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犯了,但是“吧唧嘴”真的让人崩溃啊啊!这究竟是为啥?

利维坦按:

说来真的是很奇怪,我对于他人(准确地说,应该是最亲近的人)吃饭时嘴里发出的咀嚼声(严格来说不是咀嚼食物的声音,而是吧唧嘴的声音)特别敏感,此时的大脑很难区分,这种敏感导致的生理性反感,究竟是后天文化建构的产物,还是别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起码到目前为止,有且只有这一种声音会让我有不适感(划黑板、啃苹果之类的声音无感)。

“我曾试图让自己变聋”——这是今年一月一篇匿名Reddit帖子上的标题。在这篇帖子中,发帖人描述了她自己患有一种名为“声音厌恶症”(misophonia,又称为“恐音症”,“选择性声音敏感症”)的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对某些日常声音(例如他人咀嚼、喝水或擤鼻涕的声音)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 FoodBeast

“我对咔哒声(例如笔的咔哒声、指甲敲击声等)特别敏感,同时对口腔发出的声音也很在意,尤其是咂嘴声和大声咀嚼的声音。”她写道。在6岁或7岁时,她对母亲吃东西的声音感到极度不适,以至于她试图用父亲的螺丝刀插进自己的耳朵,“插得足够深,让自己变聋”。幸运的是,她没有成功。“我知道,这很可怕,”她写道,“但我在那个年纪就已经无法忍受了。”科学家们才刚刚开始理解,是什么导致人们对无害的声音产生如此极端的反应。尽管据估计[1],声音厌恶症可能影响多达18%的人口,且Reddit上关于声音厌恶症的讨论板块已有8万名用户,但这一病症直到2001年才正式被命名[2]。

© Rick&Brenda Beerhorst

“从历史上看,人们认为声音厌恶症是一种听觉处理障碍,因为它的核心问题在于声音,”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声音厌恶症的神经科学家乔尔·I·伯杰(Joel I. Berger)说道。然而,他和其他研究者认为,这种病症可能更多地受声音所处的社交环境影响。 伯杰最近合著了一篇综述文章,回顾了现有的行为和神经影像研究。他在文章中提出,声音厌恶症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认知障碍,即人们感知、分析和理解他人行为、情绪和意图的过程[3]。

最令人不适的声音,通常来自其他人。

人类对声音的反应会受到其来源的影响,这一观点并不新鲜。例如,10多年前,研究人员报告称,当健康的研究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听到的是一段音乐(实际是指甲刮黑板的声音)时,他们对令人不悦的声音的厌恶感降低了,同时皮肤电导反应(用来衡量生理唤醒程度的指标)也会较低[4]。 对于声音厌恶症患者来说,最让他们难以忍受的声音往往是由其他人发出的。伯杰及其同事在一篇尚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中提到[5],研究发现,相比动物进食的声音,声音厌恶症患者对人类进食的声音更为反感。 此外,已有研究表明,患者对声音的情绪反应强度,可能取决于他们与发出声音的人的关系。“通常来说,最强烈的反应往往由亲密的家庭成员引发,”伯杰说道,“在声音厌恶症中被过度激活的所有这些过程,都与我们建立社会联系的方式密切相关。”

大脑研究揭示了声音厌恶症的可能成因

神经影像研究表明,这种病症的成因,可能与某些负责声音感知和社会关系理解的大脑区域有关。一项2019年的研究发现[6],在声音厌恶症患者的大脑中,被触发的听觉皮层区域与运动感知、语言理解、面部识别,以及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测相关,这些区域包括颞上回和颞上沟。此外,其他影像研究显示,声音厌恶症患者在听到触发声音时,大脑的运动皮层会被激活。相比对照组,他们的大脑在听觉皮层与运动皮层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 Bana Balleh

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伯杰的假设:声音厌恶症患者可能对他人的动作有更强的无意识感知,这些外部动作在他们的大脑中可能比自己的动作占据更大的比重。 这种不匹配,可能导致他们感到自己对身体失去控制,从而引发强烈的痛苦情绪。这或许可以解释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声音厌恶症患者会无意识地模仿令他们厌恶的声音所对应的动作,例如跟着别人一起咀嚼或吸鼻子。 伯杰认为,这种模仿可能会帮助他们重新控制大脑中对这些动作的认知表征,从而带来一定的缓解。

