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概率达3.1%?别慌,只是估值!防御系统已在部署中

最近,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会在7年后撞击地球”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中国天文专家表示,目前的撞击概率只是一个估值,眼下更重要的是开展持续观测和轨道测算。即便未来对人类构成明确威胁,防御策略也有很多,中国目前已开始部署“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全球科学家也正以“行星防御”为纽带展开协作。

小行星撞地球这位“天外来客”是何方神圣?

“2024 YR4”于2024年12月27日首次被发现。据估计,这颗小行星直径为40至90米,与一栋大楼大小相当,其潜在破坏力更多来自速度而非体积。若它撞击地球,速度或接近每小时4万英里(约6万4000公里)。最可能的情况是进入大气层后发生空中爆炸,相当于约770万吨三硝基甲苯(TNT)的能量爆炸,足以摧毁一座城市。

▲小行星“2024 YR4” 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不过“2024 YR4”大小与“行星杀手”级别的小行星相差甚远。“行星杀手”小行星是指直径为1公里或更大的太空岩石,可能对生命造成毁灭性影响。据估计,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的直径约为10公里。

自2025年1月初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文学家一直使用望远镜来追踪这颗小行星。目前,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超过4800万公里。在发现“2024 YR4”小行星之后,专家最初估计的撞击概率为1%,后来这一概率呈动态上升趋势,NASA2月18日发布的最新计算结果显示,这颗小行星如今有3.1%的机会于2032年12月22日撞上地球,是现代预测记录中最具威胁性的太空岩石。

“之所以预测概率会有变化,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的计算方法会受到轨道计算误差、光照和大天体引力等因素的影响,”天文科普专家曹林说,“这和天气预报类似,时间越临近,预测得也就越准确。”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云南姚安曾进行过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的观测,图为观测图像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已知有2000多颗小行星对地球造成威胁

小行星如何定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定义为:下限是直径1米,还有观点认为是直径10米。为什么定义为10米?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解释说,直径10米以上的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才不会燃烧尽,至少会有一些流星体落在地球表面。

▲2020年12月23日7点23分,一颗“火流星”划过青海玉树和西藏昌都交界的高空,后降落在地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小行星按照位置可以分为三种:围绕地球附近转的近地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分布的主带小行星和特洛伊群小行星。

焦维新表示,作为近地小行星,满足近日距(地球到太阳最近距离)小于1.3AU(AU是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定为1AU,约等于1.496亿千米)的小行星为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按照不同的位置又分成阿莫尔小行星、阿波罗小行星、阿坦小行星和阿提拉小行星。

随着地面望远镜性能的提高,几米大小的小行星都已经能够看见了,截至2021年,科学家已经发现了27000颗近地小行星。科学上将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用符号PHA表示。截至2021年2月2日,科学家一共发现了2216颗PHA,那就是说我们知道的已经有2000多颗小行星对地球有潜在威胁了。随着小行星探测的不断深入,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2023年11月,墨子巡天望远镜就新发现了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其中2023 WX1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会距离为0.0416个天文单位,预估直径约170米,是一颗潜在威胁小行星(PHA)。

这2000多颗小行星一定会撞到地球吗?不一定。“我们只是说这些天体撞击地球的危险性更大一些。另外,小行星由于太小,运行的轨迹容易受到大天体的影响。科学家预报对地球没有灾害,但是受其他天体影响以后,可能它会越来越靠近。也有的现在看起来对地球有潜在的威胁,但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所以这个数据是动态发展的。”焦维新解释说。

小行星撞击地球不是空穴来风

“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不是空穴来风。”焦维新表示。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发生小行星撞击事件,小行星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在天空中留下大约10千米长的痕迹。小行星的主要碎片击中了切巴尔库尔湖。该次事件中有1491人受伤。

历史上,地球经历了大灾变,确认的已经有将近200个陨石坑。还有一些陨石坑因为地球、河道的变迁等原因已经没法辨认。

比如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发生在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的通古斯卡大爆炸事件,爆炸威力估计相当于2000万吨TNT炸药,2150平方千米内的8000万棵树全都焚毁倒下。

焦维新表示,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一颗直径大概60米到190米的小行星,在大约离地面高6至10千米的上空因大气层剧烈摩擦受热不均匀所以发生了爆炸,因此导致了整个通古斯卡的森林被毁。

他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仍然存在,主要是三个原因:首先是,海量天体尚未发现。我们观测到的数量也就10%左右。还有许多天体没有发现,这些天体到底有没有撞击地球的危险性,我们还不太了解。2020年8月中旬,一颗大小如SUV轿车大小、编号为“2020 QG”的近地小行星,近距离掠过地球。而就在它即将离开之时,被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探测到,但这已经是6小时以后的事情了。

第二个原因是不速之客突然来袭,这还包括了短周期彗星,偶然闯入内太阳系,人类更难以确定它的轨道。比如休梅克-利维9号彗星在1994年7月8日因为受到木星强大的引力而分裂为21个小碎块,并在1994年7月16日以每小时21万千米的速度撞向木星的南半球。碎片G的威力最大,达6兆吨TNT炸药,它的当量所造成的“疤痕”预计比地球直径还要大。

休梅克-利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凸显了木星在太阳系扮演着“太空吸尘机”的角色。它的强大引力可吸掉不少彗星和小行星,木星发生彗星撞击的概率是地球的2000至8000倍。地球位置非常优越,有木星保护,地球才是一个适居的星球。

