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汉代的《淮南子》中曾记载,长江里的鼍不会害人,而南海的鳄却是吃人的恶兽。

如果问大家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有的人会回答小猫、小狗,也有的人会回答狮子、老虎这样威风凛凛的猛兽,还有的人会回答矫健的鹰隼或是灵巧的蛇。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报出几个朗朗上口的动物名字不在话下。

image.png

虽然这些动物名字朗朗上口,但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下,一个名字也许并不是一种动物的名字,而是好几种动物的统称。

比如“蛇”字代表的蛇类,是一个具有3000多个物种的庞大家族。但在古代,一个字或者词往往只代表一种动物。我们的祖先为了探索身边的世界,绞尽脑汁地造了很多字来命名它们见到的动物。

01
齐天大圣到底是哪种猴?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近期,峨眉山等地的 “泼猴” 屡屡抢夺游客物品,引发网友热议。

image.png

图源网络

不少网友认为,这些猴子的气质与神话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英武形象相去甚远,优雅端庄的金丝猴才更适合作为孙悟空的原型,况且孙悟空也常被称作 “金猴”,川金丝猴的毛色也是金黄色的。

那么,齐天大圣真的是金丝猴吗?答案是否定的。

image.png

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孙悟空形象

image.png

川金丝猴

在古代语境下,“猴” 字特指猕猴,而金丝猴则被称作 “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狨金毛长尾,与现代金丝猴的形象完全一致。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然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 “石猴” 而非 “石狨”,并且原著中他黄眼睛、磕额头、塌鼻子、雷公嘴、查耳朵、满脸毛、孤拐脸、骨肉颠倒、獠牙外翻的形象也和猕猴发怒时候的样貌更相似。

由此可见,孙悟空的原型应为普通的猕猴。

image.png

孙悟空的原型应该是猕猴

02
“狐狸”并非一家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常提及的 “狐狸”,若置于古代语境里,当被称作 “狐”,且特指赤狐这一物种,而 “狸” 与之并非同类。

宋代《尔雅翼》记载,狸的体型与狐相仿,身上有着类似豹子的黑黄色斑点,推测其原型或许是如今的豹猫。鉴于二者同为体型接近的小型食肉动物,古人在称呼时常常将它们并举,久而久之,二者被混淆并沿用至今。

image.png古人说的“狐”大多指的是赤狐

各种传说中的狐妖、狐仙原型也都是它们

image.png

“狸”可能指的是豹猫

03
扬子鳄居然不是鳄?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扬子鳄作为中国唯一的野生鳄鱼种类,与大熊猫、朱鹮一样,同为中国的国宝,这种可爱的小型鳄鱼我们的祖先也曾多次遇见。

在扬子鳄数量较多的年代,先民有时将其奉为仙兽,认为早春时节的晨雾是扬子鳄的吐息。在小说《西游记》中,扬子鳄小鼍龙是西海龙王敖闰的外甥。先民们还用扬子鳄的皮制鼓,并在《诗经》中留下了 “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这样的诗句。

image.png

扬子鳄

从这些文献来看,扬子鳄被华夏先民称为 “鼍”。汉代的《淮南子》中曾记载,长江里的鼍不会害人,而南海的鳄却是吃人的恶兽。这些记载不仅展现出扬子鳄较为温顺的习性,还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汉代人眼中鼍不是鳄,它们是截然不同的动物。

那么,古人眼中的鳄究竟是什么动物呢?2022 年,科学家将一具死于商周时期广东的鳄鱼骨架命名为中华韩愈鳄。这种恐怖的巨鳄体长可达 6 米,其分布范围与《淮南子》中所提及的 “南海” 十分吻合。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科学家推测,这种巨鳄在唐朝时可能尚未灭绝。因此,汉人记载的 “鳄” 以及唐代文学家韩愈所驱逐的 “潮汕大鳄”,极有可能都是这种巨鳄。

image.png

中华韩愈鳄的复原图,这种“大鳄”现在已经灭绝

04
“鲨鱼”竟然是一条小鱼?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我们常说的鲨鱼是一个拥有几百个物种的庞大家族,其中的大白鲨、居氏鼬鲨、尖吻鲭鲨都是声名赫赫的掠食者。但是如果你告诉一个古代人鲨鱼是这副骇人模样,他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image.png

