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道开车的这些“怪事”,你遇到过吗?

上海第二条东西交通“大动脉”北横通道已经通车半年多,前段时间,有市民向上海交通广播《1057大家帮》节目求助:他每次开车经过北横通道江宁路至北翟路出口这一段,总觉得顶部的灯光让人不适,会让自己感到眩晕、昏沉,只有打开遮阳板挡住光线后才会好。他想问问大家,这到底是他个人的感受,还是灯光设置有问题?[1]

图源:上海交通广播

节目播出后,相关部门和专家听取并认可了市民的建议,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后,决定对北横通道西段的灯光照射角度做个“微整形”。[2]

那么问题来了,隧道照明对人体到底有多大影响呢?什么样的灯光会让人感到疲劳?

01、隧道照明知多少?

公路隧道是一个极其特殊的道路交通环境:空间相对狭小、纵深较长、封闭性强、隧道内外的光线差别较大、隧道内亮度水平低且烟尘扩散较慢。

驾驶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行驶,不免会产生恐惧、烦躁、压抑以及视觉疲劳等不良的生理、心理反应。有资料研究表明,约 8%的驾驶员和14%首次通过隧道的驾驶员在隧道中行驶时会产生压抑感。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受到这些不良反应的长时间影响,会增加驾驶员的生理、心理负荷,对行车安全相当不利,极易引起交通事故。

隧道内的光环境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为了节约照明成本,照明的灯具并非是一个紧挨着一个连续布置的,两灯之间有着一定的间距。因此,当车辆以一定的速度在隧道中行驶时,驾驶员的视觉会不断经受明暗变化的刺激,这种现象叫作“频闪效应”;

隧道的入口与出口处亮度变化大,会使人产生“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

如果隧道内的亮度纵向均匀度低,路面上会连续、反复地出现亮带和暗带,即“斑马效应”;

隧道内的整体亮度水平是偏低的。

02、“频闪效应”与“斑马效应”

“频闪效应”和“斑马效应”示意图

图源:baijiahao

“频闪效应”的实质是不停闪烁的光刺激,也就是市民反映的北横通道灯光问题。“斑马效应”与“频闪效应”类似,指的是路面上连续、反复地出现亮带和暗带,对人体视觉造成的光刺激。

光源的闪烁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会使人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这两种现象会导致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主要症状为眼睛发酸、发胀、眼眶酸疼、想要流泪等,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觉功能,危及行车安全。

另外,当布灯间距一定时,行车速度越快,频闪频率越高,驾驶员视觉环境变化越频繁。下图是人眼对不同频率的灯具电压波动引起的视觉敏感系数曲线。可以看到,当闪烁频率达到10Hz时,对人的影响最大。

图源:参考文献[3]

03、“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

“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是隧道环境不可避免的两种光学现象。由于隧道是一个半封闭的特殊管状结构,所以在高强度光照条件下,隧道里外的光照强度差距较大,驾驶员在进入隧道或驶出隧道时都可能受到强弱视觉参照环境之间转换的影响。

隧道内部的灯光强度比隧道外的阳光强度低,在驾驶员从隧道外驶入隧道的过程中,受到“暗适应”的影响,会看到隧道的入口像一个“黑洞”,这就是“黑洞效应”。

“黑洞效应”示意图

图源:baijiahao

又因为外部强烈的太阳光和隧道内部灯光强度差距较大,驾驶员在接近隧道出口时,就会看到隧道的出口如同一个发光的“白洞”,这就是“白洞效应”。

“白洞效应”示意图图源:sina.com

而夜间行车时,则情况相反,驾驶员会在进入隧道时发现隧道口如同一个“白洞”,出隧道时则会感觉像一个“黑洞”。

04、怎么改善隧道照明?

由于隧道内部照明环境本身就比较昏暗,如果光线太弱,视网膜的照度不够,物体的对比度下降,会增加睫状肌疲劳,引起视觉疲劳。实验数据表明,500lx的照度是不会引起视觉疲劳的最低照度值(500lx是许多室内场所的标准照明水平,如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但显然隧道内部的照明达不到500lx。

为解决车辆进出隧道的瞬间出现的短暂视觉暗区的问题,隧道照明应按照不同的区域进行划分,分为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间段照明和出口段照明,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照明标准。

长隧道照明区段划分示意图

图源:参考文献[4]

在具体的照明设计中,应注重提高隧道照明的亮度和均匀性,减少各类隧道照明效应对人的影响。同时,可以采用一些灯光智能控制算法来控制不同时间的灯光强度,通过导光纤维来引入自然光进行照明等方式,让隧道照明更为舒适。

