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肩手综合征?别怕,肌骨超声来帮忙!

作者:王晓磊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李春阳 内蒙古自治区脑科医院(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一、肩手综合征初体验

去年的一场脑梗让老王的右上肢活动很不利索,最近新的麻烦又找上了他。先是右肩开始隐隐作痛,后来疼痛越来越剧烈,仿佛有无数根针在扎。与此同时,手也跟着凑热闹,变得肿胀起来,手指粗得像小胡萝卜,握拳都成了奢望。穿衣服时,胳膊稍微动一下,肩膀就疼得他直咧嘴;想拿个杯子喝口水,手却使不上劲,杯子差点摔在地上。而且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就像被上了一把大锁,稍微往外展一点,或者旋转一下,就疼得他龇牙咧嘴。胳膊想往上抬,却怎么也抬不高,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往下拽。在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时,比如系扣子、拿筷子,都变得异常困难,每一个动作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老王只好来到骨科就医,寻求帮助,结果医生给他诊断是肩手综合征。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在脑梗等疾病后,患者肩部和手部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它就像一个“捣乱分子”,常常在患者康复的道路上横插一脚,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在脑梗患者中,大约有12.5%-7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对患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首先,对肢体功能影响巨大。就像老王,原本经过脑梗康复训练,肢体功能正慢慢恢复,可肩手综合征一来,肩关节活动受限,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无法灵活活动,之前的努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肢体的正常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也跟着直线下降。原本能自己穿衣、吃饭、洗漱的患者,因为肩手综合征,这些简单的日常活动都变得困难重重。想自己穿件衣服,却因为肩膀疼、手使不上劲,半天都穿不好;吃饭时拿不稳筷子,饭菜撒得到处都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因为肩手综合征变得无比艰难,让患者的生活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探寻肩手综合征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肩手综合征,其实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一种说法认为脑梗破坏了中枢神经系统后,肩部和手部的神经受到影响,血管运动功能失调导致局部组织开始出现炎症反应,疼痛、肿胀等症状也就接踵而至,肩手综合征就这样“登场”了。此外,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肩部创伤、长时间不恰当的姿势,甚至心理因素都可能会诱发肩手综合征。

三、神奇的肌骨超声登场

骨科医生建议老王检查下肩关节超声,并考虑关节腔与关节周围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老王还是第一次听说关节可以做超声,不由的瞪大了双眼。医生解释道,早期超声确实主要用于妇产科和腹部检查。但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发现超声在观察肌肉骨骼系统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简单来说,肌骨超声就是利用高频超声波的反射,给肌肉、骨骼、关节等软组织“拍照”。医生可以在超声机屏幕上看到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等结构的样子,有没有病变与损伤,医生可以一目了然。比如,肌肉拉伤、骨折、关节损伤、韧带钙化、半月板断裂、滑膜增生、肩袖撕裂、神经卡压等,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老王在医生的建议下,忐忑的接受了肌骨超声检查,整个过程完全没有痛苦,心情也就放松下来。检查结束后,医生告诉老王,通过肌骨超声检查,发现他的左冈上肌肌腱肿胀明显,回声减低,肩峰下滑囊也稍增厚,这些表现都高度提示肩手综合征。但好在肩关节没有太多积液,不需要超声介入治疗,暂时建议康复理疗就可以。

首先是物理治疗,这就像是给老王的肩手做一场“全方位护理”。而运动疗法更是必不可少。康复师指导老王进行一些简单又有效的运动。比如,让他坐在椅子上,缓慢地进行肩部的外展、内收、旋转等动作,就像给生锈的机器上点润滑油,让关节活动得更顺畅。手部则进行握拳、伸展等练习,帮助恢复手部的力量和灵活性。这些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就像盖房子,要一层一层稳稳地往上盖。

此外,医生还根据老王的具体情况,配合了一些药物治疗,帮助减轻炎症和疼痛。整个治疗方案就像一个紧密协作的团队,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为老王的康复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王明显感觉到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肩膀的疼痛减轻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样疼得他坐立不安,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在治疗告一段落时,医生格外嘱咐老王家人,有些家属在帮助患者活动肢体时,容易用力过猛,这很容易损伤肩部和手部的肌肉、韧带等组织,从而诱发肩手综合征。所以,无论是被动活动还是主动训练,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动作要轻柔,幅度要适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91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上午11:09

相关推荐

  • 世界罕见病日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罕见病

    并不是所有罕见病都发生在儿童时期。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常发生在老年人群,起病年龄50~70岁。同时,随着疾病的发展,晚期可能会导致心衰、血管并发症等,甚至进展为白血病,危及患者生命。 一、 识病——脾大饱胀,异常现象 临床上,PMF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脾脏大小、血细胞数量及一些体质性的变化。这些异常信号是身体…

    2025年3月1日
    12200
  • 电子产品看多了会得干眼症?日常该如何预防?

    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户外活动过少,环境污染严重,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并逐渐年轻化,冬季更是干眼症的高发期! 什么是干眼症?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干燥性角膜炎”,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患者多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损害,出现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疲…

    2024年12月12日
    24500
  • 王东:为国创材,赓续“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硅酸盐所)的根基之一。上海硅酸盐所1959年因“两弹一星”工程而独立建所,具体承担特种无机材料的研制工作。在严东生、殷之文、丁传贤、郭景坤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上海硅酸盐所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用包铝铝合金光亮阳极氧化热控涂层等关键材料与部件,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

    2025年4月24日
    2900
  • 面包糕点等禁止添加!可添加脱氢乙酸防腐剂的食品类别为何“ 留5退7”?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自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不再用于面包、糕点、果蔬汁(浆)等7类食品,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 而珍珠奶茶中的“珍珠”作为典型的淀粉制品,也在禁止使用脱氢乙酸钠之列。 图源:丁香医生 为何对…

    2025年2月21日
    35400
  • 为什么开始降尿酸后痛风发作的更频繁?

    现在生活饮食结构比较丰富,很多人出现了“痛风”,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和科普,大家也知道了痛风的真实原因是高尿酸引起的,大家也会去找医生使用药物降尿酸,但是有部分人却出现使用了降尿酸的药物期间,痛风发作却更加频繁,甚至比没吃降尿酸药物的时候发作还频繁,然后就导致对降尿酸药物很抗拒,最后导致降尿酸失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真实原因,让大家对这个特殊的…

    2025年3月26日
    7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