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
很多人虽然天天喝水
却可能并不了解正确的喝水方式
看似简单的喝水行为
实则暗藏健康密码
90% 的人或许都在不经意间
陷入了喝水误区
;;;;
;;;;
一、口渴才喝水
不少人总是等到口渴难耐时才想起喝水,其实这时候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口渴是身体发出的严重缺水信号,长期如此,会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减缓,增加泌尿系统结石、便秘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如,当身体缺水时,尿液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升高,容易在肾脏和尿路中形成结晶,久而久之就可能发展成结石。
二、一次性大量饮水
有些人喜欢在运动后或感觉特别渴的时候,一口气喝下大量的水。这种饮水方式会使水分迅速进入血液,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而且,大量水分短时间内进入胃肠道,还可能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就像突然给干涸的土地浇过多的水,土地无法及时吸收,反而会造成积水。
三、正确的喝水方法
少量多次饮水:科学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每天分多次饮用适量的水。一般建议每隔1-2小时喝一次水,每次饮水量在150-200毫升左右。这样既能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又不会给身体器官带来过大负担。比如,上班族可以在办公桌上放一杯水,每隔一段时间喝上几口,养成定时饮水的好习惯。
;;;;
;;;;
把握饮水时间:晨起后空腹喝一杯温水,能够补充夜间睡眠时身体流失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饭前半小时左右适量饮水,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有助于控制体重。饭后不宜立即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胃液,影响消化。此外,睡前1-2小时也可以适量喝一些水,防止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但要注意不要喝太多,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选择合适的水温: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30 - 40℃的温水最为适宜。过冷的水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腹痛等不适;过热的水则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长期饮用过热的水还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