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位于山巅的天文台,正“绘制”最大的宇宙3D“画卷”

作者|王青

审核|丁乙、赵经远

编辑|赵经远

基特峰天文台夜景。图像来源:NOIRLab

基特峰天文台(Kitt Peak Observatory),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西约90公里的昆兰山脉基特峰之上,海拔约2096米。其干燥的气候、稀薄的大气以及远离城市光污染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北半球理想的天文观测点之一。该天文台汇集了一些世界顶级的望远镜,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宇宙探索历程。

基特峰天文台。图像来源:NOIRLab

195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选定在基特峰建立美国首个国家天文台,由大学天文研究协会(AURA)运营。1960年3月,一架0.9米口径的望远镜在基特峰落成,这标志着基特峰天文台正式建成启用。1982年,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NOAO)成立,基特峰天文台也成为其所属的一部分。2019年,NOAO与其他机构合并成立美国国家光学红外天文研究实验室(NOIRLab),基特峰天文台也因此归于NOIRLab管理。

基特峰天文台拥有20多台光学望远镜,这些设施在星系演化、恒星形成、太阳系外行星发现等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人类理解宇宙的起源和结构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下面小星就来介绍一下基特峰天文台的部分主要设施及项目。

梅奥尔望远镜。图像来源:Outdoor Project

4米梅奥尔望远镜(Mayall Telescope)是基特峰天文台口径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其命名是为了纪念该台的第二任台长、美国天文学家尼古拉·梅奥尔(Nicholas Mayall)。它于1973年投入运行,是当时世界上口径第二大的光学望远镜,仅次于帕洛马山天文台5米口径的海尔望远镜。1976年,梅奥尔望远镜通过对冥王星表面进行光谱分析,发现了冥王星上的甲烷冰,这一发现为研究冥王星的表面组成和大气条件提供了重要线索。1988年,美国天文学家罗伯特·费森(Robert Fesen)等人使用它发现了超新星SN 1885A的遗迹(SN 1885A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颗河外超新星,位于M31星系)。2018年,梅奥尔望远镜被改造为“暗能量光谱仪(DESI)”的核心设备,目前正在绘制最大的宇宙3D图谱。

梅奥尔望远镜。图像来源:NOIRLab

3.5米WIYN望远镜于1994年开始运行,它是基特峰天文台的第二大光学望远镜,在系外行星等领域贡献颇多。例如,在2024年,通过WIYN望远镜的观测数据,一组天文学家发现系外行星TIC 241249530 b的轨道偏心率达到了0.94,这是通过凌星法发现的偏心率最大的系外行星。

WIYN望远镜。图像来源:NOIRLab

1.6米麦克梅斯-皮尔斯太阳望远镜(McMath–Pierce solar telescope)建成于1962年,其名称是为了纪念美国天文学家罗伯特·麦克梅斯(Robert McMath)和基思·皮尔斯(Keith Pierce)。它被用于研究太阳黑子的结构和光谱,在2019年之前一直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太阳望远镜。2017年这台功勋卓著的太阳望远镜退役,目前正在被改造为天文科普中心。

麦克梅斯-皮尔斯太阳望远镜。图像来源:NOIRLab

Spacewatch项目由亚利桑那大学月球与行星实验室主导,使用基特峰天文台的多台望远镜进行巡天观测,主要用于搜寻小行星并对它们进行后随观测。该项目从1980年开始运行并持续至今,是世界上发现小行星最多的项目。2003年,基于Spacewatch项目的数据,一个名为“快速移动天体(FMO)”的公众科学项目正式运行。FMO项目鼓励全球天文爱好者参与搜寻近地小行星。参与者只需下载Spacewatch项目拍摄的图像,并从中识别出可疑的“短线”(由于近地小行星的移动速度相对较快,在曝光时间稍长的图像中往往呈现一条短短的直线),然后将其提交即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资金短缺,FMO项目已于2006年结束,在此之前,十余位中国天文爱好者在FMO项目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快速移动天体”项目中的可疑目标。图像来源:FMO Project

除了科学研究,基特峰天文台也非常重视公众教育和科普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FMO项目之外,基特峰天文台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开放日、夜空观测会和科普讲座。在夜间,游客可使用望远镜观测各种类型的天体;而在白天,则可以观测太阳黑子与日珥。这些活动让公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星空,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基特峰天文台游客中心观星的公众。图像来源:NOIRLab

在半个多世纪里,基特峰天文台始终处于宇宙探索的前沿。从绘制暗能量图谱到捕捉系外行星的奇异轨道,从追踪小行星的轨迹到解码太阳的奥秘,这里的每一台望远镜,都是人类写给宇宙的情书。基特峰天文台不仅是科学家的研究基地,更是连接人类与星辰的桥梁,正如那些在FMO项目中闪耀的天文爱好者所证明的——对宇宙的好奇心无关年龄与职业,只需一束光、一片晴空,每个人都能成为星空的解读者。这座屹立于山巅的天文台,将继续描绘宇宙的传奇:探索从未停歇,人类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67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什么东西“咻”地飞过去了?原来是我们的假期

    审核专家:陈明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放假时有多快乐,休完假回来就有多难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仿佛在这一刻具象化了。提到假期,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共同感觉,还没怎么休息,假期咋就没了?为什么假期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而工作日的时间又感觉过得很慢? 其实,这类“假期过得快”的错觉是有科学依据的。 01为什么假期过得那么快 心理学家认为,大脑…

    2025年2月7日
    17800
  • 食品新规来了!事关每个人,以后买东西这样看标签→

    2025 年 3 月 27 日,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 50 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 9 项标准修改单。 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这两项跟大家平时饮食和生活相关度最高,今天咱们就来分几个角度,聊聊其中那些亮点和最值得消费者关注的地方。 “…

    2025年3月31日
    6000
  • 如何细“油”长流?给石油修一条流动的“高速路”吧!

    “页岩非常致密,有油也采不出来,即便采出来也不能高产”,这是长期以来的“定论”。有这样的“定论”,是因为页岩储层中的原油赋存于纳米级的孔隙喉道中,自然条件下无法有效流动至井筒中。因此,要实现页岩油的有效开采,必须通过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打碎”致密页岩储层,在页岩孔隙喉道与井筒之间构建起可以让原油流动的“高速通道”。那么,如何建立这样的通道呢?水力压裂技术可担…

    2024年12月12日
    27500
  • 大风蓝色预警!外出活动警惕冻伤,就医应去这个科室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北京市气象台2024年12月29日15时45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但并不会阻止人们进行户外活动,若保暖措施不到位,户外活动极易导致冻伤。那么,冻伤后应如何处理?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去医院又该挂什么科呢? PART.01 什么是冻伤 冻伤是由于寒冷和潮湿导致的人体局部或全身组织受损。当人体局部或者全身长时…

    2024年12月30日
    22900
  • 三易门庭,这位“网黄”终于知道了自己姓什么

    初春的广州,走到哪都是开花漂亮的树。最早开的是的钟花樱桃,它们二月上旬就挂满了一树树紫红色的小铃铛;紧接着的是木棉,红红火火的枝头仿佛燃烧着一团团火焰;随后宫粉羊蹄甲又款款而来,盛花的它们宛如粉色的云彩,看了让人春心荡漾,少女心爆棚。 依次是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木棉(Bombax ceiba)和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

    2025年3月23日
    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