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不仅会下坠,还会冲顶!这些自救知识要知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高层住宅开始普及电梯安装。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截至2023年底,全国电梯总量达1062.98万台。然而,大量电梯已进入“高龄”阶段,使用年限超过20年,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电梯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月18日晚间,云南省昆明市一部电梯因突发故障从17楼急坠至负2楼后又猛冲至33楼,导致59岁的业主韦某不幸身亡。电梯不仅会下坠,还会冲顶吗?哪些不当行为可能引发电梯故障?电梯失控时,我们又该如何自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守护我们的乘梯安全。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电梯冲顶为何比坠落更可怕?

电梯冲顶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故障或操作失误等原因,超过其设计的最高楼层,继续向上运动,最终撞击到电梯井顶部的情况。相比坠落,冲顶之所以更为可怕,关键在于其保护装置的差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梯防坠安全保护的三大防线:

第一道防线:钢丝绳

在我国,每部电梯至少有3根钢丝绳,而其中任意一根钢丝绳都足以独立承载电梯的全部额定载荷。当电梯下坠时,钢丝绳会提供向上的拉力,如果拉不住,才会轮到第二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限速器-安全钳联动

倘若第一道防线被突破,电梯仍继续下坠,限速器会立即制动并触发安全钳。安全钳类似于汽车刹车装置,会将轿厢牢牢卡在导轨上,防止其继续坠落。

第三道防线:缓冲器

即便前面的防护措施都失效了,电梯底坑中的缓冲器装置仍会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兜底。它类似于弹簧,能吸收一部分轿厢的动能,削弱下坠的冲击力。

相比之下,电梯冲顶保护装置则显得较为不足。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电梯井道上端应设置极限开关,但未强制要求安装上方安全钳,大多数电梯仅靠制动器“孤军奋战”。若制动器失灵,只能任由其超速运行。当电梯急速冲向井道顶部时,乘客处于超重状态,在冲顶瞬间,身体在惯性作用下被抛起,一般来说头部会直接撞向轿厢顶部,可能会受到致命伤害。紧接着又在重力作用下重重摔落在地,后果不堪设想。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2 电梯急速下坠或冲顶,如何自救?

如果是急速下坠,有扶手时,要紧握扶手,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保持膝盖微曲、脚跟提起的姿势,利用腿部力量来缓冲落地时的冲击力。如果没有扶手,可以用双手抱住头部,防止被坠落物砸伤。

如果是急速冲顶,有扶手时,可以从下方反向抓紧,身体呈半蹲姿势稳固重心。没有扶手时,可以采用侧躺蜷缩的姿势,双手护住头部,利用肩部和臀部吸收冲击力,增大受力面积,减轻伤害。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3 安全乘梯“三注意”

1. 楼层电梯门打开后,准备进入电梯前要先确认电梯轿厢是否达到本层,即电梯内有灯光亮起时方可踏入,防止踏空造成坠落。

2. 在乘坐电梯时发现电梯门无法关闭或关闭不严时,应立即停止乘梯。

3. 乘梯过程中出现异常声响或大幅度抖动时,应立即停止乘梯。

04 安全乘梯“五不要

1. 不要在超载时强行挤入

电梯都有明确的额定承载量,一旦超载,电梯会通过报警等方式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长此以往,可能导致电梯程序紊乱甚至失灵,埋下事故隐患。

2. 不要在电梯内蹦跳

在电梯内蹦跳会使电梯剧烈摇晃,不仅可能瞬间加重局部载荷,还可能会触发电梯的超载保护装置,导致电梯停止运行甚至出现异常下坠。

3. 不要倚靠、撞击电梯门

电梯门的承重能力有限,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坚固。倚靠或随意踢撞电梯门可能导致门体变形,使运动中的轿厢被井道内装置挤压,引发电梯故障。

4. 不要往井道里扔杂物

有些人清洗楼道时会将水扫入井道,或随意往里扔烟头、果皮等杂物。这些行为看似是小,却可能导致电梯“罢工”。

5. 不要长时间阻挡电梯门开合

用手、脚或放置障碍物阻挡电梯门关闭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如果阻挡时间长,电梯反复检测无法正常开关门,系统就会判断为“故障”,随即停止工作,不仅影响电梯运行,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温馨提示:在乘坐电梯时,如果发现电梯开门卡阻、运行时出现异常声响或抖动,或电梯门关闭不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物业或相关管理部门反映问题,以便尽快安排维修,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作者:王憬琪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审核:张英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应急科普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出品:科普中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66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男子拆快递,几十根“针”飞入眼中!警惕这种东西,很常见!

    宁波的夏先生因拆快递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意外。 据宁波晚报报道,数月前,夏先生因为工作需要,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弹性支架。当天傍晚,他一拆开快递,包裹内的弹性支架突然爆裂,几十根“针”一般的异物,刺入他的右眼。 图为导致夏先生眼睛中招的弹性支架 在家人的陪同下,夏先生急急忙忙地赶到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眼科急诊科。 结果医生看了都傻眼,在显微镜下,夏先生的眼睛里有…

    2025年3月14日
    9400
  • 年纪大了容易长胖?发胖也有“年龄分界线”?一文看懂→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目前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肥胖会增加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说到肥胖,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一旦跨过25岁的门槛,体重管理似乎变成了一场艰难的战役,脂肪悄悄累积,身材线条不再像往昔那般紧致。 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说,身体在25岁后就悄然设下了一道“发福界线”?年…

    2025年3月8日
    9200
  • 月球是银白色或黄色?错了!肉眼看不见的月球色彩

    图虫创意 月球自古以来被赋予了浪漫与神秘的象征意义,在艺术和文学中,月光柔和的银白色调成为永恒的意象。然而,科学的研究表明,月球的真实面貌和色彩可能颠覆传统观念。事实上,月球并非肉眼所见的明亮银白色,其整体呈现偏暗的灰褐色,局部区域因矿物成分差异可能泛出微弱红棕色。这种与观念层面产生的差异启发我们用科学重新审视自然。 月球的亮度取决于其表面反照率,而月表的平…

    2025年4月21日
    3300
  • 四季豆"不配"上桌?医生教你"无毒干饭"秘籍

    近日,四川泸州发布《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其中,“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这一新规定引发热议。 “吃了一辈子的四季豆,酒席为何不能用了?”不少网友质疑。与此同时,“农村聚餐不得使用四季豆”冲上热搜。 四季豆也会引发中毒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为大家科普其中道理,并指导如何安全食用四…

    2025年3月3日
    14800
  • 孤独症患者的另一面:敏感但专注力优越

    咚咚喵正在公园里悠闲散步,突然发现一位小朋友正安静地玩着积木。 咚咚喵走上前,打趣道:“嘿,小朋友,怎么一个人玩得这么专注?你们都玩得很开心吗?” 小朋友轻轻摇了摇头:“我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玩,这样不容易被打扰。” 咚咚喵疑惑地问:“嗯?你不觉得孤单吗?” 小朋友眨眨眼,说:“其实,我不觉得孤单,只是我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有点不同。” 咚咚喵:“哦?那你能教我你是…

    2025年4月2日
    9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