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上春山,一定绷紧这些条安全之“弦”→

春季来临,气温逐渐上升,许多人开始选择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登山远眺、亲近自然,固然是一件喜乐之事,但因游客安全意识不足所致的摔伤、坠崖、冻伤事件也屡有发生。户外登山,一定绷紧安全之“弦”。

01 做好登山前准备工作

与城市相比,野外山区环境复杂多变。

初春时节,山区气候乍暖还寒、大风降温时有发生。

春季冰雪消融还是滑坡崩塌等冻融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与森林火灾的高发期。

因此,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尽量降低遭遇危险的概率。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确认身体状况。登山前首先要客观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确认自己身体状况良好,无不适宜登山的疾病。

·掌握天气状况。及时观看天气预报,初春时节虽然城市已是春暖花开,但大部分山区温度还很低,部分山区甚至还会有雨雪天气,因此登山前一定要掌握该地区的天气情况,切勿在恶劣天气登山。

·尽量选择正规景区。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不要擅自进山,也不要冒险进入未开放或未开发的山地区域或封闭管理区域。网络上爆火的很多“野生景点”属于未开发景区,贸然前往这些地方极易造成伤亡事故。

·做好线路规划。登山前,要详细了解山区路况、攀登难度、行走长度、爬升海拔、危险区域、预计活动时长等信息,提前规划上下山线路以及备用撤退路线。

·做好物资准备。选择硬度适合的登山鞋、宽松舒适的衣服、地图、指南针、手机(充电宝或移动电源)、电筒、绳索、食品、急救药品、雨衣、抗过敏药物(避免春季花粉过敏)等。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2 登山中其他注意事项

·早晨或上午上山,午后及时下山。

·结伴而行,以便相互照应。

·不要在有崩塌、落石风险的危岩体或土崖下露营、休息或久留。

·注意环境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防止身体失温。

·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拍照时切勿跨越安全护栏,随时观察路面情况,防止踏入地面岩溶裂隙孔洞,扭伤脚腕。不要靠近没有护栏的悬崖、天坑、落水洞、陷穴等。

·露营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远离森林防火区、河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

·遇到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要在场地周边清理出至少10平方米的安全区域。如果必须使用火源,最好在山坳中避风处,且在使用后一定等火源熄灭并掩埋灰烬后再离开。

·万一遭遇大风、降温或暴风雪天气,应立即搭建庇护所,找避风避雨处休息。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3 山中迷路被困怎么办

·首先一定保持冷静,先认真分析周边环境、自身状况,判断能否解决意外事件。如果可以,要尽快离开险境,以防意外再发生。若扭伤或摔伤,应及时包扎用药,以降低伤害,并找安全地点休息。

·第一时间寻求外界帮助,若有可使用的通讯设备,马上向110/119或当地有关单位求援。若没有,可利用灯光、镜子或发光物向外发出信号,亦可在空旷处以可利用材料摆出救信号或标志。

·被困后尽量待在有明显标志物的地方等待救援,利用已有的器材确定位置,若无器材,可根据周围的山头、河流、大树等参照物判断相对位置,以便救援人员寻找。

·与救援队伍取得联系后,尽可能提供你的大概位置、前进路线、可看到的标志物、你与标志物的相对位置、联系方式、目前的身体状况、信号约定等与你有关的具体信息。

作者:刘汉斌 地质博士、高级工程师

审核:马志飞 地质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会员,自然资源优秀科普图书奖获得者

出品:科普中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67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这些嗓音变化要当心!你的“嗓子哑”可能不只是疲劳

    世界嗓音日丨小心声带的“不速之客”——声带新生物 1. 声音嘶哑超过2周,说话易疲劳,高音上不去或者破音。 2. 长期烟酒+声音嘶哑,喉咙异物感,需警惕癌变风险。 3. 儿童长期声音嘶哑,可能不是“长大自然好”,需及时检查! 4. 晨起声音哑、喉咙灼热感,可能是胃酸等反流"烧"伤了声带! 我们每天都在用声音交流,但你是否知道,声带也可以长…

    2025年4月16日
    4000
  • 宇宙“天平倾斜”,是因为CP被破坏了吗?哪家CP?

    CP被破坏了!是哪家CP?又要有多少CP粉伤心? 别慌,此CP并不是网络流行语中的情侣CP,而是一种粒子物理现象。C(Charge Conjugation)是指电荷共轭,P(Parity)即宇称。“简单来说,C就是把粒子变成它的反粒子,比如电子变成正电子;P则像是给粒子照镜子,镜子里的粒子和实际粒子左右相反,呈现镜像。”3月27日,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

    2025年4月24日
    3700
  • 碰一下钱就没了?手机的NFC功能真的这么吓人吗?

    就在前不久,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视频,声称因为手机上的 NFC 功能开启,钱被盗刷了。那么,NFC 到底是什么?真的有可能会因为碰一下被盗刷钱财吗? 先说结论:NFC 本身是现在智能手机的正常功能,在整个盗刷过程中,“碰一碰”只是前面大量铺垫后最终的临门一脚。只要使用时稍加注意,无需因噎废食弃用 NFC 功能。当然,如果有些朋友对此类技术不太了解,担心自己无法很…

    2025年2月18日
    16300
  • 珊瑚“颜值”出众,这群“绿色明珠”功不可没!

    虫黄藻是日本生物学家于本世纪4年代发现的一种与珊瑚虫共生的黄褐色单细胞藻类,1962年首次正式提出虫黄藻属于共生甲藻属。虫黄藻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热带到亚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都有其身影。从印度洋到太平洋,再到加勒比海,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沿海及南沙群岛。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海底景观之一。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海洋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调节珊瑚礁区的碳循环,维护整个…

    2024年12月25日
    19500
  • 又一海洋明星翻车?它一次可以产下 3 亿颗卵,却被列为易危物种

    谁?!是谁又翻车了? 如果你在海上航行,突然看到不明巨物的“翻车现场”……别慌!那可能只是一条翻车鱼! 翻车鲀 【物种名称】 翻车鲀 Mola mola 【分类】 鲀形目 翻车鲀科 翻车鲀属 【分布区域】 全球各大洋及沿海海域,在我国常见于东海和南海,偶见于黄海和渤海 大海里的“翻车现场” 翻车鲀(学名:Mola mola)是翻车鲀科、翻车鲀属鱼类,别名翻车…

    2025年4月18日
    4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