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燃放了上千年,各种绚丽的图案、震撼的声效是如何实现的?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李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烟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曾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样生动的诗句去描绘烟花绽放时的绚烂。

如今,人们也会燃放烟花来庆祝大型活动或重要节日,每一次烟花的绽放,都是视觉与情感的双重盛宴。

人们观赏烟花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其实,这些绚烂的图案和千变万化的音效,都是提前设计并通过技术实现的!今天,就带大家一同了解烟花设计背后的科学知识。

我国最早在唐代就有了烟花!

烟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唐代,当时的烟花是用来驱除邪灵和祈求好运。到了宋代,烟花的使用逐渐转向节庆和娱乐,制作烟花的技术开始得到发展,烟花的形式不仅限于简单的爆竹,还开始出现形状多样、颜色丰富的焰火。在明清时期,烟花的制作技艺不断提升,逐渐成为皇室和贵族的庆典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如春节、元宵节等。

随着烟花技术的不断发展,它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节日庆典中的一大亮点。烟花从中国的传统庆典,走向了世界的舞台,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奇妙艺术。

波西米亚艺术家Wenceslaus Hollar的版画作品《赫米塞姆的烟花》

(创作年代约为1625-77)

(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现代烟花是怎样绽放出各种形状的?

现代烟花绽放时能精确制造出各种美丽的形状,这些形状是通过精密计算和设计烟花中的装药和星体排布方式来产生的。星体是由各种金属盐、氧化剂、火药等组成的小颗粒,决定了烟花绽放时的形状和色彩。每颗星体的制作都需要精准的化学配比,才能确保它在爆炸时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星体不仅是烟花绚丽表演的源泉,也是烟花艺术的精华所在。当烟花升空后,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可以把星体推到事先设计的方向上,让星体向各个方向发散,从而在空中展现出如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

例如,通过精确排列火药包并设置延时引线,烟花可以在半空中爆炸并形成星形、花朵形等奇妙的图案,仿佛在夜空中绘制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烟花的三种布局方式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有些烟花采用火药作为驱动器,能够在空中旋转,如同飞舞的星辰,带来动感十足的视觉体验。烟花像流星般划过夜空,并在瞬间点亮整个夜空。烟花的形状设计和点燃时机就像是一位艺术家手中的画笔,勾画出一幅幅动人的夜空图景。

烟花的内部排布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各种绚烂的色彩又是怎么实现的?

烟花自古以来就因绚丽的色彩而被人们所喜爱,这些色彩并非是随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叫做焰色反应的物理现象

每当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时,那是金属原子在火焰中舞蹈的结果。具体来说,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火焰中加热后,金属原子中的电子会吸收热量,像跳跃的小精灵一样跃升到更高的能级。当温度降低后,电子会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不同波长光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波长的光在我们的眼睛中对应着不同的颜色,烟花的色彩正是通过这种反应产生的。

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

(图片来源:科学小屋)

为了产生不同颜色的烟花,烟花设计师会向烟花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或金属盐,如添加钾盐产生紫色,添加钠盐产生黄色等。有些特殊的烟花还会控制火药的燃放顺序和金属盐的空间位置,从而呈现出随时间变换不同颜色或者渐变颜色的烟花。

与此同时,烟花设计师还需要调节火药的配方来控制温度和燃烧速率。温度越高,金属元素的激发越强烈,颜色越鲜明;药中的氧化剂和燃料成分,也会影响焰色的呈现。因此,烟花的色彩并非单纯的物理现象,而是物理和化学精密调配的艺术结晶。

烟花爆炸后美丽多彩的颜色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烟花爆炸时或高或低的音效也可以设计?

如今,烟花表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声音也成为了烟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型节庆活动和烟花表演中,声音和视觉常常是同步的,创造出震撼的观感和听感体验。

烟花的声音主要是由火药的爆炸所产生的。火药在爆炸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在爆炸瞬间猛烈膨胀,产生了向外传播的压力波。就像一颗巨大的水珠跌入湖面,激起的波动迅速扩散至四面八方,我们听到的“轰隆”声,正是空气压力瞬间剧烈变化的结果。

现代烟花可以通过调整火药中金属盐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比例,改变爆炸时产生的气体膨胀速度和压力,从而控制音高。使用不同的金属盐(如铝、钡或锆)就像是在音符中加入不同的调性,可以影响燃烧反应的速率和气体膨胀的方式,调节爆炸声的频率,使之高亢激昂或低沉深远。

烟花的外壳设计在声音效果上也起着关键作用。现代烟花的外壳通常由纸壳、铝箔或金属箔等材料制成,不同的设计可以影响声音的传播和音质。比如硬壳(如钢壳)可以引发较为强烈的爆炸声音,像雷鸣般震耳欲聋,而软壳(如纸壳)则会使爆炸声音较为沉闷、较为低沉。

现代烟花不仅仅是简单的爆炸和绽放,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和精密的设计艺术。每一场烟花表演,都是化学、物理和艺术的完美结合。通过了解这些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欣赏烟花的美丽,也能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在未来的烟花表演中,必将有更为绚烂和惊艳的视听盛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47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始祖鸟不是“最早的鸟”了?中国科学家新发现,将鸟类演化史推前2000万年!

    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也是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这一发现将现代鸟类的关键特征——尾综骨的出现时间提前了近2000万年,改写了鸟类演化的历史。相关成果2月13日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2021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

    2025年2月15日
    13400
  • AI有多会一本正经地瞎编?超出你的想象!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问AI一个问题,它给了你一个特别详细、丰富,看上去好有逻辑的答案。但当我们去核实时,却发现这些信息完全是虚构的? 这就是著名的“AI幻觉”现象。 图源:河森堡新浪微博 为什么会出现AI幻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题。 为什么会出现AI幻觉? AI幻觉指的是AI会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确实错误的信息,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会编造一些不…

    2025年3月1日
    10100
  • 为什么有的疫苗只用打1针,有的却每年都要打?|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今天是 4 月 25 日,也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说到儿童疫苗,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复杂,毕竟每个疫苗接种时间都不一样。甚至有的疫苗打 1 针就可以了,有的疫苗还得年年打。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要搞清楚这些,就要从疫苗的免疫程序说起,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免疫程序不同 大家都知道,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甚至近几年已经涉及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疫苗…

    2025年4月25日
    1900
  • 北大新研究!肠道真菌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导火索”

    在女性健康领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作为育龄女性中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PCOS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联。尽管医学界对PCOS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近期,发表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杂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庞艳莉、乔杰等专家的研究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研究旨在…

    2025年2月8日
    18900
  • 以为是痔疮,结果是肠癌!竟是被这件常见“小事”给耽误了……现在知道还不晚

    最近有一则关于癌症的热搜:#医生称超 80%直肠癌最初被当痔疮#。 临床上有些直肠癌病例,便血一两年,自己一直想当然以为是痔疮而没有重视,耽误病情,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那么,“痔疮”和“直肠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详细来说说~ 痔疮不会导致肠癌 但便血的症状容易误导判断 痔疮很常见,所谓十人九痔。什么是痔疮? 痔疮,本质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血管(…

    2024年12月24日
    2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