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为何会“反弹”?难道身体“记得”你胖过......

近日,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未来将持续推荐体重管理年行动,密切关注国民的“体重异常”问题。

一时间,

“减肥会反弹”话题冲上热搜,

不少网友纷纷调侃:

生活那么苦!瘦不了一点啊

......

眼下随着气温回升,身上的肉肉是藏不住的了,很多小伙伴减肥flag飘飘,准备开干。但一听会反弹,有点傻眼......

“减肥会反弹”是怎么回事?如何拒绝反弹?跟着江江和苏苏来一探究竟!

一、先测测,你超重肥胖吗?

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病,与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都相关,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关。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那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先给自己测测吧~

二、减肥为何会“反弹”?

尝试过减肥的人都深有体会,减掉重量难,减重完维持体重更难。为何会反弹呢?

说来,减肥反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常涉及生理、心理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常见原因及科学解释:

1.代谢适应

原因:长期节食或极端低热量饮食会导致基础代谢率(BMR)显著下降。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减少能量消耗以应对“饥荒”。

反弹机制:当恢复正常饮食时,代谢率无法快速回升,热量摄入突然超过代谢需求,导致脂肪重新堆积。

科学数据:研究表明,极端节食后代谢率可能下降20%-30%,甚至持续数年(如《The Biggest Loser》研究)。

2. 肌肉流失

原因:减肥过程中若缺乏蛋白质摄入和力量训练,身体会分解肌肉供能。

反弹机制:肌肉是代谢活跃组织,肌肉量减少会进一步降低基础代谢率,使维持体重更难。

解决方案:增加抗阻训练,保证蛋白质摄入(1.6-2.2g/kg体重/天)。

3.饮食模式不可持续

原因:短期采用极端饮食(如完全断碳、极低脂),违背日常饮食习惯。

反弹机制:一旦停止饮食法,容易因心理补偿或习惯回归而暴食。

关键点:可持续的减肥需要将健康饮食融入生活,而非“阶段性惩罚”。

4. 激素调控失衡

激素变化:

瘦素:脂肪细胞分泌的“饱腹信号”,减肥后水平下降,食欲增加。

胃饥饿素:胃部分泌的“饥饿激素”,减肥后浓度升高,引发暴食倾向。

影响:这些激素变化可能在减肥后持续1年以上,加剧反弹风险(NEJM, 2011)。

图源:soogif

脂肪细胞“记得”你胖过?!

5. 心理与行为因素

压力与情绪化进食:压力导致皮质醇升高,诱发对高糖高脂食物的渴望。

“全有或全无”心态:一次饮食失控后,容易自我否定并放弃控制。

解决方案:建立正念饮食习惯,允许偶尔的“弹性饮食”。

6.快速减重 vs. 脂肪流失

误区:快速减肥(如1周减5斤)多流失水分和肌肉,而非脂肪。

反弹机制:身体会通过增加食欲、降低代谢补偿性地恢复体重。

科学建议:健康减脂速度为每周减0.5%-1%体重(如60kg人群每周减0.3-0.6kg)。

7.缺乏长期维持计划

研究数据:约80%的减肥者在1-2年内反弹(Obesity Reviews, 2018),因多数人将减肥视为“项目”而非“终身习惯”。

关键策略:

定期监测体重(如每周1次)。

维持期仍需控制热量(比减肥期增加约10%-15%)。

持续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2次力量训练)。

三、减重后,如何避免反弹?

01.重视力量训练:保持或增加肌肉量,对抗代谢下降。

02.拒绝极端节食:每日热量缺口不超过500-750大卡。

03.循序渐进调整饮食:用“80/20法则”(80%健康餐+20%自由选择)替代严格限制。

04.管理压力与睡眠:睡眠不足7小时会扰乱食欲激素,增加反弹风险。

05.接受体重波动:生理期、水肿等会导致短期波动,关注长期趋势。

减肥过程中,体重应该是曲折起伏、逐渐走低,最后慢慢稳定在一个值;而不是直线下降的。在卫健委发布的《2024 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里:减重平台期是合理的存在。也就是说,从数字上来看,体重有回弹,有持平很正常。

为什么股票不能像这样稳定?

总之,减肥反弹本质是身体对能量失衡的适应性反应。成功的体重管理需将健康行为转化为生活方式

坚持吧!

做长期主义+做正确的事,

剩下的交给时间~

注意:图片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14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狲尚香”离世!兔狲家的往事你了解多少

    兔狲界明星“狲尚香”不幸病亡,这只用憨萌身影点亮高原的传奇大猫走完了它传奇又短暂的一生。 噔噔噔~神奇动物来啦! 蝌蚪五线谱“神奇动物”科普专栏 每周四,由蝌蚪君带您一起 探索奇妙的动物世界,敬请关注!

    2025年3月29日
    6600
  • 清淡饮食≠吃素!别再误解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健康饮食愈发重视,清淡饮食成为众多追求健康者的选择。然而,“清淡饮食就是吃素”这一错误观念在大众认知中根深蒂固,导致许多人在践行清淡饮食时走向误区,不仅无法实现预期健康目标,甚至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一、清淡饮食的内涵 清淡饮食强调在保证营养全面、均衡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取。其核心在于“三低一高”,…

    2025年3月14日
    9300
  • 小疙瘩不痛不痒竟是癌?癌症的10大征兆要知道|每日健康

    隐匿性乳腺癌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表现,而临床体检及乳腺X线及超声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少数病例是在身体除了乳腺的其他部位发现转移癌。隐匿性乳腺癌因其“隐匿”的特点,因此临床误诊漏诊率高。 腋窝摸到一颗小疙瘩,不痛不痒,最后竟是癌!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介绍,2023年年底,徐女士(化名)无意中发现右侧腋窝长了一枚蚕豆大小的结节,不痛不痒,因为当…

    2025年4月18日
    3200
  • 辟谣!吃木耳、喝醋真能清血管?

    今天咱们来聊聊身体里的那条“生命通道”——血管。它就像一张巨大的交通网,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保证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要是这血管堵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好好的血管,为什么会堵住? 年轻的时候,咱们的血管内壁光滑又有弹性,血液在里面跑得很顺畅。但随着年龄增长,加上生活里一些不健康的习惯,血管就开始“受伤”了。 打个比方,血管长年累月地…

    2025年3月18日
    13700
  • 平时无症状,检查竟是宫颈癌晚期!忽视这些信号你会后悔莫及

    33岁的乡镇医院职工小红(化名)例行子宫肌瘤复查中,B超意外发现宫颈处存在“拳头大小”的肿物。这位自觉“月经规律、白带正常”的医务工作者,经活检最终确诊为宫颈鳞癌ⅣB期(最晚期),并且肿瘤已转移至全身多处淋巴结。 个体化综合治疗改写晚期命运 晚期宫颈癌治疗面临诸多困难。手术方面,肿瘤易侵及周围器官,难以完全切除且风险高。放化疗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如肿瘤大时放…

    2025年4月28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