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水果变“红心”快扔掉!怕是“毒上加毒”

一不小心,“甜蜜果”可能变成“毒药棒”。正确辨识霉变甘蔗,了解霉变甘蔗的危害至关重要。

甘蔗汁清甜可口,“马蹄甘蔗” “鲜榨甘蔗”各式各样的甘蔗饮品深受儿童和年轻人衷爱。然而,每年因不当食用霉变甘蔗而中毒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一不小心,“甜蜜果”可能变成“毒药棒”。正确辨识霉变甘蔗,了解霉变甘蔗的危害至关重要。

甜蜜背后的危险:

为什么霉变甘蔗有毒?

甘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环境潮湿、闷热,容易被节菱孢霉菌盯上。这种霉菌在甘蔗里“安家落”并“生儿育女”,会产生一种名为“3-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素,即使经过高温烹煮也很难将其破坏。

食用霉变甘蔗后,毒素会迅速被人体吸收,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则会抽搐、昏迷,出现脑水肿和锥体外系损伤,甚至死亡。

火眼金睛:

识别霉变甘蔗

买甘蔗要“火眼金睛”: 仔细查看甘蔗外观,避免购买表皮破损、颜色异常的甘蔗,特别要注意甘蔗的瓤。

正常甘蔗的瓤是白嫩嫩的,汁水清甜。可霉变甘蔗就不一样,它的瓤可能会出现红色、棕色或者灰黑色的斑点,为了避免误食霉变甘蔗,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其外观特征:

1.外观: 霉变甘蔗表面失去光泽,质地变软,切开后断面呈浅黄色或棕褐色,甚至出现红色丝状物。

2.气味: 霉变甘蔗闻起来有酸霉味或酒糟味,与正常甘蔗的清甜气味明显不同。

3.口感: 霉变甘蔗吃起来有酸味或苦味,口感绵软,没有正常甘蔗的脆爽。

警惕!这种水果变“红心”快扔掉!怕是“毒上加毒”

防患未然:

预防霉变甘蔗中毒

1.储存甘蔗要讲究:甘蔗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发现变色、变软的,要丢弃不要食用。

2.食用甘蔗要谨慎: 尽量现买现吃,避免长时间存放。食用前仔细检查,发现霉变立即丢弃。要是不小心吃了霉变甘蔗,感觉身体不舒服,像头晕、恶心、呕吐,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别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3.提高警惕防中毒: 因为无法保证其原料安全,尽量不要购买街头无证摊贩售卖的甘蔗汁。

警惕!这种水果变“红心”快扔掉!怕是“毒上加毒”

紧急处理:

误食霉变甘蔗怎么办?

如果误食霉变甘蔗,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食用: 避免毒素进一步吸收。

2.催吐: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刺激咽喉部进行催吐,以尽快排出毒物。

3.及时就医: 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食用过霉变甘蔗。

甘蔗还能吃吗?

只要挑选新鲜、储存得当的甘蔗,还是可以放心享用的。毕竟,甘蔗的汁水清甜,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和矿物质,能补充能量,还能润肺止咳。不过,吃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别掉进霉变甘蔗的“甜蜜陷阱”!/健康科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10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肾检前必知的 5 件事,90% 的人都做错了

    肾脏检查对于评估肾脏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无论是排查疾病隐患,还是监测慢性肾病进展,准确的肾检结果都能为医生提供关键诊断依据。然而,很多人由于不了解肾检前的注意事项,导致检查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了对病情的判断。下面这 5 件肾检前必知之事,90% 的人都容易做错,一定要重视起来。 一、饮食控制 在肾检前 3 天,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高蛋白食物,像肉类、豆类、奶…

    2025年3月25日
    8800
  • 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最近可以多吃这种花!推荐这4种吃法→

    槐花含有较高的可溶性糖,所以口感很甜。其可溶性糖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槐花>小槐米>中槐米>大槐米(大槐米长度为1.6~2.0厘米、中槐米长度为1.2~1.6厘米、小槐米长度为0.7~1.2厘米),槐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不同发育阶段槐米中的含量。 四五月份是槐花盛开的时刻。鲜艳的外表、怡人的清香,关键是还能吃,味道甜滋滋的,让人很难不爱! 那么,好吃又好…

    2025年4月27日
    1300
  • 电子产品看多了会得干眼症?日常该如何预防?

    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户外活动过少,环境污染严重,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并逐渐年轻化,冬季更是干眼症的高发期! 什么是干眼症?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干燥性角膜炎”,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患者多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损害,出现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疲…

    2024年12月12日
    24500
  • “日光疗法”靠谱吗?黄疸宝宝的阳光使用说明书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对于生理性黄疸,适当晒太阳可辅助退黄,但操作不当可能带来风险。 一、黄疸晒太阳的原理 黄疸是因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而阳光中的蓝光波段(波长425nm-475nm)能将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有效成分:阳光中的蓝光(而非紫外线)。 •✘…

    2025年4月18日
    4500
  • 颠覆糖尿病的新研究!这种激素竟主导胰岛素抵抗,成为治疗关键靶点?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质量。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在骨骼肌、脂肪和肝脏等代谢靶细胞中的胰岛素抵抗现象,但是这些研究并未完全揭示胰岛素抵抗的起源和机制。 为了深入探索这一问题,来自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心肺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决定另辟蹊径,他们的研究不仅关注传统的代谢靶细胞,更将目光投向了一种介导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分子,肾上腺…

    2025年2月15日
    1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