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挖野菜的季节,如何分辨野菜能不能食用?

“一人一锄挖挖挖”的好时光来了!

但要注意

路边的野菜不能随便挖

当心中毒!

如何分辨野菜能不能食用呢?

一起来学习吧↓

常见的植物哪些是能吃的野菜?

野菜是指自然演化形成的、未受人为栽培干预的野生植物群落,具有显著生态适应性。我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现存可食用野生蔬菜资源种类丰富,种类已达1000多种,主要分布于山地、林缘、村落周边及道路沿线等。

典型食用品种有蒲公英、马兰、荠菜、水芹菜、马齿苋等,在传统饮食结构中具有重要资源价值。

蒲公英

别称婆婆丁,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基生叶簇生,叶片边缘常呈现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形态,基部渐缩为叶柄结构,叶柄及主脉多具紫红色特征。头状花序呈金黄色,由舌状花构成。该植物富含特有的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醇、倍半萜内酯蒲公英素,以及β-胡萝卜素和钙、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为我国卫生部颁布的87种药食同源物品中的一种,经水焯处理后可以作为日常食物食用。

图片来源:《中国的野菜轻图典》

马兰

俗称马兰头,属多年草本植物,叶片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先端钝或尖,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现浙江、安徽、江苏等地有一定面积的人工栽培。

图片来源:《中国的野菜轻图典》

有研究表明,与一般蔬菜相比,其Se、Zn、Mg、Ca含量更高。嫩茎叶都可食用。

荠菜

又名护生草,植株有分枝,全株被毛,基生叶莲座状,平铺于地面,总状花序顶生,花有小柄,白色。

图片来源:《中国的野菜轻图典》

荠菜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味精有相同作用;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白内障和夜盲症等眼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荠菜嫩叶可以炒食、做汤,味道清香甘甜。

马齿苋

又名马蛇子菜,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贴着地面匍匐生长,茎呈淡红色,叶片圆润多汁。嫩茎叶可用开水烫软后,与其他菜或肉炒食,或做馅。

图片来源:《中国的野菜轻图典》

该植物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成,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水芹菜

又名水芹,常生长在河边、水田等低湿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倒三角形,嫩茎及叶柄可作蔬菜食用。

图片来源:《中国的野菜轻图典》

常见不可食用的野菜有哪些?

  • 毒芹

又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叶像芹菜叶,夏天开花,全棵有恶臭味,其有毒成分是毒芹素,全株有毒,花的毒性最大。

以根茎最毒,儿童误服10g可致死,对哺乳动物有较强的毒力,国内外常有关于动物食用毒芹中毒的报告。

  • 曼陀罗

别名大喇叭花,植株比较高,约0.5-1.5米,全株均有毒,种子毒性最大。毒性物质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等。

食用和外敷曼陀罗叶均能引起全身性中毒,一般在食用30分钟后出现症状,多为急性突然发病。

  • 灰菜

比较常见的野菜,叶片呈菱形,边缘有锯齿,嫩叶呈灰白色。

灰菜含有光敏性物质(呋喃香豆素)通过空气媒介、直接接触或者口服后到达皮肤,经日光照射后引起光敏性皮肤病。有基础病如肝肾疾病患者经日光暴晒后,更易诱发皮炎。

  • 红凤菜

也叫血皮菜、红背菜、木耳菜等,这种野菜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

主要生长于山坡林下、岩石边上或河边的湿处。红凤菜含有一类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物质(简称PA),这种物质具有肝毒性,长期或过量食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采挖野菜需注意

当前,春意愈发盎然

大家在热衷于寻觅野菜的同时

也需警惕这些情况

1.避免污染区域。不要采摘靠近污染源的野菜,如矿厂区附近、公路路边、农田周围及污染河道等。这些区域的野菜可能含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

2.合理加工。采摘回来的野菜应该彻底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烹饪前,最好用热水焯烫,以去除草酸、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3.谨慎采摘。不要采摘不认识或辨识不清的野菜。有些野菜可能外观相似,但具有不同的毒性和营养价值,误食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另外,野菜虽好但这些人千万别吃

体质不合适者不要吃。野菜普遍具有寒凉属性,体质虚寒者应控制摄入量,过量食用易引发脾胃不适。对于过敏体质人群,尤其是长期服用止痛药、磺胺类药物或存在过敏史者,更需谨慎选择野菜品种。

有些野菜孕妈吃不得。孕妇群体需特别注意三类野菜的摄入禁忌:其一为具有活血通经功效的品种,如益母草等可能刺激子宫收缩的野菜;其二为含有药用成分的野菜,如车前草、蒲公英等药食同源品种;其三为寒凉性质的野菜。以马齿苋为例,虽具有清热解毒、调节血糖等功效,但其含有的特殊成分可能刺激子宫引发收缩反应,存在诱发流产的风险,故建议孕妇避免食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21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巨星陨落!缅怀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潜心实干为国防

    今天(7日) 中国船舶719所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 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 享年99岁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 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 01 潜在水底下,不希望出名 黄旭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

    2025年2月7日
    9800
  • “豺狼虎豹”中的“豺”,不仅出镜率极低,还常被和狼混为一谈!

    我第一次遇见北方豺是在中国大西北的祁连山,那是2023年春节期间的一天。我们日常开车进山,然后突然一个转弯,就看见前面两个豺。 这就是豺。我非常惊讶,因为此前从来没有想到真的能在野外见到它们。这两只豺正在吃岩羊,体型较小的那只比较谨慎,见到我们就跑到了岩石后面,而体型稍大的这只可能有点舍不得刚捕获的猎物,即便发现了我们也没有离开,还是壮着胆子在吃。 我们就在…

    2025年2月19日
    9700
  • 以为是痔疮,结果是肠癌!竟是被这件常见“小事”给耽误了……现在知道还不晚

    最近有一则关于癌症的热搜:#医生称超 80%直肠癌最初被当痔疮#。 临床上有些直肠癌病例,便血一两年,自己一直想当然以为是痔疮而没有重视,耽误病情,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那么,“痔疮”和“直肠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详细来说说~ 痔疮不会导致肠癌 但便血的症状容易误导判断 痔疮很常见,所谓十人九痔。什么是痔疮? 痔疮,本质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血管(…

    2024年12月24日
    16000
  • 圆柏花粉为啥能“火”?顶流“冒烟”背后的科学真相

    今年春天,圆柏花粉成为社交媒体上的“顶流”。一段段花粉“冒烟”的视频在各大平台刷屏,让原本就备受关注的花粉话题,更加聚焦到圆柏花粉泛滥成灾这一具体问题上。那么,为什么今年的圆柏花粉特别受关注?这些“花粉烟雾”对我们的健康有多大影响?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圆柏,究竟是绿化功臣还是健康隐患? 花粉冒烟(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圆柏花粉“走红”的背后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

    2025年3月26日
    2200
  • 十几块钱的衣服,到底能不能给娃穿?

    又到了换季的时节,以前没娃不知道,别看小朋友衣服小,价格可真不比成人衣服便宜!关键是人家长得还快,每到换季,那是又费钱又费妈。 所以有些群里就在团购很便宜的衣服,这些十几块钱一件的衣服,安全不安全?孩子能穿么?咱们先说说便宜衣服可能会有哪些隐患:第一就是,有害物质容易超标。判断一件衣服能不能穿,最简单粗暴的办法不是摸不是纯棉的,而是看服装安全类别。国家标准G…

    2025年3月26日
    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