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袋 ≠ 出生!袋鼠“女儿”居然对妈妈 “大打出手”?

你以为袋鼠宝宝一露头,

就是它们来到世界的第一天?

×× 大错特错!××

在成长的过程中,

小袋鼠居然会对妈妈 “大打出手”!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成长密码?

今天的主角就是她!

袋鼠家的“小霸王”——三两

01

出袋!≠ 出生!

大家还记得 悄悄地探出小脑袋 中,有着大大耳朵的新生小东部灰大袋鼠“三两”嘛。其实当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可不是她的出生日期哦。有袋类动物的育幼方式别具一格,就如东部灰大袋鼠幼崽出生时非常弱小,体长仅约2.5厘米,体重约2克,眼睛未睁开且全身裸露,需依靠本能爬入妈妈温暖又安全地育儿袋中,通过吸吮母亲的乳汁来获取营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崽三两的身体在袋鼠妈妈十七的育儿袋中逐步发育,眼睛也会慢慢睁开。接着,幼崽的四肢也在不断地生长,逐渐变得强壮有力。

到了2024年11月,三两开始好奇地悄悄从妈妈的育儿袋中探出小脑袋,尝试看看育儿袋外的世界。

直至三两在育儿袋的第6个月后,也就是2024年12月初她开始从妈妈“十七”的育儿袋跃跃欲试尝试跳了出来!

跃跃欲试的三两迎来了她的出袋时刻啦!

就这样三两开启了短暂离开育儿袋探索外界的旅程。她试探性地蹦出育儿袋,小爪子轻触地面,外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初探外界的懵懵懂懂

但这时的三两还是大部分时间喜欢在妈妈的育儿袋里。

提问啦!

你们能推出来三两的出生日期吗?

02

妈妈,我要进袋!

起初离开育儿袋的三两,在草地上、泥土上蹦蹦跳跳。在跳动时还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行动。于是,刚开始会出现 “噗通——” 一声摔倒在地。不过,她会迅速凭借本能爬起来,以 “蹭——” 的速度赶紧钻回妈妈的育儿袋中,寻求妈妈的安慰与保护。

十七在吃,三两在钻

经过一段时间这样来来回回地蹦跶与跳跃练习,三两的体型逐渐增大,肌肉力量增强,骨骼结构也更加稳固,行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此时的她,已经能够较长时间地离开妈妈的育儿袋活动。

飞奔的三两

但偶尔传来的陌生声响都让这个初来乍到的小家伙心生不安,想快速钻到妈妈的育儿袋里,进行庇护。

妈妈,有危险!我要进去!

小小的三两肌肉力量和耐力还是有限的,时常蹦跶一会儿就会感到疲惫,妈妈的育儿袋就如同她的 “能量补给站”,频繁返回育儿袋哺乳,让她恢复体力。

休息好了,我要出来玩!

东部灰大袋鼠作为群居动物,三两在群体中,她总会紧紧跟随着其他成年个体,就像个 “小跟屁虫”。

神同步

群体中的姨姨小芋蹦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叔叔小帅前往何处,她也亦步亦趋......试图学习其中的技巧。

她扒拉她,我也扒拉,

肯定是有她的道理的!

当大家一同觅食时,三两也会参与其中。

妈妈十七专注地低头啃食鲜嫩的食物,三两可闲不住,脑袋像个拨浪鼓,耳朵灵动,左顾右盼,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如今,三两的消化系统已经开始适应多样化的食物,像妈妈一样,她也能够食用桑叶、构树以及大叶女贞的树叶啦~

你们吃,我躺下啦~

03

妈妈是我的“陪练官”!

在成长的过程中,

小家伙还会打妈妈?

嗨!三两宝贝你怎么可以打妈妈十七呢?原来这是小袋鼠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与妈妈对练。这种对练行为,有助于小袋鼠锻炼肌肉力量、提升身体协调性以及学习攻防技巧呢。

一般情况下,袋鼠妈妈会一直陪练到崽崽一岁半达到性成熟。

如今,三两已经10个月大了,俨然已是个“大姑娘”了。玩得精疲力竭,或是被突然的声响吓得一激灵时,她脑袋里第一个念头还是 “嗖” 地往妈妈十七的育儿袋里钻,寻求那熟悉的庇护。

妈妈,我要进去!

