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素,血脂就不会高了?

流言“天天吃素,血脂就不会高了?”

很多人认为,血脂高,就应该少吃肉、少吃油,多吃素,不少人甚至只吃素食,一点荤腥不沾。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只吃素不一定能降血脂,而且可能会造成蛋白质缺乏。实际上,肉类不仅藏在肥肉里,一些看起来的素食,如蛋糕、瓜子等食物,本身就含有很高的油脂。此外,煎、炸等烹饪方式,也会给食物带来很多的油。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我们身体也会合成甘油三酯,这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类是我们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我们不要把肉类当成洪水猛兽,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均衡膳食营养。

高血脂作为三高之一,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血脂高的人太多了,3 个人就有一个(总体患病率达 35.6%),说陌生,是因为很多人对血脂了解并不多,不知道该注意些什么。有些人觉得天天“吃素”,血脂肯定就能降下来了,甚至逢年过节面对一大桌子大鱼大肉都不为所动。其实,只吃素并不一定能解决血脂问题,有些人虽然天天吃素,血脂仍然很高,还可能缺乏某些营养,而有些人荤素搭配,血脂也很正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到底该不该坚持吃素呢?下面咱们就来聊聊。

素食中也含有许多脂肪

1

有些食物本身脂肪高

说到油脂很多人都只想到肉。但其实,脂肪几乎存在于饭桌和餐间的绝大多数食物里,比如各类糕点饼干、零食点心,瓜子、花生、核桃等坚果和其他小零食,全都含有脂肪,而且这些食物有的本身脂肪含量就不低。所以不少人即使三月不知肉味,但其实油脂却没少摄入。

某品牌薯片的营养成分表,30克薯片就有10.2克脂肪,脂肪含量占比已经到了34%

2

有些烹饪方式很高脂

炒菜、油炸、油煎等烹饪方式本身就会用到不少油。尤其是反复油炸时,油脂被加热到冒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坏脂肪酸”,它能让血管长斑块,甚至堵塞血管导致心梗脑梗,危害更大。

3

食物中的“隐形油”

时间就像海绵挤一挤总会有的,油也如此。有些食物中空洞很多,这些空洞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吸收油脂,导致食物的油脂含量增加。同样是蔬菜,青菜炒完一盘的油花子,茄子一下油锅,没炒几下油都不见了,但茄子虽然看着没什么油,实际上含油量不比青菜少。此外,比如面包片、馒头片、豆腐泡、莲藕和土豆片,以及裹糊或挂浆的食物,也容易吸油。

主食也会转化成脂肪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必不可少。但像馒头、粥、白面包、面条、糕点等,它们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大部分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和快速释放的淀粉。

人体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时,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在体内转化生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衡量血脂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同样是造成高血脂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肉类不是洪水猛兽

肉类含有优质蛋白,且消化吸收利用率高。同时肉类也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特别是铁和维生素B12,长期素食可能导致这两种营养素的缺乏,增加贫血和骨质疏松的风险。肉里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量,这对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可以说,肉类是维持健康的重要保障。饮食中优质蛋白的获取,与每天肉、蛋、奶、大豆的摄入息息相关。一昧地吃素,其实未必完全健康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高脂血症患者的推荐饮食

1

主食推荐全谷物为主

全谷物碳水或者说粗粮,比如红薯玉米、杂粮馒头、全麦面包、糙米饭等,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而且升糖指数较精粮低,餐后血糖更加平稳,也更有利于防止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 50%~60%,以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 1800~2000 kcal 为例,相当于全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 225~300g 之间。

在饮食中,不要只盯着精米精面,记得给餐桌添点色彩!杂粮如小米、玉米、燕麦,杂豆如红小豆、绿豆、芸豆,还有薯类,都是膳食纤维的宝库,能助你轻松扫除肠道内的坏胆固醇。

2

肉类选择脂肪含量低的肉类

不过动物蛋白摄入可适当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瘦肉等,可简单记为红肉(牛羊猪肉)不如白肉(禽类、海鲜),腿多的(牛羊猪肉)不如腿少的(禽类、海鲜),内(内脏)不如外(肌肉);另外牛奶、鸡蛋、豆类也都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

