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因电梯故障不幸身亡!电梯遇险怎么办?自救法则学起来→

2月18日晚间,云南省昆明市一小区电梯疑因故障冲顶,导致59岁业主韦某不幸身亡。

电梯冲顶为何伤害如此大?

电梯发生冲顶时,会急速上升,导致人处于超重状态。在电梯冲顶的瞬间,人由于惯性持续上升,头部有可能会撞上电梯顶部,之后又会重重摔落到地板,后果严重。

相对于坠落,冲顶更为可怕并非因其给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大,而在于二者保护装置的差异。

当电梯不正常下坠时,至少需突破3条防线才能完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曳引钢丝绳:每部电梯会配备4-6根钢丝绳,用以悬吊电梯,且每根足以吊着整个轿厢。

限速器+安全钳:一旦电梯速度超过额定值的15%,限速器会立即制动。如果没刹住,安全钳装置会夹紧导轨,强制逼停电梯。

缓冲器:若电梯未刹停就已到达最底部,还有类似弹簧的缓冲器兜底。

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电梯的冲顶保护装置略显粗糙,仅有一个制动器控制速度。若该制动器失灵,只能任由电梯超速。

电梯遇险怎么办?

自救法则学起来

电梯急速冲顶或下坠,如何自救?

如遇到电梯下坠或电梯冲顶,不论有多少层楼,尽快按下电梯所有楼层按钮,一旦紧急电源启动,电梯就会停止。

如果电梯里有把手,紧握把手固定位置,使人不至于因重心不稳而摔伤。

电梯下坠时,采取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的姿势,呈一条直线,同时弯曲膝盖、提起脚跟,握住扶手或电梯壁,可起到减缓冲击力的作用。

电梯突然停止运行怎么办?

立即用电梯内的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管理人员联系,或拨打电梯内标识的救援电话及119呼救,等待救援。

如果报警无效,可间歇性呼救以吸引他人注意。等待救援过程中,乘梯人切勿擅自采取自行爬出电梯、强行扒门或试图出入轿厢等危险行为,以免坠入井道。

如何判断电梯是否合格?

你知道如何辨别电梯是否合格吗?记住这四个标志!

特种设备使用标志

特种设备使用标志须张贴在电梯显著位置,如果使用日期在“下次检验日期”范围内,那么该电梯属于检验检测合格的电梯。

电梯安全保险标志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以便乘客乘坐电梯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足够的赔偿保障。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通过扫描《特种设备使用标志》中的二维码,可获取该电梯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能够了解电梯的一些基本信息。

电梯维保单位信息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科科提醒:乘坐电梯时,若发现电梯运行有异常声响、抖动或电梯门关闭不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物业或相关管理部门反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32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抱团取暖?血常规检测遇“果冻血”,原来红细胞也会“怕冷”

    春节后的长沙,寒风一吹,体感温度“冻”感十足。而这种低温天气里,检验科可能会收到一些意外“小礼物”。 这不,近日,在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血液标本,明明按照正常流程送检,但血液还是凝成了“果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测不出,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红细胞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结果证实,这是标本发生了“冷凝集”现象。 血液标本:肉眼可见的凝块…

    2025年2月24日
    12700
  • 这5种你以为“吃不胖”的食物,其实都是隐藏的“热量炸弹”

    又到了快露肉的季节,减肥被很多人提上了日程。 但你以为的“健康食物”就一定低卡吗?小心这些披着营养外衣的“热量刺客”!它们看似无害,甚至被标榜为减肥好帮手,实则暗藏超高热量,可能让你越吃越胖。 这 5 种食物看似健康 实则是“热量炸弹”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将不同分量食物的热量与一碗二两米饭(100克,约116千卡)作为参照进行比较,这相当于饭量小的朋友一…

    2025年3月26日
    7700
  •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中)

    Ailsa Harvey 走路鱼 墨西哥钝口螈的鳃就是从头部长出的羽状长条 在墨西哥的水域中,生活着一种奇特而迷人的生物——墨西哥钝口螈,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墨西哥走路鱼”。当它们在水中游动时,头部两侧羽状的长条外鳃随波摇曳,犹如水中飘动的羽毛,成为它们最醒目的标志。然而,当它们缓缓降落到水底,伸出四条腿行走时,你才会真正意识到,这并非普通的鱼类,而是一种拥…

    2025年4月2日
    6400
  • 4亿年前水中“表情包”上线?江西发现盔甲鱼化石揭示鱼类演化“密码”

    4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江西德安首次发现志留纪盔甲鱼化石“隆平德安鱼”,为探索有颌类躯甲的起源提供了关键性线索。 隆平德安鱼生态复原图(史爱娟 绘) 据了解,隆平德安鱼是一种非常小、头甲不足2厘米的无颌鱼类,大小同浙江曙鱼相当,生活在距今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 相关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和…

    2025年4月11日
    5300
  • 是谁?让无数原子“齐声歌唱”(上)

    在量子论建立之前,人们通常认为:常温下,原子气体总是处于无规律的高速热运动状态。这就好像一群横冲直撞的台球,不停地发生相互碰撞,并且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经典力学的各种运动规律。 然而,当这些原子经过激光冷却后,自身的温度便会接近绝对零度(uK(微开尔文)量级)。原子运动速度便会急剧降低,量子效应将变得十分显著,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简单采用“德布罗意波…

    2025年4月1日
    6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