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管中“驯化”蛋白质:酶的定向进化

生命的存续需要能量,而能量的释放、储存和利用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这便依赖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它们由活细胞合成,在生物体内外极为高效地催化着各种生化反应,并已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药物、饲料等物资的生产中。

如今,这一生命活动的化学引擎,正经历着一场静默的“驯化革命”。

酶。

图片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如同农学家改良作物品种,科学家通过模拟自然选择机制,对酶进行定向改造:利用基因突变产生功能变异,再通过人工筛选保留最优个体,从而克服天然酶易失活、稳定性差、可能存在副反应等诸多缺点。那么我们能否像驯化作物一样“驯化”这些蛋白质呢?

早在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就在巨著《物种起源》中解释了人类驯化作物的生物学原理。在自然的生殖过程中,生物偶尔会自发地产生随机变异,因此即使属于同一物种的不同的个体间也具有差异。而人在生产过程中会有意地保留最符合自己要求的个体,令其繁衍更多后代,并继续在后代中选择并保留更符合生产需求的个体,在漫长的选择过程中实现作物的驯化。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驯化”过程必需的要素:随机变异和从需求出发的选择。在1952年,科学家已经通过多个实验揭示了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它在细胞中指挥着蛋白质的合成,生物变异的本质也就是细胞中DNA的变化。在驯化作物的过程中,变异主要来自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随机突变。然而这种变异发生的频率太低,需要漫长的时光才能实现驯化。为了提高变异的频率,科学家最初使用了较为“暴力”的手段:对细胞施加一些能对DNA造成损伤的因素,如紫外线等。这些因素会对原有的DNA造成一定损伤,从而逼迫细胞对DNA进行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难免“忙中出错”,实现较高频率的突变。但这样的诱变过程过于盲目,对细胞容易造成损伤的同时还无法保证突变发生在目标蛋白对应的基因上,很容易做大量无用功。

为了将诱变集中在目标基因中,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类似于“分子手术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是一种在非细胞体系中实现特定DNA片段复制的技术,它的核心是忠实“抄写”遗传信息的DNA聚合酶。这类酶在催化新DNA合成的时候可以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丝不苟地合成新DNA分子,虽然偶尔也会“抄错”,但多数DNA聚合酶都自带“改错”机制,可以识别并更正“抄错”的部分。

图片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当我们需要让特定的基因片段产生变异的时候,就可以将负责抄写的DNA聚合酶换为不具备“改错”机制的酶,并提高反应环境中的镁离子浓度,增加DNA聚合酶“抄错”的概率。

在获得这些DNA片段后,将他们连入载体、导入细胞,就可以获得一大批具有含有特定基因随机突变的细胞群。这种精准定位的分子编辑,还带有更加丰富的随机突变,使变异效率提升百倍以上,真正实现了“外科手术式”的基因改造。

目前,科学家已经通过定向进化技术“驯化”了很多酶,但这种对自然选择的模仿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和在自然界中一样,实验室中营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如果直接按照脑海中的蓝图创造出全新的蛋白质,生产效率将获得更大的提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对应功能进行预测,绘制蛋白质的详细“图纸”。例如,著名的AlphaFold平台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蛋白质结构预测,任何人只要输入一串氨基酸序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蛋白质结构,甚至可以预测蛋白质与DNA、RNA等其他分子相互作用的情况。

2024年10月9日,谷歌DeepMind的 Demis Hassabis、John Jumpe 因对蛋白质结构的预测,与蛋白质设计先驱 David Baker 分享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

图片来源:Nature官网

另外,蛋白质功能预测系统“CLEAN”则可以在数据库中进行精细、准确的蛋白质功能预测。这些工具都可以帮助科学家更精细地改造蛋白质,甚至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科学家可以从蛋白质功能出发确定最核心的部件——最小活性位点,随后利用计算工具逐步生成完整的蛋白质骨架蓝图。经过多次迭代和优化,最终按照蓝图合成的全新蛋白质与预测结构高度一致,并且具有接近天然蛋白质的催化能力。

在这些人工智能工具的帮助下,未来对酶的研究和创造必然会更加简便、活跃。

参考文献:

[1]Eckert KA, Kunkel TA. DNA polymerase fidelity and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s Appl. 1991 Aug;1(1):17-24.

