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丨了解这份慢性肾脏病知识,让“肾”命更健康!

2025年3月1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

肾脏,这个如同精密过滤器的重要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出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重任。然而,急性肾损伤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会打破肾脏的正常运转。

更让人担忧的是,急性肾损伤如果没处理好,还可能让肾脏走向慢性化,逐渐失去功能。我国的多中心调查研究显示,约50%的急性肾损伤患者最终进展为慢性肾脏病,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在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之际,我们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科学一级主任医师、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段绍斌来介绍如何在“肾脏保卫战”中抢占先机。

认识急性肾损伤——你的肾脏可能比你想的更“脆弱”

一位67岁的张奶奶感冒后出现颜面部和双腿浮肿,在当地医院查出血肌酐超过100 μmol/L,当时未予以重视。后水肿症状逐渐加重,她开始自行服用中药汤剂2天,随后出现恶心呕吐。

一个多月后再复查时,血肌酐飙升至736.6μmol/L,住院后经肾活检确诊为急性肾损伤。尽管通过急诊血液透析治疗,一般情况好转后出院,随访后发现,患者转为慢性肾衰竭,继续进行透析治疗。

从急性损伤到肾衰竭的“崩塌”,张奶奶的肾脏遭受了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风暴、肾毒性中药的“雪上加霜”、延迟就医错过黄金治疗、慢性化“悄然启动”的四次打击。

由此可见,急性肾损伤从来不是“一次性危机”。每一次血肌酐升高、每一片可疑药物、每一刻延误治疗,都在为慢性肾脏病“铺路”。记住:早一天发现,多一份生机——这正是“世界肾脏日”呼吁“早检查,保健康”的真正意义。

段绍斌表示,肾脏好比一个24小时运转的“智能滤网”,当遭遇脱水、感染、药物毒性、手术等打击时,这个精密系统可能在48小时内崩溃,出现尿量骤减、尿液颜色变深如浓茶、颜面部与双腿浮肿,结合肾功能检查结果,即可知晓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相当于“滤网”突然堵塞,此时若处理不当,局部缺血缺氧将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激活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疤痕工兵”,引发间质纤维化。所以,一旦发生急性肾损伤,必须提高警惕,积极预防急性肾损伤进展到慢性肾病。

急性肾损伤后,这些信号提示慢性肾病危机

段绍斌介绍,要学会识别提示慢性肾病危机的信号,如持续升高的“毒素报警器”——尿量恢复、浮肿消失等急性肾损伤临床症状缓解后,肾功能指标未完全回落至原来水平,或多次复查有升高趋势;

尿液中的“泡沫警报”——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类似啤酒沫),尿常规显示尿蛋白 ≥ 1+;

夜间的“排水异常”——夜间排尿 ≥ 2次;

血压“悄悄爬坡”——血压持续 >140/90mmHg,尤其舒张压升高明显,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仍控制不佳;

全身症状警报——面色苍白,轻微活动即出现心悸、大汗,晨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呼气带有氨味,皮肤瘙痒,抓挠后出现“尿素霜”,骨痛;

超声下的“萎缩警报”——彩超提示肾脏体积缩小,肾皮质变薄,肾脏回声增强。

预防慢性肾病——别让急性损伤变成“终身负担”

段绍斌表示,守护肾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如今年世界肾脏日所呼吁的,早检查不是选项,而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肾脏远离“无声的崩塌”。具体而言,有以下预防方法:

1.早期风险评估,早期预测:

采用现有的急性肾损伤进展至慢性肾脏病的风险预测模型,以及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后急性肾脏病与急性肾脏病后终末期肾脏病和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早期筛查和识别急性肾损伤后肾脏慢性化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警和干预。

2.及时治疗,为肾脏“止损”:

早期治疗是逆转急性肾损伤的关键。通过积极的病因排查及针对性治疗,避免感染、脱水、肾毒性药物等二次打击,挽救受损的肾脏。

3.控制基础疾病,为肾脏“排除隐患”: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水平,管理心血管共病等。

4.饮食调理,给肾脏“减负”:

急性肾损伤期间,注意限盐控钾,少蛋白,优蛋白,每天摄入20-30 kcal/kg的能量。

5.生活方式调整,为肾脏“充电”:

保证睡眠,适当运动,戒烟限酒,避免劳累,预防感冒。

6.肾脏替代治疗的合理应用:

严重急性肾损伤(如出现高钾血症、酸中毒、容量超负荷)需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7.抗肾纤维化治疗方法的探索:

已上市的肾脏保护药物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普利类、沙坦类),使用上述药物对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并发急性肾脏损伤时预防肾脏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但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基础的肾功能水平确定是否使用及使用的剂量,同时注意监测血肌酐、血钾、血钠;正在临床实验阶段抗纤维化的新型药物有吡非尼酮,美氟尼酮等。

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干细胞在动物实验阶段对急性肾损伤后肾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尚未应用于临床。

8.复查与随访,为肾脏“护航”:

对急性肾损伤进展到慢性肾病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并建议复查尿沉渣、尿白蛋白/尿肌酐、血常规、肾功能、泌尿系彩超。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王秀芬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14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养生茶真的可以养生吗?

    养生茶喝对了可以养生,喝错了反而伤身。 冬天气温骤降,养生热饮畅销,桂圆红枣奶茶、冰糖炖雪梨、黑糖姜茶、陈皮姜枣茶等受到很多小伙伴欢迎。今年夏天中药版酸梅汤掀起一股养生饮品潮流,药食同源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小伙伴接受。很多奶茶店迎合消费者喜好推出养生奶茶,也有很多小伙伴在网络上购买养生茶包,那么养生茶真的可以养生吗? 图源:CCTV生活圈 01 何为养生茶? …

    2024年12月14日
    25700
  • 麻醉会使人变傻吗?

    麻醉会使人变傻吗? 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某些医疗操作过程中感受不到痛苦。然而,很多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担忧,那就是“麻醉会不会让人变傻?” 现在,就让我们聊聊关于麻醉和智力的那些事儿。 麻醉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的目的。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

    2025年4月4日
    6600
  • “世纪婴儿”离世,心源性猝死为何盯上中青年人?

    3月24日,“世纪婴儿”千千母亲发布讣告称,2000年0点0分出生的“世纪婴儿”千千去世,年仅25岁。 千千母亲发文称:“感谢大众对爱女的关爱和悼念。千千虽是我们的女儿,但她以千禧宝宝、世纪婴儿的身份降生,意味着她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这个小家庭。”“她伴随着新千年的鞭炮声,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降生,如今又在人们的关爱祈愿声中归去。这是大家给到千禧宝贝的人间礼遇。让她…

    2025年3月25日
    7400
  • “新研究:牛奶致癌还导致心脏病”?别信!

    流言:“常喝牛奶会增加中国人癌症风险,还可能增加女性心脏病风险” 最近有个说法传播的非常广,“国外有最新的研究发现喝牛奶会增加心脏病和癌症风险”,内容分别引用2024年一项瑞典的研究——“与每天喝 0.5 杯( 100 毫升)相比,每天喝 2 杯( 400 毫升)牛奶,患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 5% ,每天喝 3 杯(600毫升)风险增加 12% ,每天喝 4…

    2024年12月15日
    18100
  • 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

    2025年4月25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