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AI生成的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早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诞生时起,就有人尝试利用它们撰写“爽文小说”,或者生成短视频,以此赚取流量。 那么,通过这些方式生成的内容真的能够随心使用,甚至贩售牟利吗?

近日,DeepSeek 凭借其高超的“深度思考”能力在一夜之间收获诸多拥趸。一些用户在与之几轮对话后,迅速“触类旁通”,让其为自己撰写“年度工作总结”或者“会议发言材料”。事实上,早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诞生时起,就有人尝试利用它们撰写“爽文小说”,或者生成短视频,以此赚取流量。

那么,通过这些方式生成的内容真的能够随心使用,甚至贩售牟利吗?业内专家认为,通过AI生成的内容存在相应的版权风险,试图用AI“走捷径”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有可能付出巨额违法成本,因此需谨慎使用。

AI“生成热”背后有隐忧

“林深把最后一件T恤塞进行李箱时,窗外正飘着细雨。十六平方米的出租屋里,霉斑在墙角蔓延成地图,老式空调发出苟延残喘的嗡鸣……”

你恐怕很难想象,这样一段文字是由 AI 根据记者要求,自行生成的。在这“开篇”内容之外,还有千余字的剧情桥段,描绘了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为职场精英的故事。

事实上,除了代劳撰写小说外,一些大学生早早发现了 AI 的潜力,偷摸利用 AI 为自己撰写学术论文。由于 AI 撰写的论文素材有不少来源于公开的文献资料,这不仅给使用者带来剽窃的隐忧,还增加了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因此,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启用技术工具,去除论文中的“AI 味”。

依靠AI生成的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在利用 AI 大搞“创作”背后,由此衍生的版权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2024 年 2 月,备受关注的“奥特曼案”在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判决,法院认定被告人工智能平台构成著作权侵权,并判令赔偿权利人的损失。

在该案中,由于AI平台方生成的“奥特曼”绘画形象与享有奥特曼著作权的奥特曼形象构成实质性近似,且该平台通过销售会员及“算力”等增值服务获利,故而侵害了权利人对奥特曼作品享有的复制权、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为了防范由 AI 生成内容导致的侵权风险,一些平台也上线了 AI 检测功能。抖音平台借助 AIGC 识别模型等相关技术,结合人工识别,对判定为疑似 AI 生成的内容,会打上“疑似使用了 AI 生成技术,请谨慎甄别”的标签;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上线了自主声明功能,提醒用户自主声明其上传内容是否为 AI 生成,并对疑似 AI 生成内容进行检测和提醒;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也采取技术措施,用以检测作者上传的“AI 水文”,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反对部分作者利用 AI 生成低质量且无意义的作品。

“复制”还是“创作”?

法律风险要重视

利用 AI 作为创作辅助,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即使使用公开资料进行 AI 训练,也可能产生侵权风险。“AI 生成的内容可能是有原型的,而这个原型有可能拥有版权方。”长期从事 AI 领域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沈阳认为,相较于使用公开资料进行模型训练,使用自有数据所造成的侵权风险相对更低,但仍要留意相关训练语料的版权来源。

即使是用户作为自然人“指导”AI 生成相关内容,也可能不享受著作权利。“AI 生成的内容是否有版权现在是‘世界性难题’。”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告诉记者,从现有司法实践看,由 AI 生成的内容是否享有著作权利还要看该内容是否融入了用户的“独创性思维”。加之因 AI 生成内容的过程涉及软件开发者、所有者、使用者等多方主体,即便这些生成内容本身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其版权应归属哪一方同样是目前各界争论的焦点。

依靠AI生成的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即使不输出生成的内容,但 AI 在未经许可下使用了具有版权的训练语料,也可能造成侵权。从全球其他地区业已出现的案例来看,一些版权所有者认为,AI 大模型在公开网络中擅自使用其版权内容,在“抹除署名和来源后”进行机器训练,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在王新锐看来,此种行为性质的裁定应考虑其是否为“合理使用”,以及相关版权内容是否被用于商业目的。

