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工作忙没时间运动,周末“补上运动”能否有效?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的好处几乎人尽皆知

但“坚持运动”最最最难的事

莫过于

坚!持!

对于上班族来说

工作日总有一千万个理由

打断运动计划:

起不来、要加班、公司团建、太累了

……

但如果工作日太忙没时间运动,

周末锻炼能否起到效果?

一起来看

↓↓↓

一、只在周末运动,

是真的有用!

去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循环》(Circulation)的研究显示,将世卫组织建议的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至高强度的运动量,集中在周末完成,可降低264种疾病风险,且收获的效果与一周内分散运动模式相似。

在 89573 名参与者的配合下,研究人员分析了运动模式与 678 种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运动习惯,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三大类:不活跃组(每周运动时长 150 分钟);规律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 分钟,均匀分布在每天完成);周末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 分钟,但集中在 1-2 天内完成)。

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锻炼不仅仅对于我们当下的身体健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对于降低未来的疾病风险也有广泛的益处。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进行对比时,两者之间并没有观察到显著性的差异。换句话说,无论是每天坚持运动还是周末恶补式运动,只要时间达标了,获得健康益处居然是差不多的!

成年人(18-64岁)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二、“突击运动”与“运动过度”,

如何区分?

生活中,除了运动不足,一些人还可能存在突击运动、运动过度等错误方式。在运动过度的判断上,一些人还有以下误区:

1.普通人不会过度训练

只要训练量长时间临近极限,而且恢复跟不上,普通人也可能面临过度训练的问题。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恢复条件、对高强度训练的适应能力都不一样,不能用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量作为训练过度的参考值。

2.运动多才会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有两个前提,一是训练超量,二是恢复不足。精神压力大、状态不佳、缺乏睡眠、三餐不规律、锻炼后休息时长不够等,都会对身体的恢复和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在恢复不足的状态下,哪怕运动量和平常一样或略小,也可能发生过度训练。

3.过度训练迹象很明显

过度训练是一个渐进过程,相关症状也会由轻变重,以至于开始出现一些苗头时,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训练过度了。

▲图源:网络

正确的运动能振奋精神、增强体质,如果运动后睡眠糟糕、持续疲劳、情绪多变、体能下降,说明可能面临过度训练。此外,也可根据完全恢复(指训练后的疲劳和损伤完全消退,恢复正常运动表现和体能水平)时长判断训练是否过度。

一般来说,完全恢复用时不到1周为正常训练强度,1-2周说明训练稍微超量,2-4周意味着明显练过头,4周以上即为严重过度训练。

不要忽视“碎片化”运动的重要性!

生命在于运动,

把运动融于日常生活,

才能够更好地、持久地

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74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口腔内出现这 5 种情况,很可能是癌症来临的警报!有一种很常见,千万别忽略

    口腔癌是世界上 10 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口腔癌(oral cancer)就是指口腔鳞状细胞癌,通俗点理解就是发生在“口腔”的癌症。 但是由于口腔内有诸多结构,于是口腔医生又根据病变实际发生的位置进行分类,比如发生在舌头上的口腔癌称作舌癌,发生在牙龈上的口腔癌叫做牙龈癌,以此类推,还有颊黏膜癌、口底癌、腭癌等分类。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口腔溃疡、黏膜…

    2025年3月31日
    7200
  • 饿着饿着就健康了?揭秘间歇性禁食的真相

    前不久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发言,表明国家将启动三年“体重管理年”行动,通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强化专业医疗支持,帮助居民科学管控体重,实现“自我管理+专业干预”的健康生活新模式。 大家都知道减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道理都懂,但实践起来太困难了!小二也深有体会,白天沙拉,晚上10个骑手已接单。 所以,小二结合了伯格博士的书《新体型指南》,来分享一下如何无痛从…

    2025年3月24日
    8900
  • 新生儿护理须知!

    作者:李桂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副主任护师 审核:刘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命的到来,可以带来无尽的欢乐,而很多新晋的宝爸宝妈,在欣喜之余,往往也会因新生儿的护理问题而烦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手爸妈经常关注的一些问题。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首先,很多新手爸妈觉得宝宝呼吸频率很快,其实这是正常的。对于成人来说,正…

    2024年12月17日
    23900
  • 耳朵、眼睛发出这3个信号,心脏可能在“求救”!

    有些看似不起眼的身体变化,实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耳朵和眼睛出现这3种变化,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1、耳朵 大家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没有仔细看过自己的耳垂?要是发现耳垂上出现了一道折痕,可别不当回事,这可不是简单的皮肤褶皱,它在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叫“耳褶心征”。 耳垂处在血液循环的末端,那儿的血管特别细。一旦“坏胆固醇”…

    2025年3月5日
    13600
  • 体检报告出现这些词别慌!一文教你读懂“结节”“增生”“囊肿”

    最近不少朋友拿到体检报告后,看到上面的“结节”“增生”“囊肿”这些词,瞬间慌了神,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 肺结节:90%都是良性 很多人一听到肺部有结节,心里就“咯噔”一下,不自觉地往肺癌上联想。其实真不用这么紧张,超过90%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它们有可能是之前得过肺炎、肺结核,身体在恢复过程中留下的“小记号”;也可能是我们日常呼…

    2025年4月17日
    3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