3

选择低油的烹饪方式

做菜尽量炖、蒸、焯、煮、拌和煨等,即使炒菜时不要等油冒烟后再下锅。食材切大一点、厚一点,减少吸油,油炸食品可以用吸油纸盛放,吃前可以先挤压去油。
炒菜要少油,每天烹调油摄入量建议在 25~30 克之间。

4

少吃高油的零食

少吃高油脂尤其是含有“坏脂肪”的零食,比如饼干、曲奇、蛋糕、蛋挞、起酥面包等焙烤食品,薯片、锅巴等零食,及各种分层的酥皮点心和小吃。这些零食口感越酥、越软、越滑腻,往往饱和脂肪含量越多。

照“谣”镜

“吃肉多长肉,吃油血脂高”,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乍一看很符合常识很直观的推断,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人体并非简单的“容器”,什么东西多加点就会存在里面,人的身体有自己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规律,有很多物质都是既存在于食物中,咱们自己身体也能合成,其中的调控过程也比较复杂。不过,生活中咱们只要记住一条简单的原则就行——对普通人来说,食物种类越丰富,就越能保证营养均衡和健康。

策划制作

作者 | 许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审核 |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75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癌症会在家庭成员间“传染”?赶紧预防起来→

    流言:“癌症会在家庭成员间传染?” 当家中有人患癌症时,有时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很快就会查出相同的癌症,看来癌症真的会传染,所以一旦发现家人患了癌症,一定要做好隔离措施。 流言分析:这个说法不准确,癌症不是传染病,家人之间不会传染癌症,日常生活中完全不用担心癌症传染的问题。 家人特别是夫妻之所以会同时或先后患上同一类癌症,大概率是因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2024年12月20日
    24300
  • 爱做家务的人和从不做家务的人,谁更健康?差距很明显

    但其实,做家务是性价比很高的“运动”! 家务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麻烦事”,让人觉得既耽误工夫,又浪费精力。但其实,做家务是性价比很高的“运动”! 一会儿弯腰,一会儿抬胳膊,擦擦洗洗,搬这搬那,一顿忙活下来,家变得整洁了,运动量也有了,对身体的好处可真不少! 长此以往,爱做家务的人和从不做家务的人,差距可太明显了! 爱做家务的人和从不做家务的人 差距很明显! …

    2025年3月12日
    10400
  • 急性胰腺炎防治

    急性胰腺炎 张晓娟 丁显飞 孙同文 33岁余某聚会饱餐饮酒后出现持续性左上腹痛,伴心慌、胸闷症状,无恶心、呕吐等症状,至医院检查为急性胰腺炎,治疗2天症状持续加重,因氧合差、尿少转至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机械通气、CRRT、ECMO支持、穿刺引流等努力治疗31天后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

    2024年12月17日
    24600
  • 眼睛奇痒、喷嚏不止?别烦恼!五字口诀教你轻松应对柳絮过敏季

    春日暖阳,本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街头巷尾却“雪花” 纷飞。纷纷扬扬的柳絮不仅影响出行,还让不少人喷嚏连连、皮肤瘙痒。为何柳絮年年准时现身?它如何引发人体过敏?从防护妙招到环境管理,本文教你安稳度过飞絮季。 绿意轻旅 柳絮是柳树雌株繁殖的自然现象。柳树分雌雄,雌株开花后会结出带有白色绒毛的种子(称为蒴果),成熟后蒴果裂开,绒毛携种子随风飘散以传播后代。这种白色…

    2025年4月15日
    3700
  • 胃不好的人必看!身体自带“养胃按钮”,牢记这4个穴位!

    常言道,“胃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胃不好的人,一定要好好利用自己身上的“养胃穴”,赶走胃痛。 常言道,“胃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胃不好的人,一定要好好利用自己身上的“养胃穴”,赶走胃痛。

    2025年4月1日
    5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