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指的是啥?

星空有约|“二月二,龙抬头”指的是啥?

3月1日21时前后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届时,东方苍龙的龙头角宿将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状如巨龙苏醒,昂首向上。

作为我国节令天象中的重要节点,“龙抬头”一直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它指的是啥?抬头时间有啥讲究?古今有什么区别?天文科普专家为您揭开其中奥秘。

“‘龙抬头’源于我国古人对东方天空中群星形象的浪漫想象。”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代将天球赤道和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按方位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宫,也称“四象”,分别是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龙抬头”天象中的龙,指的就是东方苍龙。

依此划分,每宫包含七个星宿。东方苍龙包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形态上看恰如一条巨龙:角宿如龙头,亢宿似脖颈,氐宿如胸膛,房宿若龙腹,心宿如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构成龙尾。

“在原始农业时期,古人通过对星象的观测来确定农耕时间。‘二月二,龙抬头’反映的是春耕前后,角宿从东方地平线缓缓升起的天象。仰望星空,天上巨龙苏醒,昂首向上;地上俯身耕耘,万物生长。”王科超说。

“龙抬头”的时间并非一成不变。大约在2000年前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在日落后不久就能看到“龙抬头”。但如今,这一景象的出现时间已推迟至晚上八九点。

为何古今观测时间会相差几小时?王科超解释道,地球自转轴像陀螺一样在空间中缓慢摆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岁差,由于它的存在,同一恒星天象出现的时间也在缓慢变化。经年累月,“龙抬头”时间受岁差影响而逐渐推迟。“大约每过1000年,‘抬头’时间会推迟1小时。”

此外,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公历日期的早晚也有关系。“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比较迟的年份,迎来‘二月二,龙抬头’的时间点相对较早,反之则较晚。比如说,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3月1日,大家看到‘龙抬头’的时间在晚上9点左右,比去年3月11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晚了40分钟左右。”王科超说。

“龙抬头”也并非农历二月初二独有。王科超提示,农历二月初二后近两个月内,公众可在夜晚不同时段看到角宿从东方地平线渐渐升起。若想观赏整条“苍龙”翱翔夜空,需耐心等待至公历7月中旬至10月中旬。那时人们入夜后抬头仰望,就可以看见七宿连成“巨龙”横亘天空。

来源:新华社

记者:王珏玢、朱筱;海报:徐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03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一团“黏液”也能解决东京地铁规划?揭秘黏菌宠物背后的奥秘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抽象”了!从“宠物石头”到“纸盒狗”,再到风靡一时的“芒狗”,每一次流行都让人直呼“想不到”!而最近,又一股“黏菌热”悄然兴起,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黏菌到底是什么?这种看起来像“一团细菌”的生物,真的能被当作宠物养在家里吗?它们会不会带来安全风险? 虽然名字里带“菌”,但实际上,黏菌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真菌。这是因为细菌没有细胞核,属于…

    2025年4月12日
    5000
  • 口呼吸会导致下巴后缩?儿童尤其需要注意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习惯性用嘴巴呼吸可能会影响颜值?下巴后缩是“腺样体面容”的特征?这些说法想必不少人都有听说过。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突出,因为他们的面部骨骼和软组织正处于发育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口呼吸 口呼吸,即睡眠时张口呼吸的简称。通常人体的呼吸是通过鼻腔完成的,然而,儿童上气道疾病高发,会引…

    2025年1月7日
    19700
  • 啥?房屋也能“看医生”了!?

    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信息显示,2025年我国将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持续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旧街区更新改造等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当前,全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一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旧街区和厂区建筑面临着结构老化、功能落后等问题,对其更新改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近来,一种融合数字科技的“建筑医院”概念应运而生…

    2025年4月10日
    5400
  • 没有一根米粉能逃出这里!快看江西各地米粉界的“扛把子”有哪些?

    为你解乡愁!快看江西各地米粉界的“扛把子”有哪些?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米粉是江西人的乡愁。每个江西人想必回家的第一件事,都是直奔粉店,恰粉。 一碗江西粉,低调、内敛,没有最突出的特色,不过是恰到好处的有味。 南昌拌粉 南昌拌粉与瓦罐汤的传统早餐配置,是江西米粉最先“出圈”的一种,也是在外地最容易吃到的江西美味。一碗爽滑筋道的细粉,在温热之际加入一勺预先调…

    2025年2月27日
    13200
  • 无需多余动作,“贴一贴”就能充电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一言科普团队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无线充电正逐渐成为日常电子设备充电的一部分,从电动牙刷到智能手环和手机,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景日益增多。它不仅简化了充电过程,还为我们摆脱了充电线的束缚。“贴一贴”就能充电,什么原理? 无线充电,又名感应充电或无线能量传输,其实是一种无需在电子设备和充电平台之间连接充电线就可以为设备充电的技术。 正在进行无…

    2025年1月7日
    2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