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网红拍背急救法竟是错的!抢救气道异物这3步才正确

一个您身边懂医的朋友 / 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真实案例警示】

凌晨2点,急诊室冲进一位怀抱幼儿的母亲:“孩子吃花生时突然咳嗽,现在喘不上气了!”此时患儿面色青紫、无法发声——这是典型的气道异物梗阻。万幸,值班护士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法,20秒后一粒花生米从孩子口中喷出。 生死竞速,方法正确才能救命!

一、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5秒抓住“窒息信号”

⚠️ 记住“三不能”原则

不能咳嗽:异物完全阻塞气道时,患者无法有效咳嗽(部分阻塞可能有剧烈呛咳)

不能说话:患者会用手呈“V”字形紧抓颈部(国际通用窒息手势)

不能呼吸:面色发绀(嘴唇/甲床青紫)、躁动不安,婴幼儿表现为哭声微弱、呼吸困难

特别注意:醉酒、脑卒中、帕金森患者因吞咽功能减退,更易发生“沉默性窒息”,即使少量痰液阻塞也可能致命!

二、急救处理:分秒必争的“黄金4分钟”

成人/儿童急救(1岁以上)

海姆立克法

① 站到患者身后,环抱其腰部;

② 一手握拳,拳眼对准肚脐上两横指处;

③ 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5次,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法:立即用椅背、桌角顶压上腹部,快速向前冲击。

婴儿急救(1岁以下)

拍背压胸法

① 俯卧位:用手托住婴儿面部,头低脚高,掌根拍击背部5次;

② 仰卧位:两指快速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5次;③ 循环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注意:切勿倒提婴儿脚部!可能造成颈椎损伤。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三、致命误区:这些错误操作等于“杀人”

误区1:用手抠喉咙

→ 可能将异物推得更深,尤其鱼刺、玻璃等尖锐物会划伤气道。

误区2:喂水拍背

→ 液体可能加重气道阻塞,拍背方向错误(如从下往上)反而无效。

误区3:等待救护车时不做处理

→ 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将造成不可逆损伤,必须立即施救!

误区4:看到昏迷就做人工呼吸

→ 必须先清除口腔异物,否则吹气会将异物吹入深部气道。

四、风险预防:从家庭细节筑牢防线

儿童防护(80%病例为1-3岁幼儿)

物品管理:硬币、纽扣电池、磁力珠、坚果等必须放在锁扣盒内;

玩具选择:用“窒息测试筒”检测——能通过卷筒卫生纸的物体都不安全;

进食纪律:吃饭时禁止奔跑、大笑,5岁以下不要喂食整粒坚果、果冻。

老年人防护

假牙佩戴者:睡前务必摘下,避免松脱误吸;

吞咽障碍者:将食物打成糊状,喝水时低头防呛咳;

卧床患者:喂食时抬高床头30°,喂完后保持坐位30分钟。

高危场景警惕

饮酒后:避免吃带骨刺食物,呕吐时侧卧防误吸;

麻醉苏醒期:6小时内禁食,防止咽喉反射未恢复;

户外活动:跑步、骑行时不要咀嚼口香糖。

【护士特别提醒】

急救培训必学: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掌握海姆立克法,定期用娃娃道具演练;

警惕“隐形杀手”:笔帽、气球碎片、元宵、年糕等黏性食物同样高危;

及时就医:即使异物排出,也需检查是否残留碎片或粘膜损伤。

转发扩散,让更多人掌握救命技能!

*参考资料:

1.全网资源

2.操作指南参照《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共识》具体请以专业培训为准

作者:汪护士。您身边一个懂医的朋友,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壹:汪护士发表在本平台的原创文章属于原创保护,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否则侵权必究。

贰:汪护士尊重其他作者原创,转载有出处的文章。文章/视频/图片中涉及第三方利益的文章,请与汪护士联系,汪护士将予以及时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27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高温与衰老:隐藏在分子层面的秘密关联

    作者:黄湘红 黄艳红 段跃初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日益频繁,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逐渐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近日,美国老年学学会年度科学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深思。这项研究通过对 3000 多人的 DNA 标记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与分子变化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联系,而这种分子变化极有可能是加速衰老的一种…

    2024年12月12日
    26600
  • 又进化了!机器人能连续后空翻了

    北京一家机器人研发团队,对外展示了可以连续后空翻的人形机器人。 上个月,人形机器人做前空翻的视频上了热搜。这两天,人形机器人的技能又提升了。北京一家机器人研发团队,对外展示了可以连续后空翻的人形机器人。 这个身高只有1米3的人形机器人名字叫N2,它已经实现了多个连续后空翻的高难度动作。 据团队技术负责人姜哲源介绍,后空翻相比前空翻难的地方在于人一般后脚掌比前…

    2025年3月18日
    8800
  • 转发提醒!睡觉时这个现象,可能是健康警报→

    睡觉时使用较低的枕头有助于减轻打鼾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被打鼾问题困扰着,想甩掉它却一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我们先要确定,自己打鼾的原因是不是得了某些疾病,建议先去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咨询医生,如果是得病了需要及时治疗。 除了疾病原因以外,肥胖也是打鼾的常见诱因,因此,减重是减轻打鼾症状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进…

    2025年3月12日
    10000
  • 春分过后感冒、过敏齐来袭!你需要一份正确防护“秘籍”

    春分过后,气温逐渐回升。然而,温暖的春风不仅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悄然吹来了过敏季节的烦恼。 近段时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以上呼吸道和/或胃肠道症状为主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过敏症病例明显增多。当感冒遭遇过敏,症状相互交织,更是加重了患者的不适,为此许多患者请假在家,无法正常学习和工作。 当感冒与过敏“不期而遇”,哪些症状会加重?又该如何正确预防与应对?北京…

    2025年3月31日
    6000
  • 当精神健康遇上睡眠障碍:一场需要被看见的“夜间战役”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为“睡眠健康,优先之选”,提醒我们关注睡眠质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然而,对于许多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夜晚并非宁静的港湾,而是一场与睡眠障碍的无声抗争。 睡眠与精神健康:互为因果的“双面镜” 研究显示,超过70%的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早醒、多梦或昼夜节律紊乱。而长期的睡眠问题又会加剧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2025年3月22日
    9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