡眠多集中在前半夜,快速眼动睡眠则在后半夜

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最优解。但有人已经发现了睡眠的诸多好处。睡眠就像手机的“深度清理+系统升级”模式,大脑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整理记忆碎片,又要修复细胞损伤。科学家发现,当我们在学习新技能后美美地睡一觉,海马体会像快递员一样把记忆“包裹”从“短期仓库”(海马体)搬到长期存储区(大脑皮层),这个过程能让记忆留存率提升约40%。

更令人惊叹的是,深睡时脑脊液会像清洁剂一样冲刷大脑,将β淀粉样蛋白等“神经垃圾”的清除率提升约60%。这就像给大脑来了次深度SPA,可有效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同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修复白天受损的肌肉和组织,所以运动员需要比普通人多睡1-2小时。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更像是大脑的“创意工坊”。这时眼球快速转动,梦境频发,大脑会把白天经历的信息随机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连接。有研究发现,打盹90分钟的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比不睡的人高出35%。有趣的是,这个阶段肌肉会暂时“关闭”,防止我们把梦境中的动作付诸实践,避免出现半夜“跳下床追恐龙”之类的尴尬。

现代研究证实,每天睡7-9小时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约15%,患糖尿病的风险减少约30%。但要注意,睡眠超过9小时可能适得其反,就像手机充电过度会损伤电池一样。

02 怎么才能睡得好?

想让睡眠变成自动续费的“会员服务”?试试这几个方法:

1.打造睡眠仙境

卧室要像“冰洞”——稍微凉一点睡觉更舒服!不过记得不要太冷把自己冻着了。把窗帘换成黑洞级遮光布,再配上白噪音机。科学家发现,睡前听特定频率的声音(比如432Hz),深睡时长能增加20%。

别让手机当电灯泡,蓝光会让褪黑素减产50%,睡前1小时改用纸质书,就像给大脑播放老式胶片电影。

睡前用热水泡脚或洗澡也有助于睡眠,因为体温下降时会触发“睡眠启动键”。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2.启动睡眠程序

每天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周末也别偷懒,身体“闹钟”比手机还准时。

3.科学充电法

白天像太阳能板一样吸收阳光,每天晒10分钟太阳,相当于给生物钟上发条。晚餐别吃成米其林盛宴。运动选在上午,晨跑的人深睡时长比夜跑者多17%。

4.给身体维修工发奖金

如果半夜醒来,别焦虑!试试“20分钟法则”:醒着超过20分钟就下床叠衣服,等眼皮打架再回去,像训练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建立条件反射。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最后,如果实在睡不着,也不用太过担心,白天的小睡和补觉也是好办法。最重要的是,别让自己陷入睡眠焦虑。

03 怎么知道自己睡好了?

睡眠有这么多好处,那怎么知道自己到底睡好了没有呢?一般来说,入睡时间少于20分钟,夜间觉醒少于2次且能快速复睡,晨起精力充沛,日间警觉度高(如驾驶无困倦),情绪稳定,记忆力、专注力均正常,都说明你睡得不错。

你也试试这些趣味小测试吧:

1.起床状态测试

如果早上7点闹钟响起时,你像弹簧一样弹起来,并且能记住昨晚梦境的细节(比如梦见自己在吃火锅),恭喜你!这说明你的快速眼动睡眠充足,大脑正在高效处理情绪。反之,如果像被丧尸咬过一样挣扎着起床,说明可能需要给睡眠充个“快充”了。

2.咖啡依赖测试

连续三天不喝奶茶或咖啡,观察自己是否出现手抖、头痛等戒断反应。如果依然能保持高效工作,说明你的自然清醒系统运行良好;如果出现“不喝咖啡就会死星人”状态,可能需要检查睡眠效率了。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记忆力抽查

睡前记10个单词,次日清晨测试能记住几个。正常情况下,深度睡眠会让记忆留存率提升40%,如果发现连昨晚吃了什么都记不清,可能是大脑清洁模式没启动成功。

4.情绪过山车测试

观察白天遇到堵车、工作出错时的反应。睡眠充足的人即使遇到这些糟心事,也能保持“世界如此美妙”的心态;睡眠不足者则可能瞬间变身“火药桶”,连蚂蚁爬过都会想踩死。

5.身体诚实测试

下午2点观察自己是否出现“眼皮打架”现象。健康睡眠的人这时会像向日葵一样精神,而睡眠不足者会像被拔了电源的机器人,随时可能进入待机状态。

最新研究发现,优质睡眠的人白天眨眼频率会降低20%,因为眼睛得到了充分休息。下次可以偷偷数一下同事的眨眼次数,说不定能发现隐藏的睡眠达人!