为了减少驾驶员在隧道照明中因太过单调而产生的疲劳感,挪威在2001年建成的拉达尔隧道中,将隧道分成多段,每一段都采取不同的照明设计,给驾驶人营造了一种穿梭在多个短隧道中行驶的感受,有效缓解了驾驶疲劳。我国在2007年建成的秦岭终南山隧道也使用了类似方法,在隧道的部分路段采用了“蓝天白云”的设计,通过改善隧道照明环境缓解驾驶员的视觉疲劳问题。

左:拉达尔隧道 右:秦岭钟南山隧道图源:参考文献[5]

总而言之,隧道本身的狭小空间就会导致司机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产生疲劳,而不适宜的隧道照明更会使其加剧。通过改善隧道照明,能够使得疲劳有所缓解,但更为重要的还是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珍视生命,如果累了就休息一下。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广播:眩晕、昏沉?为啥北横通道开车有点累?https://mp.weixin.qq.com/s/t0o1VftkHBVOXq-pdMlRMA

[2]上海交通广播:北横通道开车易“犯晕”?最新回应:“微整形”https://mp.weixin.qq.com/s/1AFfTJ8TBlK8lhYcEOmdEw

[3]刘洋. 基于驾驶员生理与心理反应的公路隧道光环境分析[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4]张悦. 隧道光环境下驾驶人视场对比度对视觉感知的影响研究[D]. 重庆交通大学, 2023.

[5]王晓平. 隧道照明环境变化对驾驶疲劳的调节作用研究[D].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3.

作者:郭玮宏,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策划&编辑:rain

封面题图:摄图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62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朋友圈刷屏!北京朝霞中有朵奇怪的云,你拍到了吗?

    12月16日晨,北京的天空出现似火朝霞,将沉寂的夜空与即将苏醒的城市温柔地连接起来。 在朝霞中,有一朵“飞碟云”,你拍到了吗? 王建忠 摄 那么,朝霞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云的形状千变万化,颜色也不相同呢?这种“飞碟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朝霞、晚霞是怎么形成的? 霞分为朝霞和晚霞,是当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而产生的,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

    2024年12月17日
    14600
  • 盘点那些被读错的植物 | 柽柳与柊树:名字太怪,认半边注定被读错!

    树木的名字很多都遵循形声字的规律,左边部分通常描述形状,右边部分则提示读音。这些名字的读音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树的名字直接和右边的读音一样,比如梧桐、柏树、枫树、橡树等,一读就懂,非常方便;另一种则是树的名字虽然和右边的读音有点像,但总是有那么点差别,让人一读就觉得奇怪,好像读错了似的。比如柽柳、柊树,光看右边的部分,感觉都挺熟悉,但一读出来,却发现根本…

    2025年3月13日
    6000
  • “小黄车”上头!为啥直播购物让人不知不觉花了很多钱?

    为什么直播购物让人不知不觉花了很多钱? 近年来,直播购物成为了一种极为流行的消费方式。许多人在直播中不知不觉地花费了大量金钱,甚至购买了原本并不需要的商品。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心理学原理。 1. 直播购物中的心理学原理 (1)情感动机:满足情感需求 直播购物不仅仅是购买商品,更是一种情感体验。许多直播间通过营造热闹的氛围、主播的亲切互动,以及“助农”“公益…

    2025年2月25日
    9800
  • 黄油年糕爆火,不是所有人都能吃——

    审核专家:王晓慧 食品科学领域副高级工程师 食品有意思科普编辑主管 近期,黄油年糕一跃成为“顶流”美食,不仅微博话题冲上热搜榜一,就连众多甜品、糕点店也都在一夜之间卖起了黄油年糕。 据上海媒体报道黄油年糕在某门店一天就能卖掉6000个,有人说它“好吃得吓人”也有人称它为“减肥的绊脚石”,这火爆的黄油年糕究竟是什么?高热量背后还隐藏哪些健康风险?又有哪些人不适…

    2025年3月28日
    2000
  • 网传“骑蟑螂和坐高铁一样快”,到底是真是假啊?

    温馨提示 本文配图有蟑螂出没 中国哪里的高铁最多?可能是总里程最长的山东,可能是客流量最大的京沪高铁,可能是路线最长的徐新高铁,铁轨长则跑火车多嘛! 广东人听闻后,又骄傲又恐惧地举手:我们也能申请出战。 这几天一张截图在网上疯传,大意是说蟑螂是速度最快的六足动物,时速可达322公里——这是比肩高铁的速度!某种意义上,广东拥有全国、全球、全宇宙最多的高铁! 我…

    2025年3月1日
    8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