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机屏幕有区别?选对了不伤眼!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看手机时间长了,眼睛酸痛难受?你知道吗,不同型号的手机,其屏幕发光原理有所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机屏幕,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眼睛。

智能手机更新迭代,智能手机屏幕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刷新率、分辨率、调光等维度的升级,不断优化手机显示体验。你知道不同手机屏幕有什么区别吗?快来看看你的手机属于哪一种!

01常见手机显示屏面板种类

当前主流手机屏幕主要分为两大类,每类下包含多个细分技术:

LCD 屏幕:液晶显示屏

OLED 屏幕:有机发光二极管

LCD 屏幕

LCD屏幕采用液晶分子与背光层组合的显示原理。它的像素本身不发光,而是依赖背光照射,通过液晶分子旋转角度控制光线通过量,配合彩色滤光片形成颜色变化。

此类屏幕结构稳定,长时间显示静态画面不易出现残影,且普遍采用无频闪的DC调光模式,低亮度下更护眼。

但由于需要背光层和液晶层堆叠,屏幕整体较厚,无法实现柔性弯曲,色彩表现和可视角度通常弱于自发光的OLED。由于背光始终开启,即使显示黑色也需要阻断光线,使得对比度相对有限,暗部细节可能呈现灰色。

LCD以可靠性和无频闪特性成为对眼睛友好、适合长时间显示固定内容的选择,但在画质、图像锐度和轻薄设计上受到限制。

图片来源:中兴文档

目前LCD屏幕这项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价格相较于其他材质的屏幕比较便宜,所以市场占有率和普及率更高。我们也可以理解为LCD屏幕为早期手机屏幕的市场的统治者。

但是由于它的发光是靠背光层通过折射来发光,屏幕相对偏厚偏硬。人们为了克服LCD的缺点,研究出新的显示屏幕:OLED。

OLED 屏幕

在介绍OLED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LED的概念。

LED全称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发光的成像电子设备。发光二极管按照使用目的,将红、绿、蓝三色顺序组合排列,施加控制信号,即可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被称为第四代光源。它广泛应用于普通照明等领域,如交通信号灯、装饰等。

OLED全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显示单元和发光材料组成。它由红、绿、蓝三个能独立发光的二极管构成独立像素。这些有机材料在电流驱动时会自行产生光线,无需另外添加背光。

图片来源:中兴文档

当显示黑色时,对应像素完全断电关闭,因此能实现纯黑和高对比度。此类屏幕在显示深色画面时激活的像素较少,功耗更低。而本身的高亮度获得更鲜艳的色彩和更大的亮度动态。

同时,屏幕可做到更轻薄,采用柔性基底支持弯曲折叠。

但由于有机材料寿命有限,若长期高亮度显示固定图像(如状态栏图标),部分子像素会因老化出现残影,即“烧屏”;此外低亮度下通过快速开关像素调节明暗的方式(PWM即脉冲宽度调节调光),可能引发人眼疲劳。

02调光、频闪是什么意思?

调光是屏幕控制亮度的技术,主要分为DC(直流调光)和(PWM脉冲宽度调光)。

简单来说,前者通过调整电流大小来改变屏幕亮度;而后者则是通过控制屏幕的亮暗时间来改变屏幕亮度。

DC调光:通过调整电流或电压直接改变光源(如LCD背光或OLED像素)的输出强度。亮度降低时,所有工作单元(如LED灯珠)持续发光但变暗。

这种方式无频闪,但低亮度时LCD可能出现色彩偏差或背光不均。

PWM调光:通过快速开关光源(数百至数千次/秒),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混合明暗时间占比(高低电平的占空比)实现亮度变化。

例如1:1占空比时,若屏幕以每秒240次开关的方式运行,50%时间通电(120次高电平,发光)、50%断电(120次零电平,不发光),则实际感知亮度接近全亮的一半。

频闪是PWM调光的副作用。当屏幕亮度降低时,开关周期中“断电”的比例提高(例如低亮度下变为80%时间关、20%时间开),导致可感知的光源明暗交替更明显。

人眼对频闪的敏感度与频率相关:

高频PWM(如2000Hz以上):人眼几乎无法察觉闪烁,视觉感受平滑;

低频PWM(如240Hz):容易感知到明暗波动,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眼睛酸胀、疲劳,尤其敏感人群感受更强烈。

LCD默认使用DC调光,仅在极低亮度时部分型号可能开启PWM,但整体频闪风险低;OLED因像素亮度特性需依赖PWM调光,高频PWM或类DC方案(仅部分厂商支持)可用于降低频闪影响。

03选择建议

如果有重度护眼需求,可以优先选高频PWM、类DC OLED,或者优质LCD机型,最好还能有防蓝光模式。

如果想要平衡较好的显示效果与护眼需求,可以选择高频PWM OLED,并避免低亮度场景。

最重要的是:虽然以目前的科技水准,基本都采用了高频PWM技术,但为了保护眼睛,还是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减少暗光环境使用,可借助辅助光减少瞳孔开放的程度,或者开启自动亮度调节,定期闭目休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35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哪吒2》火了就想和土拨鼠“贴贴”?当心鼠疫风险!

    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首,连带着土拨鼠也火了一把。网友纷纷晒出此前和土拨鼠“亲密接触”的视频,并配上经典台词“还吃,收你们来了”。 然而,野生土拨鼠虽萌,千万别随意触摸和投喂,更不要像哪吒一样去“收服”,它们身上v可能携带着能致命的鼠疫。 和土拨鼠“贴贴”?不可以! 土拨鼠又名旱獭,作为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旱獭身上潜藏着我国甲类…

    2025年2月17日
    10100
  • 新研究:常吃这些食物,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23%

    编译:公子欣 你可曾想过 清晨的一杯香浓咖啡 午后的一块丝滑巧克力 晚间的一杯醇厚红酒 甚至是餐后的一份新鲜水果 可能是你抵御代谢综合征的秘密武器~最新研究发现,富含多酚的食物,如葡萄、草莓、橙子、咖啡、巧克力、葡萄酒等,不仅可满足味蕾,还能将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高达23%。这是一项将摄入多酚与预防心脏代谢问题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营养学杂志…

    2025年2月27日
    10800
  • “唐筛”高风险=新生儿“有问题”?专家:言之过早!

    “唐氏筛查高风险,生出的宝宝一定有问题!” 产检时,有些人在看到唐氏筛查为高风险时,认为将来孩子出生后肯定有问题。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不够严谨。 唐筛只是一种筛查方法,不是诊断报告。孕妇唐筛显示高风险,最合理的步骤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认是否真的存在染色体问题。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有问题。 同样,唐筛结果通过只表示胎儿患有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较低,但并非完全排…

    2025年3月20日
    4000
  • 【大国粮策】这届年轻人的海鲜自由,靠的是海里的“智能工厂”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深远海养殖是树立大食物观、向海洋要食物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关深远海养殖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分类体系巧布局,海水养殖适应环境有妙招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海水养殖模式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从传统走进现代,从粗放走向集约,从注重产量到重视质量,从追求…

    2025年3月21日
    3900
  • 朋友圈刷屏!北京朝霞中有朵奇怪的云,你拍到了吗?

    12月16日晨,北京的天空出现似火朝霞,将沉寂的夜空与即将苏醒的城市温柔地连接起来。 在朝霞中,有一朵“飞碟云”,你拍到了吗? 王建忠 摄 那么,朝霞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云的形状千变万化,颜色也不相同呢?这种“飞碟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朝霞、晚霞是怎么形成的? 霞分为朝霞和晚霞,是当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而产生的,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

    2024年12月17日
    14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