[2].Saiki RK, Gelfand DH, Stoffel S, Scharf SJ, Higuchi R, Horn GT, Mullis KB, Erlich HA. Primer-directed enzymatic amplification of DNA with a thermostable DNA polymerase. Science. 1988 Jan 29;239(4839):487-91.

[3]KOSCHORRECK K, SCHMID RD, URLACHER VB. Improving the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a Bacillus licheniformis laccase by random an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J]. BMC Biotechnology, 2009, 9: 12.

[4]GUPTA N, FARINAS ET. Directed evolution of CotA laccase for increased substrate specificity using Bacillus subtilis spores[J]. Prote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election, 2010, 23(8): 679-682.

[5]Tianhao Yu et al.Enzyme function prediction using contrastive learning.Science379,1358-1363(2023).DOI:10.1126/science.adf2465

[6]Anna Lauko et al.Computational design of serine hydrolases.Science0,eadu2454

作者:何一文 清华大学本硕,中学教师

审核:李旭 中国科协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出品:科普中国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15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惊了!数字时代“打怪”秘籍,网络安全竟藏这么多“小怪兽”

    在这个数字时代,网络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我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我们在网上购物、社交、学习、工作,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网络世界也并非一片净土,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时刻威胁着我们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安全的世界,学习如何“打怪升级”,守护我们的数字生活。 网络安全是什么? 网络安全,简单来说,…

    2025年4月3日
    6700
  • 如何轻松设置Word背景颜色提升文档美观度与专业感

    在使用Word文档时,背景颜色的设置可以让你的文档更加生动有趣。然而,许多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本文将为你提供几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你轻松设置Word的背景颜色。 方法一:通过页面布局设置背景颜色 打开你的Word文档。 点击上方菜单中的“页面布局”选项。 在“页面背景”组中,找到“页面颜色”按钮并点击。 选择你想要的背景颜色,点击确定即可。 …

    2024年12月4日
    23200
  • 唯一能定居南极的昆虫,到底有多可怕

    相比北极,南极则荒凉得多。这里超过 95% 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一道全球最宽的海峡——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将南极洲与南半球其他大陆隔开。而南极绕极流则像是一道无形的结界,将暖流隔绝在南极洲之外。 这份荒凉也体现在昆虫的多样性上:北极已知的昆虫足有两千多种,而南极却只有一种原生的昆虫,这就是南极摇蚊(Belgica antarctic…

    2025年3月7日
    10200
  • 一起“森”呼吸,探索高黎贡山的自然宝藏

    认识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起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呈东西走向的伯舒拉岭作为其山系一脉,在西藏与云南交界的横断山区因地壳运动的影响而转向,进入云南后被称为高黎贡山,并随之形成了南北走向,与我国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形成鲜明对比。高黎贡山海拔高度差异显著,最高处达到5,128米,而在我国境内的最低点则为210米。高黎贡山地理位置独特,其东侧紧邻怒江,西侧则是伊洛瓦底江支…

    2024年12月30日
    22200
  • 重返深蓝:明明是哺乳动物,鲸何以像鱼一样畅游大海?

    概述 与鱼类不同,鲸是一类次生性的水生哺乳动物,像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有哺乳行为、用肺呼吸,需要定期浮 到水面换气。它们有与鱼鳍相似的鳍状肢,鼻孔后移到头顶,特化为呼吸孔,体表光滑无毛,且缺乏汗腺和皮脂腺。 此外,它们还凭借厚厚的脂肪层塑造了流线型外形,这不仅有助于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获得较高的游泳速度, 还起到了保温、缓冲、储能以及增加浮力的作用。 二、重返…

    2025年3月10日
    10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