重新定义声音厌恶症,或许能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篇综述主要是理论性的,”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研究感官知觉的心理学家朱莉娅·波埃里奥(Giulia Poerio)说道,“但他们提出的模型是一个极好的起点,能够帮助研究者进一步验证具体的假设……作为研究人员,我们不应仅仅将声音厌恶症视为一种单纯的听觉敏感障碍。”波埃里奥认为,如果将声音厌恶症重新定义为一种社会认知障碍,科学家或许能够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 目前的治疗方案——例如耳鸣再训练疗法(患者反复接触触发音,以降低其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以及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通常未能考虑到声音所处的社交背景。认知行为疗法(CBT)已被证明对声音厌恶症有效[7]。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关注于调整患者在听到令人不适的声音时产生的消极想法,但伯杰建议,未来的CBT干预措施可以尝试让患者重新评估听到这些声音时的背景。 声音厌恶症患者很少会因自己制造的声音而感到不适,而这一点常常被用来质疑这种疾病的真实性。“我自己在厨房里吃苹果完全没问题,”声音厌恶症倡导组织 SoQuiet的负责人克里斯·爱德华兹(Cris Edwards)解释道,“但如果我在一个房间里,听到别人吃苹果的声音,我就必须离开……这完全没有道理。”至于那位Reddit发帖者,她表示当她搬离童年时的家,远离那些触发她症状的声音和制造这些声音的人后,她的症状显著缓解。“现在离开那个家以后,我感觉好多了。”她写道。

文/Zoe Cunniffe

译/tamiya2

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nautil.us/when-other-peoples-chewing-causes-you-pain-1189542/

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BY-NC),由tamiya2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29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最大冤种的鲨鱼:被章鱼骑在脑袋上|自然小喇叭

    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79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本期鲨鱼含量爆表): 1)鲨鱼被鱼类当成掩体 2)鲨鱼被章鱼当成坐骑 3)鲨鱼咬牙切齿,发出咔哒咔哒声 4)会打游戏的天才倭黑猩猩去世 5)雄性线虫学不会教训 6)小鼠会对昏迷的同伴进行急救 鲨鱼当掩体 什么?竟然有鱼敢把鲨鱼当掩体用? 这种胆大包天的小鱼叫做金鲹(C…

    2025年4月8日
    6000
  • 流感也致命!这些流感并发症,一定要小心!

    48岁中国台湾女星 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 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也再一次提醒我们: 流感≠普通感冒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流感 VS 感冒,如何快速判断?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抗原类型分为 甲(A)、乙(B)、丙(C)、丁(D) 四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

    2025年2月6日
    16300
  • 猫头鹰:不懂什么叫落枕,我的头可以270度旋转

    我是咚咚喵 爱说话的动物实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动物科普 我们60秒走近会说话的猫头鹰! 咚咚喵晚上在树下乘凉,抬头突然发现一只猫头鹰正盯着自己,眼神严厉。 “喂,盯着我干啥?”咚咚喵问道。 猫头鹰低声回了一句:“盯着你?我是盯着你背后那只老鼠。” 咚咚喵回头:“老鼠?我咋没看见?” 猫头鹰非常严肃:“你看不见,但我能听到它踩在草叶上的声音。” 咚咚喵:“行吧…

    2025年4月27日
    2400
  • 开学季必看!校园周边这些食品“陷阱”,别让孩子误入→

    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新学期的号角马上就要吹响啦,校园生活又将热闹开启。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啦?要说校园生活里最让人期待的时刻,那放学铃声一响,绝对算一个!“叮铃铃......”这声音就像一道神奇的指令,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在校园外形成一种别样的场景。相信下面这个场景大家不少见,那就是同学们如同脱缰的小马驹,一窝蜂地朝着学校周边的小商店、小吃店、流动摊贩…

    2025年2月19日
    14500
  • 知名男星观鸟遇“装备鄙视链”,观鸟如何避免“踩坑”

    近日,北京的公园中,不少网友发现正在拍摄野生鸟类的演员李现。李现身着休闲装、头戴鸭舌帽,携长焦镜头,混入退休大爷的“拍鸟”队伍,网友戏称“顶流明星与大爷抢地盘拍鸟”。 春天到了,又到了观鸟好季节,新手如何选择第一套观鸟装备?如何避免踩坑?有何快速发现鸟类的“独门秘籍”? 资深鸟友邓静介绍,如果是新人刚开始观鸟,可以先准备一个8倍或者10倍的双筒望远镜,从身边…

    2025年4月8日
    5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