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宣传主题为“早防早筛 远离肝硬化”
什么是肝硬化?
提到肝硬化你会想到什么,大肚子、腹水?呕血、黑便?还是言语缓慢、行为异常?很多人想到的会是这些,其实这只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的一些表现。那到底什么是肝硬化呢?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当肝脏受到长时间的损伤后,会逐渐形成纤维化或者肝结节样的改变,这就使得肝脏原本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
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1.长期过量饮酒:酒精性肝病是欧美国家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我国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2.高脂高糖饮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数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人数随之增加,与之有关的肝硬化发病人数相应增多。
3.食用药物或毒物: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含砷杀虫剂、四氯化碳等具有肝毒性毒物、生物制剂,或长期服用异烟肼、辛可芬以及甲氨蝶呤等具有肝毒性的化学药物,也会造成肝细胞损害,并可能进展为肝硬化。
4.其他因素: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血液循环障碍、遗传及代谢性疾病、寄生虫病等也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因素。
最伤肝脏的5个“杀手”
1.睡眠不足。很多人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是,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既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2.早上起床后不及时排尿。体内排毒可以通过排尿、排汗、排便进行。早上起床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
3.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
4.偏爱油炸食品,吃半生不熟或烧焦食物。吃油炸食品一个月即可导致肝脏发生明显变化,引发类似肝炎的酶的变化。同样,吃半生不熟或烧焦食物(特别是肉食)也容易导致肝脏受损。
5.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
如何预防肝硬化?
1.健康的饮食习惯。按时按量吃一些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东西。
2.戒烟戒酒。酒精与肝硬化有直接关系。长期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3.多了解肝硬化疾病的基本常识。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实质性变性而逐渐发展的一个后果。
4.不要长期服用一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异烟肼、巴比妥类。
5.适合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来源:健康中国、人民网科普、科普中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