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爆炸,洗了不暖和……换季了,七问羽绒服清洗

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纷纷换下厚重的冬装,准备将羽绒服清洗后收纳起来,以便冬日再临之时防寒保暖。

但在用洗衣机清洗时,有人却意外开出了“爆款”,不仅羽绒服爆裂,就连洗衣机脱水桶也出现了损坏。为何机洗羽绒服容易爆炸?羽绒服到底该怎么洗?清洗后又如何使它恢复蓬松呢?

图片由AI 生成

1.为何用洗衣机洗羽绒服容易爆炸?

之所以其他衣物可以正常机洗,羽绒服却容易“洗炸”,主要与它蓬松的结构和防水涂层密切相关。

顾名思义,羽绒服内含有众多羽绒,相比大多数衣服而言,结构更蓬松,内部储存了大量空气。同时,出于保暖性考虑,羽绒服常会添加防水涂层,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和防风性。

将羽绒服放入洗衣机后,随着水的注入,它会逐渐被浸湿,原本均匀分布的羽绒会随机“抱团”,导致衣服内出现大面积的空隙,而涂层的存在又“画地为牢”,困住了原本在羽绒服内的空气。在随后的高速甩干阶段,此前“喝饱”水的羽绒在脱水过程中不断膨胀,进而使被困其中的空气受到挤压,却又因被防水涂层阻碍无法顺利排出,造成体积迅速膨胀。当羽绒服的面料不堪重负,承受不了膨胀的压力时,衣服便会如同一个炸裂的气球般爆炸,甚至有可能冲破甩干桶,导致洗衣机的损伤。

此外,羽绒服在甩干时,其外层面料会与洗衣机内壁不断摩擦,在产生静电的同时积聚热量,前者或许会引发火花,后者则可能让羽绒服内部的空气进一步膨胀,从而增加爆炸的风险。

2.羽绒服是否完全无法用洗衣机来清洗?

目前,有些洗衣机品牌也具有了羽绒服清洗功能。这种洗衣机拥有的专用清洗模式更适合羽绒服等具有防水涂层的蓬松衣物,甩干时更为轻柔,大幅降低了爆炸可能性。

部分洗衣机还具有热水功能,在选择洗涤羽绒服时,要注意温度的调节。建议水温控制在30℃左右,以便在具备清洁效果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羽绒,防止水温过高进一步导致羽绒服变形或缩水。

3.干洗对羽绒服更好吗?

不少人会选择将羽绒服送去干洗,但这并非一件好事。干洗的原理是利用有机溶剂溶解服装表面的污渍,再让溶剂挥发,这样可以在不用水的情况下,让衣物变干净。目前,大多数洗衣店选用的溶剂是四氯乙烯,能有效去除衣服上的油渍与污渍,且十分容易挥发,在衣物上的残留较少。

然而,这种干洗剂却并不适合羽绒服,它会破坏羽绒的天然蛋白质结构,导致其发硬,失去原有的蓬松度,影响保暖效果。同时,它还会和羽绒服外层的大部分涂层发生反应,导致外表面出现裂痕或脱落,进而影响羽绒服的防风性能,使其保暖性进一步下降。

4.羽绒服适合怎么洗?

或许答案会让人意外,羽绒服其实更适合手洗,这样能够尽量减少对绒朵结构的破坏。

首先,可以准备一盆冷水,将羽绒服浸泡其中,使其充分浸湿。再准备一盆30℃左右的温水,加入专用的羽绒服清洗剂,并将羽绒服放入其中浸泡10~15分钟。随后,查看羽绒服上是否有明显污渍,如有则对其“重点击破”,可使用软毛刷轻轻刷除。需要注意的是,刷洗时不要如同刷鞋一般过于用力,也不要像清洗其他衣物时大力用手揉搓,以免造成损坏。刷洗完成后,应再用清水冲洗一遍,避免清洗剂残留在羽绒服内。最后,需要将羽绒服中的水挤出,但不要用手拧干,可以顺着面料纹理,用双手对向挤压出水。

5.洗衣粉是清洗羽绒服的好帮手吗?

或许清洗前,不少人才发现家中并无羽绒服清洗剂,考虑想用洗衣粉或肥皂代替,这其实并非一个好选择。

因为洗衣粉、肥皂等通常都是碱性的,而羽绒作为蛋白质纤维,会被这些碱性清洗剂所伤,进而影响羽绒服的蓬松度与保暖性。同时,也要避免使用加酶洗衣粉,其清洁能力过强,会使羽绒失去弹性和光泽,变得发硬,甚至老化,使羽绒服的保暖性大打折扣。

6.清洗后的羽绒服如何晾晒?

