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变“伤身”?这些节约行为竟暗藏致癌风险!你中招了吗?

在生活中

勤俭节约是公认的美德

俗话说

“省到就是赚到”

但有些“节约”行为

看似精打细算

实则暗藏致癌风险

赔了健康 得不偿失!

元元医生

带着“省钱”避雷指南来啦

快看你中招了吗?

危险行为1:

剩菜剩饭反复吃

许多人为了节省开支,习惯将剩菜剩饭冷藏后反复加热食用。然而,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对于某些类型的食物。

风险:

1.细菌滋生:

食物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海鲜)和含水量较高的食物(如凉拌菜)。

即使冷藏,部分耐低温的细菌仍可能缓慢繁殖。

2.亚硝酸盐生成:

剩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在存放过程中可能产生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本身毒性较低,但在特定条件下(如与胺类物质结合)可能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可能增加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3.营养流失:

反复加热会导致食物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流失,尤其是蔬菜和水果。

正确做法:

1.按需做饭:

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食量准备饭菜,尽量减少剩菜剩饭的产生。

2.及时冷藏:

如果有剩菜,应在2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温度应保持在4°C以下,以抑制细菌繁殖。

3.分类存放:

将剩菜按类别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例如,肉类、海鲜应与蔬菜分开保存。

4.控制存放时间:

剩菜在冰箱中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尤其是绿叶蔬菜、海鲜和凉拌菜。肉类可适当延长至1-2天,但应尽快食用。

5.彻底加热:

食用剩菜前,应彻底加热至75°C以上,确保杀死潜在的细菌。加热时需注意均匀受热,避免部分区域温度不足。

6.避免反复加热:

尽量一次性吃完剩菜,避免多次加热,以减少营养流失和细菌滋生的风险。

危险行为2:

重复使用煎炸油

许多家庭在烹饪后会重复使用煎炸油,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风险:

油脂在高温下(200-300℃)会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产生多环芳烃、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这类油脂可能增加肝癌、胰腺癌等疾病的风险。

正确做法:

1.限制使用次数:

煎炸油最多使用2次,炸后油色深、杂质多就别用了。

剩油要滤渣,放密闭避光容器存阴凉处。可用剩油做凉拌菜等低温烹饪食物,避免多次高温加热。

2.减少用油量:

日常烹饪多选择煮、蒸、烤等方法,使用空气炸锅或烤箱等设备,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用油量。

危险行为3:

舍不得用抽油烟机

一些朋友为了省电,有抽油烟机却舍不得用,或者炒完菜后随手把抽油烟机关掉。

风险:

厨房油烟中含有醛、酮、酸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食欲不振、头晕恶心,严重时甚至引发头痛、胸闷、耳鸣。此外,长期吸入油烟中的苯并芘、二硝基苯酚等致癌物,会增加肺癌风险

正确做法:

1.提前开启抽油烟机:

在炒菜前就打开抽油烟机,确保油烟及时排出。

2.延时关闭:

炒完菜后,继续让抽油烟机运行3-5分钟,确保厨房内的油烟完全排出。

3.定期清洗:

保持抽油烟机的清洁,定期清洗滤网和内部,确保其高效运转,避免因油污积累影响排烟效果。

危险行为4:

舍不得买新鲜蔬果

为了省钱,长期以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代替新鲜蔬菜水果。

风险:

这种做法会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同时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和盐分,增加胃癌、肠癌风险

正确做法:

1.优先选购当季蔬果:当季蔬果不仅价格更低,而且营养丰富,能够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需求。

2. 减少食用腌制食品的频次。

危险行为5:

过期变质霉变食物

舍不得扔掉

家中的豆类、坚果等食物因存放时间过长,超过保质期或储存不当,可能发生变质霉变,滋生霉菌并产生黄曲霉毒素。

风险: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1 类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正确做法:

1.按需采购:

购买食物时按需采购,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避免食物积压导致过期。

2.合理储存:

将食物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用密封容器装好,对于易变质的食物可放入冰箱冷藏,但也要注意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3.处理变质食物:

一旦发现豆类、坚果等食物过期、变质或霉变,应立刻扔掉并妥善处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即使只看到少量霉点,也不能食用。

危险行为6:

忽略体检“省小钱”

许多人为了省钱,多年不做体检,甚至出现症状也拖延就医。

风险:

癌症早期治愈率高,比如胃癌、肠癌早期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若拖到晚期,不仅治疗费用更高,身体所承受的风险也更大!

正确做法:

1.40岁后定期做胃肠镜、低剂量螺旋CT等癌症筛查。

2.有家族史者,癌症筛查可提前至30岁。

怎么样——

这些坏习惯你都眼熟吗?

只有改掉这些“假省钱”的坏习惯

才是让身体健康“真省心”!

审核专家

熊竹娟临床营养科
门诊三级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武侯院区)

曾瑜临床营养科
主治医师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武侯院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47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新研究:常吃这些食物,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23%

    编译:公子欣 你可曾想过 清晨的一杯香浓咖啡 午后的一块丝滑巧克力 晚间的一杯醇厚红酒 甚至是餐后的一份新鲜水果 可能是你抵御代谢综合征的秘密武器~最新研究发现,富含多酚的食物,如葡萄、草莓、橙子、咖啡、巧克力、葡萄酒等,不仅可满足味蕾,还能将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高达23%。这是一项将摄入多酚与预防心脏代谢问题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营养学杂志…

    2025年2月27日
    12700
  • 现实版“灵珠”?海洋里的蓝血“贵”族竟是它→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之外,红色与蓝色的“命运齿轮”也在人类与一种古老生物——鲎(hòu)之间悄然转动。 “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这句话在大热电影《哪吒 2》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魔丸哪吒的炽热红与灵珠敖丙的深邃蓝,不仅是角色色彩的巧妙设定,更象征着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而在奇幻的神话世界之外,红色与蓝色的“命运齿轮”也在人类与一种古老生物——鲎(hò…

    2025年3月12日
    10300
  • 过了保质期,食物就一定得扔吗?

    购买食品时,保质期几乎是所有人都会关心的一件事。然而,保质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衡量变质的“金标准”,许多消费者并不清楚。因此,很多人会有诸如“过期扔了可惜,不扔怕吃出病”的困扰。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新增“保质期到期日”和“消费保存期”两项标准。 增加这两项标准将对消费者产生哪些影响…

    2025年4月5日
    7600
  • 春节胖三斤?注意,这种“降脂针”可不能用来减肥!

    春节的鞭炮声还在耳边,满桌的美食早已化作小肚腩和体重秤上的数字。于是,有些人开始“动歪脑筋”:听说有种“降血脂针”可以降胆固醇,是不是可以顺便用它试试减肥?答案是——调脂药,尤其是“降血脂针”,不能减肥! 肥胖和血脂异常,简直是“难兄难弟”。 春节一顿猛吃,体重上去了,血脂中的某些指标也跟着飙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它是…

    2025年2月6日
    17000
  •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 | 自制面膜更有效?这些隐患你知道吗?

    在护肤界,自制面膜是个热门话题。天然、安全、无添加的特点让人关注,各种DIY配方层出不穷,仿佛家里就是你的护肤实验室。但自制面膜真的更有效吗? 一、自制面膜的“诱惑” 成分天然:使用新鲜材料的感觉更安全放心。 价格实惠:相比品牌面膜,自制面膜成本低。 DIY乐趣:自己动手制作,充满乐趣和成就感。 然而,自制面膜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隐患: 卫生问题:家庭的环境并…

    2025年3月18日
    1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