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有异物感?可能是咽喉反流在作怪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喉咙里好像有东西卡住了,吞不下去,也咳不出来。这种恼人的异物感,有些人会误以为是感冒、慢性咽炎,甚至担心是肿瘤的信号。但如果这种感觉反复出现,特别是在进食后、夜间或清晨更加明显,可能的“罪魁祸首”其实是 咽喉反流

咽喉反流并不陌生,很多人甚至可能经历过,只是没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和胃食管反流类似,都是胃里的胃酸、消化液“不安分守己”,向上倒流到了不该去的地方。不同的是,胃食管反流主要影响食管,而咽喉反流则进一步“越界”,刺激到了喉咙、声带,甚至鼻腔后部,引发一系列不适。

一、咽喉反流的典型症状

咽喉反流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并不像胃食管反流那样引起明显的烧心和反酸,很多人甚至没有胃部不适,却长期受到咽喉问题的困扰。这也是为什么它常常被误诊为咽炎或其他喉部疾病。除了典型的喉咙异物感,咽喉反流还可能表现为:

· 清嗓子频繁:总觉得嗓子里有痰,但怎么清都清不干净。

· 慢性咳嗽:特别是早晨起床时、进食后或说话较多时咳嗽明显。

· 声音嘶哑:说话久了嗓子容易疲劳,甚至沙哑。

· 咽喉干燥、灼热感:有时感觉喉咙发干,甚至有轻微的烧灼感。

· 吞咽不适:总觉得咽部不顺畅,甚至有轻微疼痛感。

· 夜间加重:平躺时容易出现症状,甚至会被呛醒或有窒息感。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伴随鼻炎样症状,比如鼻后滴漏感(总觉得鼻涕往喉咙里流)或耳闷感。这是因为反流的刺激物可能影响到鼻咽部甚至耳咽管,导致不适。

二、为什么会出现咽喉反流?

胃内容物本应顺着消化道往下走,怎么就“逆行”到了喉咙?这通常和食管下括约肌(胃和食管之间的“关卡”)松弛、功能减弱有关。此外,还有一些诱因可能加重反流:

· 饮食不当:油炸、辛辣、高脂肪、咖啡、酒精、碳酸饮料都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同时降低食管括约肌的紧张度。

· 进食习惯:吃得过快、过饱、餐后立刻躺下,都会增加胃部压力,让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

· 体重问题:肥胖者腹压较高,更容易发生反流。

· 夜间睡眠习惯:平躺时,重力不能帮助胃酸下行,反而让它更容易向上倒流。

· 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增加反流风险。

·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部分降压药、抗抑郁药、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能影响括约肌功能,增加反流可能性。

三、如何改善咽喉反流?

咽喉反流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长期反复的刺激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慢性咽炎、声带损伤,严重者还可能增加食管癌风险。因此,调整生活习惯是控制咽喉反流的重要方式。

饮食调整 是关键。减少摄入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油炸、辛辣、酸性食物、咖啡和酒精,避免高脂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晚餐尽量提前,睡前2-3小时避免进食,避免夜间胃内容物反流。

调整睡眠姿势 也很重要。可以尝试将床头稍微垫高10-15厘米,让胃酸更不容易向上倒流。侧睡(尤其是左侧卧)也有助于减少反流症状。

控制体重,对于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反流症状,因为腹部脂肪过多会增加胃部压力,促使反流发生。

避免餐后立即躺下,尤其是吃完饭后一小时内,最好保持站立或坐直,给胃一些时间进行消化,减少倒流的可能。

减少清嗓子和用嗓过度,因为频繁清嗓子会进一步刺激喉咙,加重炎症。可以用温水漱口或喝一小口温水来缓解喉咙不适。

缓解压力,长期的焦虑和精神紧张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反流加重。适当的运动、冥想、深呼吸训练等都有助于缓解压力,减少反流症状。

如果症状较重,或者经过生活方式调整仍然反复发作,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一些 缓解胃酸分泌 的药物,例如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但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依赖。

结语

喉咙异物感并不一定是咽炎,也未必是肿瘤,咽喉反流很可能才是幕后“黑手”。很多人因为不了解,长期忍受不适,甚至用错了方法,导致症状迟迟不缓解。事实上,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诱因,是改善咽喉反流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你经常感觉喉咙卡卡的,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饮食、作息,也许调整生活方式就能让喉咙轻松不少!

本文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医院耳鼻喉科 罗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42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我科普•你聆听 | 孩子近视等不得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问:没有哪个家长希望孩子早早地因为近视戴上眼镜,但是孩子的近视可“等”不起,孩子视力最好的矫正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据统计,80%的高度近视孩子吃亏在父母的一个“等”字上,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等孩子长大一点再进行矫正,结果导致孩子错过最佳矫正时间,孩子视力越来越差,直至拖成了高度近视。 我们来了解一下近视眼发展的3个阶段…

    2025年3月25日
    8600
  • “日光疗法”靠谱吗?黄疸宝宝的阳光使用说明书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对于生理性黄疸,适当晒太阳可辅助退黄,但操作不当可能带来风险。 一、黄疸晒太阳的原理 黄疸是因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而阳光中的蓝光波段(波长425nm-475nm)能将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有效成分:阳光中的蓝光(而非紫外线)。 •✘…

    2025年4月18日
    4500
  • 85岁老人,如何打破“人生最后一摔”魔咒?

    人们常说,人老了最怕的不是吃不饱,而是不慎摔倒。许多老人一旦摔倒,便是人生“最后一摔”,再也没能重新站起。然而,十亩田家园的85岁张大爷却凭借科学的医疗救治,打破了这一“魔咒”。 张大爷平日里精神矍铄,常去公园散步。半年前,他在家中不慎跌倒,臀部着地,随即感到疼痛难忍,无法动弹。家人见状,心急如焚,立即联系了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南星街道海月桥社区卫生…

    2025年4月21日
    2600
  • 心脏脉冲电场消融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国产创新技术引领心律失常治疗新格局 2025年,中国医疗科技领域迎来一项重大突破: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国产心脏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正式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并逐步迈向国际前沿。 脉冲电场消融技术通过释放高电压脉冲,在心肌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的纳米级电穿孔,精准破坏异常电信号传导路…

    2025年4月8日
    6900
  • 生活百科丨@起床困难患者 有效的赖床姿势是啥样的?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无论定多少个闹钟,都很难被叫醒;常常在起床与赖床之间纠结,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将自己封印在床上;尤其到了冬天,起床更是难上加难…… “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这句话是对不少起床困难户的生动写照。 那么,每天都在和被窝作斗争的人该如何“自救”呢? 相关研究表明,刚睡醒时,人体苏醒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立即起身穿衣、洗漱…

    2025年3月12日
    9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