大白鲨

明代古籍《通雅》中记载的“鲨”是一种黄皮黑斑的吹沙小鱼,和大鲨鱼霸气的外表可谓是没有半点相似性。有学者认为,古籍中所记载的“鲨”应该指的是今天的某种虾虎鱼。

image.png

黄鳍刺虾虎鱼,古籍中的“鲨”也许就是它的近亲

至于今人所说的鲨鱼在古代叫什么,有人会说“鲛”。这个说法对,但是也不对。有古籍对“鲛”的记载为皮有珠文而坚,尾长三四尺,末有毒,螫人。这个形象和今天各种尾巴上有毒刺的魟鱼接近。

image.png

古人说的“鲛”,可能指的是尾部有刺的魟鱼

古人更愿意把今天我们说的“鲨鱼”叫做沙鱼,因为鲨鱼体表的鳞片是密密麻麻排列的盾鳞,逆着鱼鳞的方向摸会有沙子一样的触感,所以古人才给它们取了这个名字。

image.png

显微镜下的鲨鱼盾鳞

05
回到原点的“貘”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今天在搜索软件上输入“貘”字,得到的恐怕是一只如同大象和野猪混血的奇怪动物照片。这类被称为“貘”的动物其实属于奇蹄目,比起猪和大象,反而和马的关系更近。

正如这只动物的怪异模样,貘这个字释义的演进也堪称奇葩。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貘”字,很明显能看到这个字有一条长鼻子,它所指的就是今天的貘科动物。可见商周先民就已经见过了这种“怪兽”,并且在文字里给它留下了“画像”。

image.png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貘”字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也许有人会问,今天的貘只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南美,中国怎么会有貘呢?商周时期的中国其实比今天温暖,在黄河流域可能都有大象生存,再加上人口也不多,因此中国也是这种动物的家园。

发展到秦汉时期,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的变化,貘科动物迅速从中华大地上绝迹。于是,关于貘的文献记载变成了这样:“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

也就是说,汉朝人认为貘的样子是黑、白、黄色的熊,并且生活在今天的四川盆地。看到这个描述是不是感觉DNA动了?没错,这不就是大熊猫嘛!

image.png

汉代时,貘指的是大熊猫

到了唐宋时期,大熊猫也已经变成“濒危物种”。同时,随着朝贡体系趋于完善,中国人见到了从东南亚地区进贡而来的马来貘,发现这种奇怪的动物和汉朝古书里记载的“貘”一样。

于是“貘”在这时又开始被用来称呼长鼻子的貘科动物,这个意思也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当你在动物园看到大熊猫和马来貘的时候,要知道它们不仅撞了配色。祖上甚至连名字都撞过!

image.png

马来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67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生活百科丨酸酸甜甜的健胃消食片,千万不要随意吃!

    对于吃货们而言,健胃消食片一定不陌生,它甚至可以说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感觉肚子吃撑了不舒服怎么办?来上几片健胃消食片,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不仅口感好,还有助于消化,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但吃货们要注意了!健胃消食片并不是能随意吃的! 针对许多人把健胃消食片当成零食这一现象,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如果没有分清消化不良的具体病因,就大量盲目地服用消食药,可能导致胃部…

    2025年2月20日
    16100
  •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这些人,建议“懒”一点更健康

    冬天洗澡现状↓ 一拖再拖就是不想去 冲着热水一直不想出来 每天不洗就觉得浑身难受 三四天洗一次被吐槽“不爱干净” 洗澡水烫一点才舒服 身上“过一下”水就完事 冬天洗澡也是一门学问 洗澡的频率、水温、方式等 真的关乎健康! 首先,不爱洗澡和洗得太勤,都容易影响皮肤健康! 如果长时间不洗澡,不光身上有种“臭烘烘”的味道,还可能让皮肤角质大量堆积,堵塞毛孔,给细菌…

    2024年12月16日
    31700
  • 这些打工人请注意,不参加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建议离岗!

    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受益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 什么是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是指那些从事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工人,在他们准备停止这类作业或离开相关岗位时,以及那些即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包括离职、退休、调离的人员),所需要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劳动者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 离岗前职业健康…

    2025年4月29日
    400
  • 卫生巾pH标准引争议,只看pH不靠谱!

    近日 “卫生巾pH标准”的话题 引起广泛关注 当前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中 对于pH指标,规定为4.0~9.0 这与《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 对于非直接接触皮肤的 C类纺织产品的pH要求相同 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中,对于pH指标,规定为4.0~9.0 这一标准引起诸多争议 卫生巾是否安全只看pH? 并不靠谱 很多网友在看到热搜话题时,纷纷表示…

    2024年12月4日
    34600
  •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并提出形成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巨大撞击可能改造了该区域的早期月幔,为探索月球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新华鲜报|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为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补上月背“拼图”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

    2025年3月1日
    1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