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容易长胖?发胖也有“年龄分界线”?一文看懂→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目前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肥胖会增加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说到肥胖,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一旦跨过25岁的门槛,体重管理似乎变成了一场艰难的战役,脂肪悄悄累积,身材线条不再像往昔那般紧致。

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说,身体在25岁后就悄然设下了一道“发福界线”?年龄真的是划分苗条与臃肿的隐形标尺吗?是不是25岁之前都可以放开了吃?

发胖真的有“年龄分界线”吗?

不得不说,发胖还真有“年龄分界线”。从全球相关肥胖研究情况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青、中年时期体重会逐年增加。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未成年时期,人们总体的肥胖率都是比较低的。但成年后,肥胖率就开始增加。数据显示,18~24岁的时候,肥胖率是最低的,只有22.4%,但25岁就是一个分水岭,从25岁以后,肥胖率就开始飙升,而45~74岁阶段是肥胖率最高的。

△横轴是年龄段,纵轴是肥胖人群占比,可以看到25岁后肥胖率明显飙升。

我国的一项研究数据也显示,超重和肥胖的总体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趋势会有所不同,基本上也是从24~29年龄阶段开始,肥胖率增加;在中年男性(55~59岁)和老年女性(65~69岁)中达到峰值。

我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胖,实际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界线,不同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但总体来说,随着年龄增大,大家的体重都会增加。

为什么年纪大了容易长胖?

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怎么吃都不会胖,年龄大了,稍微多吃一点就会变胖。为什么年纪越大,人就越容易长胖呢?

▲随着年龄增长,吃得更好更多了

最大的改变是,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条件逐渐变好,饮食也会发生很大改变,会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加上很多人应酬也变多,大鱼大肉也成了家常便饭。高能量食物吃得多了,能量摄入也随之升高,自然就更容易长胖。

▲随着年龄增长,运动量降低了

年轻时,在学校、在工作单位,大部分人还会经常活动。但随着年龄增长,大家都习惯了长时间、久坐不动的生活模式。即使有点时间休息也宁愿躺着玩玩手机、看看剧,一连好几个小时都不想走动。活动少了,更不用说去健身房锻炼了。

吃得多了,运动还少了,能量就更不能消耗掉,也就更容易长胖了。

▲年龄越大,肌肉流失,代谢率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肌肉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约10%~15%的肌肉在20~50岁之间流失。

肌肉量直接决定人的基础代谢,肌肉组织是人体葡萄糖最大的消耗者,失去它就意味着体内大量的葡萄糖没了地方消耗,能量代谢速度也会大大降低。吃同样的食物,可能会有更多的能量在体内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而且,随着年龄增大,我们的脂肪代谢也开始发生变化。有研究对54个人脂质周转率的变化进行了13年跟踪,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是体重减少还是增加,这些人的脂肪组织的脂质周转率都降低了。

脂质周转率是指脂肪细胞中的脂质被移除和储存的速度。脂质周转率的降低意味着脂肪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放慢,这使得体重增加变得更容易,哪怕我们没有比以前吃得更多或锻炼得更少。

▲体内激素改变,让人很容易变胖

激素是体内各种新陈代谢反应的化学信使,调控着大多数身体机能的改变。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内的激素也会发生变化,同样会导致人更容易变胖。

如何防止长胖?

实际上,我们想要的减肥,不是减骨骼、肌肉、身体水分,而是要减脂肪。因为过多的脂肪会增加疾病的风险,也使我们的身材变得臃肿。

如果仅仅追求减少重量,而不去降低体脂肪比例,甚至造成肌肉流失,就会降低自己的代谢率,形成难瘦易胖体质,这和减肥的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而减脂肪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也就注定了,任何想要快速减肥的方法都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

该如何与时间对抗,保持自己的身材?

▲合理饮食

饮食是头等大事。毕竟,人会长胖的基本原理是能量收支不平衡——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支出了,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人体内储存。

所以,要想防止长胖,首先要扭转能量收支,避免摄入过多的能量——也就是常说的管住嘴。要养成长期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比如,不要吃太多,少吃高油高糖等高能量食物,少喝含糖饮料,少吃油炸食品等。大家不妨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推荐做起,来安排自己每天的饮食,并逐渐养成习惯坚持下去。

▲坚持运动

这是减肥过程中最难的部分,但也是最有效的部分。

多运动锻炼对身体的健康也是多方面的。年纪大了,肌肉会慢慢减少,蓄积的脂肪越来越多,代谢也会下降。多运动锻炼能增加能量消耗,避免过多脂肪在人体蓄积,还可以加快脂肪组织的周转速度。

而且,多运动锻炼还能增加体内肌肉的含量,提高人体能量代谢能力。因此,一定要坚持每天都运动,建议每周坚持三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61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上午10:00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科学时光机 | 18年前的今天,中国铁路开启新纪元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迎来新纪元——我国第一列火车动车组正式投入运营 2007年4月18日5时38分,中国第一列正式开行的动车组列车——“和谐号”D460次列车,从上海站缓缓驶出,向着苏州进发。这列动车组的开通,不仅标志着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开始,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正式迈入高速铁路时代。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在短短几年内实…

    2025年4月18日
    4900
  • 这座盛唐“大都市”人口超百万!千年后它如何重现人间?

    1961年12月11日,一千多年前的我国一座百万人口大都市遗址被发掘出来了,这个大都市就是著名的唐代京都长安。 63年前的这次唐代长安城遗址的发掘,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都城,更揭示了其作为百万人口大都市的辉煌与沧桑。同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为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

    2024年12月12日
    24000
  • 门诊太慢去急诊?突发病情时,应该这样做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我们知道医院有急诊,但很多人对急诊的真正含义和受理范围存在误解。有人认为只要觉得病得急、病得重,就可以去急诊。实际上,急诊有其特定的受理范围和优先级,正确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合理地利用急诊资源。 急诊是指紧急救治和抢救。急诊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受意外伤害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

    2025年4月12日
    5500
  • 注意!这种“飞行硫酸”提前进入活跃期,告诉家人千万别用手拍

    随着气温回升,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已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200余例。其中,4月11日单日接诊量达20例,较去年同期激增35%。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陶宇莎分析,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 有患者表示,“晚上感觉脸上有虫,随手一拍就出事了。”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跟…

    2025年4月28日
    900
  • 太空环境如何影响宇航员?心脏芯片揭示在太空待一个月,宇航员会出现这些变化

    图虫创意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两名宇航员的心态崩了,本来只计划出差 8 天,谁想到,由于飞船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8 天一不留神变成了 8 个月。不过下面这个消息可能会让他们更崩溃,最近科学家发现,在太空中滞留超过一个月,宇航员的心脏不仅会衰老,还会“跳不齐”。 众所周知,太空环境十分复杂,辐射、失重等环境都会对宇航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如何能更精准地研究…

    2024年12月28日
    24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