可这时候的三两,早没了小时候那小巧玲珑的身材,育儿袋哪还塞得下这位 “大娃娃”。她一个劲儿地往育儿袋里拱,头和脚已经藏不进去啦!小脑袋瓜都和大地贴贴咯。

脑袋和大地贴贴

看来三两是时候要告别妈妈育儿袋,

开启独立生活啦!

大中小号,一起躺平晒太阳啦

愿三两在未来的日子里,

继续健康茁壮地成长,

每一次跳跃都充满力量,

每一次探索都收获满满。

欢迎大家能走进冈瓦纳澳洲展区,

亲眼见证三两的成长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15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不好!海浪冲上来了神秘“面疙瘩”丨环境小喇叭

    大家好,这里是环境小喇叭栏目的第25期。这一期,我们为大家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环境研究和新闻: 1)被海浪冲上来的神秘“面疙瘩”究竟是什么? 2)用牡蛎建造防波堤 3)45℃!亚马孙雨林变桑拿房 4)高档表带,可能含有更多有害物质 5)减少食物浪费,“丑蔬菜”也有春天 海浪冲上来的“面疙瘩” 几个月来,许多形似“面疙瘩“的白色团子不断被冲上加拿大纽芬兰岛的海…

    2025年1月1日
    24500
  • 水果越甜≠糖分越多!有些水果不甜,却糖分爆炸!

    在?今天坚持控糖了吗? 这年头 说起糖就想到长胖、长痘、高血糖 于是有的人对自己特别狠 是个糖都得控 管你这儿啊那儿的 那大家有控好水果的糖吗? 有的水果看起来人畜无害 但糖分高得离谱 也有水果吃起来min甜 实际含糖量特别规矩 你了解过吗? 一定要记住,水果甜度≠含糖量! 水果的甜度是一个复杂的 “综合指标”,由「糖酸比」「糖的种类」「糖的含量」共同决定。…

    2025年4月4日
    7700
  • “科研界的郑渊洁”?他把科学当童话讲给孩子听

    “传说,在大山的深处,住着一条长尾龙,它喜欢在狂风暴雨的夜晚从山里冲出来,如果人们离得太近,就会被它吃掉……”这是科普童书《大山里的长尾龙》的第一句话,出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铁永波笔下。 铁永波 或许这二者的联系有些“反差萌”。但铁永波就是这样一个人,富有童心、热爱文学,凭一己之力一扫大众眼中类似“科学…

    2024年12月22日
    27000
  • 吃鲤鱼、庆田蚕…元旦居然有这么多好玩的民俗!

    元旦即将到来,同样作为中国的节日,现代意义的元旦“存在感”比春节弱了不少,我们平时经常会聊一聊春节的民俗,却少有人讲元旦的民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各地元旦迎新年时有哪些好玩的风俗。 01 元旦不说“旦” 据说老北京人忌讳元旦的“旦”字,因为“旦”与“蛋”谐音,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些骂骂咧咧的语言。所以过去老北京人,不爱说“元旦”,只说“阳历年”。 北京人过元旦没…

    2024年12月31日
    21500
  • “泼水成冰”很多人想玩!但……重要提醒

    “泼水成冰”是冰雪游热门体验项目。最近,一名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被烫伤,引发网友关注。“泼水成冰”是何原理?如何安全操作? 体验“泼水成冰”被烫伤 提防炫酷背后的风险 近日,来自江西的游客江女士到黑龙江游玩,想体验一把在网上看到的“泼水成冰”,结果操作过程中不小心被热水烫伤。江女士说,热水导致她的头部烫起了小水疱,经过冷敷、用药等紧急处理,目前伤势已经好多了。 …

    2024年12月25日
    17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