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词#朱文鑫(1883年10月9日-1939年5月15日)是我国近现代天文学家、天文学史研究的先驱者,字槃亭,号贡三,江苏昆山人。1907年他赴美留学,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天文学,191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12年回国,曾在南洋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并任上海南洋路矿学校校长、中国天文学会评议员(理事)等职。朱文鑫一生刻苦钻研,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学术财富。在美留学期间,他重测了《梅西叶星表》,并于回国后进一步观测,在1930年出版了《星团星云实测录》。他最大的贡献是利用现代天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在这一领域留下了数十部著作,包括《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天文考古录》《历代日食考》《历法通志》《天文学小史》等,其中不少被视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例如《天文学小史》全面叙述了古今中外天文学的发展历史,被誉为我国第一部天文学史专著。他还把英国天文学家赫克托·麦克弗森(Hector Macpherson)的《近世宇宙论》译为中文,从而将西方最新的宇宙学成果引入中国。此外,朱文鑫还参与了我国第一部《天文学名词》的编撰工作。为了纪念他,第300634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图像来源:苏州科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