注:这些都是自我感受的方法,如果觉得需要更为客观的测量,那可以选择在医生的辅助下,进行睡眠监测和生理指标监测,利用科技设备进行监测和评估,有些先进的智能穿戴设备监测睡眠的准确率已经相当高了。

作者:九一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唐芹 中华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资深研究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联合出品:科普中国×中华医学会

参考文献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马修·沃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

BBC,Seven ways to improve your sleep according to science,Seven ways to improve your sleep according to science

8 secrets to a good night's sleep,8 secrets to a good night's sleep - Harvard Health

How to Get Quality Sleep,How to Get Quality Sleep (with Pictures) - wikiHow

Are you getting enough sleep?,Are you getting enough sleep? - Harvard Health

How to Know If You Slept Well,How to Know If You Slept Well

Sleep 101: Why Sleep Is So Important to Your Health,Sleep 101: Why Sleep Is So Important to Your Health | The Pursuit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Adolescent Health | Child Health | Chronic Disease | Epidemic | Mental Health | Obesity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68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咳嗽不停,用止咳贴?小心化学灼伤!

    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多发,总是咳嗽不止。在吃了一些药之后,感觉不太见效的情况下,有些人会选择在相应的穴位贴上“止咳贴”。然而,这类膏药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皮肤红肿、灼痛、起泡……这是烧伤! 除了止咳贴,民间也流行在三伏天贴三伏贴,对部分穴位“猛攻”,达到祛除湿气、调节腑脏功能、恢复阴阳平衡的效果。 “通过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渗透、吸收,…

    2024年12月4日
    21300
  • 用了这种手机贴膜,男子两三个月后感到快要失明,眼前一直有阴影……

    在23年5月使用防窥膜后,仅在两个月时间里,原本没有近视的眼睛度数就到了300度,一年后达到475度。 xhs上,一位用户发帖称,在23年5月使用防窥膜后,仅在两个月时间里,原本没有近视的眼睛度数就到了300度,一年后达到475度。 图源:xhs 在Quora上,一位用户报告称,使用防窥膜两三个月后,他开始感到“快要失明”,眼前似乎总有暗影,角膜经常充血发红…

    2025年3月5日
    6000
  • 白癜风患者不能吃含维C的食物,会让身上白斑病情加重?别再被误导了!

    维生素C真的会加重白癜风吗?白癜风患者真的要回避含维生素C的食物吗? 流 “白癜风患者不能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会加重白斑病情” 很多白癜风患者认为维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就错误地认为它会"漂白"皮肤,导致白斑扩散,所以应避免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言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抗氧化剂,对白癜风并无负面影响,也…

    2025年4月5日
    500
  • 体检发现钙化怎么办?会癌变吗?年轻人也要注意!

    事实上,在X线片、 CT、钼靶、超声报告中,常常会出现“钙化”“钙化灶”的字样。 作为当代“脆皮”年轻人每年的体检都让人害怕对于体检报告不少网友表示曾在体检报告中看到“钙化”二字比如肺钙化、甲状腺钙化、动脉钙化等 钙化到底是什么钙化会癌变吗为什么会形成钙化又该如何预防钙化的发生今天一起来看看吧 体检报告上的“钙化”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在X线片、 …

    2025年3月19日
    4000
  • 喉咙有异物感?可能是咽喉反流在作怪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喉咙里好像有东西卡住了,吞不下去,也咳不出来。这种恼人的异物感,有些人会误以为是感冒、慢性咽炎,甚至担心是肿瘤的信号。但如果这种感觉反复出现,特别是在进食后、夜间或清晨更加明显,可能的“罪魁祸首”其实是 咽喉反流。 咽喉反流并不陌生,很多人甚至可能经历过,只是没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和胃食管反流类似,都是胃里的胃酸、消化液“不安分守己”,向上倒…

    2025年2月25日
    9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