第三个原因是雅克夫斯基效应,小行星吸收阳光和释放热量时会对小行星产生微小的推动力。比如根据对小行星6489 Golevka的观测,1991年到2003年间,位置比预期值移动了15千米。

多种手段可消除小行星威胁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有多大?“尺寸小的因为数量多,所以概率大。”焦维新说。根据统计规律,如果直径小于30米,在高层大气中就破碎了,一般不会在地面造成人员伤亡。直径大于30米、小于100米,这种天体在低层大气中燃烧破裂,对地面会产生局部的影响。

直径大于100米、小于300米的小行星,能直接撞击到地球表面,产生直径为几千米的陨石坑,所导致的灰尘会影响直径10千米的区域。

直径大于300米、小于600米的小行星,将引发最小级别的全球性灾难,可造成大约50万人死亡,发生事件间隔为25000年。

直径大于600米、小于1000米的小行星,将造成中等级别的全球性灾难,死亡人数约500万,时间间隔为70000年。

直径大于1千米小于5千米的小行星,足以造成全球性的危害,死亡人数超过10亿,大概每几百万年发生一次。

焦维新介绍说,人类避免小行星撞击主要有十大措施。第一是加强观测提前预报,了解它的轨道情况。第二,动力撞击偏转轨道。第三,安装火箭改变轨道。第四,太阳帆推动。第五,引力牵引器。第六,在小行星附近核爆炸。第七,在小行星内部核爆炸。第八,质量投射器。第九,激光烧蚀。第十,用太阳能使物质汽化产生推力。

其中发射探测器动力撞击的方案已经开始实施。2021年11月,美国发射两颗卫星DART到相对较近的天体,撞击一颗直径大约780米的大型小行星以及一颗直径为160米的“小卫星”。

另外,早在1996年1月,美国就发射了“近地小行星约会”探测器。在飞往小行星的过程中,探测器向地球传回了16万张照片与大量珍贵的材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许多将来探测其他小行星与彗星的重要参考。在飞越32亿千米的距离后,探测器成功进入到了“爱神”小行星的轨道。2001年2月12日,探测器成功降落于“爱神”小行星,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探测器和小行星的相会。

2014年,日本又发射了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采取接触即离的探测方式采集小行星样本并返回地球。

中国开始部署“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2023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披露,中国首先要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对小行星的监测预警系统,不仅要编目,关键是分析判断哪些是重危型;要对是否有可能解除这些威胁进行技术研究和攻关。

在完善对小行星探测能力的同时,中国也要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吴艳华透露,中国要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的抵近观测,进行就近撞击,并就改变其轨道进行技术实验,为未来人类应对小行星等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的威胁,作出中国的新贡献。

2023年10月22日,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中国科协年会上表示,中国将在未来10年内展开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计划选用“伴飞 +动能撞击+伴飞”模式,当撞击器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时,探测器对撞击过程进行全程观测,并在撞击后继续开展撞击效果评估和科学探测等工作,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动能撞击+天基评估”。

具体做法是:瞄准一个距离地球数千万千米、几十米大的小天体,然后在它1000万千米外发射撞击器,使其运行轨道改变,再评估效果。这一任务的目的是验证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能力,实现“撞得准,推得动,测得出,说得清”的目标。

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发布招聘公告,公开招聘3名“行星防御岗”员工。据了解,“行星防御岗”员工承担的任务主要为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研究。

来源: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科学报、科普中央厨房、齐鲁晚报、科技日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28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怎么使用deepseek r1满血版?无需本地部署的免费使用方法来了!

      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 R1 满血版凭借其强大的性能和卓越的表现,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怎么使用deepseek r1满血版是一个问题,本文整理了无需本地部署的免费使用方法,不需要下载或者注册账号点击就能使用!   deepseek r1满血版无需本地部署的免费使用方法   1、使用入口:当贝AI官网(网址:ai.dang…

    2025年3月1日
    11500
  • 连续13个月破高温纪录,2024我们经历了什么

    2024年已经是过去式了。过去这一年里,我们又经历了破纪录的高温和超强台风,愈发感受到气候变化对我们每一个人带来的影响。 在这一篇,我们回顾了2024年发生的部份环境大事件——除了令人忧心的坏消息,其实也有一些带来希望的好消息。 最热的一年 2024年是有数据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打破了2023年的高温纪录。 同时,过去十年也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 从1940年…

    2025年1月7日
    19200
  • 中国“沙漠之王”白雪皑皑,网友炸锅求真相……

    近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入冬以来的首场雪。放眼望去,白雪覆盖在连绵的沙丘上,壮美如画,并形成沙漠雾凇奇观,引发网友热议。 那么,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究竟稀不稀奇?又是怎样形成的?12月16日,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来答疑解惑。 大漠落雪其实并不稀奇 据新疆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显示,12月9日至10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

    2024年12月20日
    22100
  • 投影仪怎么连接遥控器?投影仪没有遥控器怎么办?

      投影仪配对遥控器需要按下投影仪遥控器的配对按键来完成配对连接,总共可以分为三步,下面为投影仪怎么配对遥控器的详细步骤做具体说明。   演示机型信息:   品牌型号:当贝X5SPro   系统版本:当贝OS4.0   投影仪怎么链接遥控器   1.开启投影仪:将投影仪连接电源并打开设备;   2.靠近遥控器:将遥控器靠近投影仪,保持在20厘米以内;   3…

    2025年2月7日
    15900
  • 国际首次!我国科学家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此项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月球样品采样位置及月幔水含量特征。以往11次月球采样都集中在月球风暴洋地体,估算月幔水含量为1-200微克/克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

    2025年4月10日
    4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