此外,由于各国在司法实践中对 AI 侵权的认定标准不一,这也给我们的 AI 大模型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带来挑战。如何避免因司法体系和社会文化差异带来潜在的侵权隐患,值得AI大模型的所有者思考。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 AI 健康发展

放眼人类发展史,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原有的社会观念和法律制度带来深刻影响,这就需要人们在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之余,尽快适应和完善相关规则。

2024 年,国家网信办出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而“文件元数据”即用于记录该文件的来源、属性、用途和版权等内容

王新锐等法律界专家建议,AI 大模型的所有者在进行机器训练时,要识别和审查训练语料的版权来源,对于有明确版权方的素材,应事先获得其授权许可;对于独创性较为显著、商业价值较高的素材,尤其要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建立 AI 生成内容知识产权的合规审查流程,完善面向公众和版权人的投诉举报处理渠道,尽可能降低AI生成内容的侵权风险。

依靠AI生成的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针对一些用户过分仰仗简单提示词,随意将 AI 生成内容用于商业目的,造成侵权。沈阳建议,一方面用户要谨慎将 AI 生成内容用于商业目的,另一方面,如用户想要将 AI 生成内容赋予知识产权,需融入自己的独创性提示词内容,在不侵犯他人 IP 和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相应渠道进行知识产权声明,以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建议,有关部门可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国际通行做法,明确 AI 领域“合理使用”的内涵外延,为 AI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引导相关企业有序参与国际竞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70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小疙瘩不痛不痒竟是癌?癌症的10大征兆要知道|每日健康

    隐匿性乳腺癌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表现,而临床体检及乳腺X线及超声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少数病例是在身体除了乳腺的其他部位发现转移癌。隐匿性乳腺癌因其“隐匿”的特点,因此临床误诊漏诊率高。 腋窝摸到一颗小疙瘩,不痛不痒,最后竟是癌!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介绍,2023年年底,徐女士(化名)无意中发现右侧腋窝长了一枚蚕豆大小的结节,不痛不痒,因为当…

    2025年4月18日
    3300
  • 还在任性吃喝?小心 “挑” 出肠癌……这些饮食习惯你中招没?

    咱们的身体健康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这些听起来就令人害怕的癌症可能与你的饮食习惯有关。 01“挑”出来的肠癌 有的人很挑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这种挑食的习惯,不仅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还可能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如果摄入的肉类超过人体的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在细菌的作用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迅速腐败,产生对健…

    2025年2月19日
    13100
  • 距今1.5亿年,这只最古老的鸟改写了鸟类演化史!恐龙和鸟到底是啥关系?

    真鸟类化石成员,葛氏义县鸟 政和八闽鸟的发现:改写鸟类演化史 政和八闽鸟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鸟类演化的理解。 最近,福建省发现了一具名为政和八闽鸟(Baminornis zhenghensis)的鸟化石,体重与常见的喜鹊相近。它的骨盆结构和现代鸟类相似,尾巴短小,但翅膀上却保留了类似恐龙的利爪。 这一发现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 它…

    2025年2月21日
    13300
  • 躁狂发作主要有8种表现,你了解吗?

    作者:孙毅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 躁狂发作主要是以情感高涨为主要症状。 情感高涨的时候,患者可以表现为欣喜若狂、兴高采烈。但是这种高兴的心情跟他的处境是不相符的。 轻度的情绪高涨,对他的社会功能影响不是很大。严重的情绪高涨,即躁狂发作,会影响他的社会功能,甚至会出现一些妄想、幻觉。 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

    2025年3月12日
    15500
  • 花粉季提前,注意区分过敏和感冒,尤其这些人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春暖花开,草木发芽,万物复苏。然而,对过敏人群而言,却要经历涕泪横流、皮肤红肿瘙痒的“春日限定烦恼”。 春天为什么容易过敏?过敏与感冒有哪些区别?又该如何应对呢? 01 春天易过敏的原因 春季是植物传粉高峰期,空气中花粉浓度高。加上春天空气干燥且多风,加速了花粉、柳絮传播,并携带灰尘、污染物等,加…

    2025年3月21日
    12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