尽管轻柔手洗对于羽绒服伤害最小,可是人们往往会担心浸水后它无法恢复蓬松,其实正确的晾晒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清洗完成用双手对向挤压出其中所含的水分后,可以用大浴巾将其包裹并平铺,使多余的水分被浴巾尽快吸走。随后,将其悬挂在通风处自然晾干,但不要为了加快晾干速度,将其放在阳光强烈处,以免造成损伤。晾干时,可以用手轻轻将其中“抱团”的羽绒分开,使它散开,尽量恢复到原本均匀分布的状态。彻底晾干后,可以将衣服取下放在床上,然后用平日晾晒床单或被套的大型衣架对其拍打,使它恢复到蓬松的状态。

7.羽绒服清洁湿巾真的好用吗?

相信不少人听过“清洗一次羽绒服,它的寿命就会减少”的说法,所以准备了大量的羽绒服清洁湿巾,准备用擦洗代替清洗。但羽绒服清洁湿巾并非万能,面对顽固污渍或大面积污渍,常常会束手无策,有时甚至会使污渍面积进一步扩大,或因为摩擦过于用力,造成羽绒服面料损伤。

当然羽绒服清洁湿巾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解决小面积的新鲜污渍就很合适。外出时可以将它装在包里,一旦不小心蹭到脏污、碰洒果汁,这种清洁湿巾就能大显身手,发挥出它的快速去污技能。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CCTV生活圈、科普中国、环球物理文:记者 廖迈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15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这种魔性条纹毁掉过无数照片,但也可以这么美!

    这种魔性条纹毁掉过无数照片,但也可以这么美 焦述铭 大湾区大学 (原发表于“果壳网”公众号) 在不少90后的童年回忆中,都有一套名叫《冒险小虎队》的书,和一张神秘的“解密卡”。每当小说扣人心弦的故事进入高潮时,书页上的下一段突然没有了文字,而是出现一堆杂乱无章的条纹,“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请取出解密卡”。 这张神秘的小卡片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覆盖上…

    2025年4月3日
    6900
  • 温度迷惑行为“大赏”:“早穿袄午穿纱”的天气“元凶”究竟是谁?

    朋友们,最近体验到了天气的“迷惑行为大赏”了吗?春分时节是一年中美好的季节,但它却和我们开起了“早穿袄午穿纱”的玩笑:早上出门时恨不得裹成粽子,下午两点就能穿着短袖在阳光底下溜达。 这样的“冰火两重天” 到底谁是幕后黑手? 不服? 且听我们分析—— “作案手法”重现 考虑到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最近的天气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正常现象。但另一方面,这种天气…

    2025年4月2日
    8000
  • “浙海研C50”,网友钓到一条有编码的鱼,来历找到了!

    最近,台州网友@小羊驼在社交媒体上求助,称自己在大陈岛钓到一条有编码的鱼,好奇这条鱼能不能吃,并附上了一张图片。 根据这张图片显示,他钓上来的应该是一条黑鲷鱼,背鳍末端处挂着一个粉红色的标签,上面写着“浙海研C50”。 此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有人说:“你把别人的论文钓上来了”,也有人说:“可能是高中生物学的标本重捕法。”大家都充满了好奇。 12月6日,潮…

    2024年12月15日
    20300
  • 一字之差:红霉素软膏or红霉素眼膏,你用对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红霉素软膏和红霉素眼膏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药物。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甚至会混淆使用。今天,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药物,确保大家能够正确使用。 一、成分与浓度 红霉素软膏和红霉素眼膏的主要成分都是红霉素,但它们的浓度有所不同。红霉素软膏中红霉素的浓度为1%,而红霉素眼膏的浓度为0.5%。这种浓度差异决定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治…

    2025年4月1日
    6500
  • 喉咙干、喉咙痛怎么缓解?多喝水就行吗?

    作者:赵晓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张 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喉咙干、喉咙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却常常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尤其在秋天,空气干燥,这些症状更是频繁出现,让人苦不堪言。每当这时,我们总会听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建议:“多喝水!” 然而,多喝水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为了了解这一问题的真相,我们需…

    2025年3月12日
    14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