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为什么头发想要染出自己想要的颜色那么难啊?!

关于染发,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

明明精心挑选了颜色的参考图片,也和 Tony 反复确认过,但最终染完、吹干头发的时候,却发现颜色与包装上的模特效果天差地别。明明选择了同样的色号,为什么染出来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其实,头发的最终颜色不仅取决于染发剂本身,还与你的发质、底色,甚至操作手法息息相关。

图源:社交平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染发背后的科学秘密,告诉你为什么染发效果总是“买家秀”与“卖家秀”差距巨大!

为什么你选的发色

总会翻车?

染发的颜色为什么常常和色卡上对不上?

这是个好问题。

首先一个永远避免不了的一个问题是,色卡是印刷品,即便它所用的油墨与染发剂是同一种物质,它在纸张上印刷的效果也和头发上染色的效果有区别。更何况,大多数印刷品所用的油墨只是标准的几种颜色混合而成,尽可能地去模拟实际发色的颜色,最终的效果存在色差,这也是难免的。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的染发剂在不同人的头发上使用时会出现这么大的区别?

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发质染发过程。

虽然每个人的头发的主要成分都是角蛋白,但是角蛋白是一大类蛋白质的总称,构成每个人头发角蛋白的氨基酸并不完全相同,再加上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头发的一些性质。例如,有的人头发吸水性强,有的人头发却偏干燥。

这些性质的差异会体现在头发的吸附力上,最终的染发剂在头发上的效果也就会出现显著的差异。

至于染发过程也不难理解。理发师每一次染发都是一次独立的操作,再熟练的理发师,也不能保证每一次的过程都完全一致。染发剂原本的颜色,在经过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之后,才会变成最终的颜色,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微小差异,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总之,染发之后的效果和预想不一样,可能的因素太多了,很难说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五颜六色的染发剂

会对头皮有哪些伤害?

相比于颜色问题,更多人在染发时担心的问题还是对头发的损伤。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要先看看染发的原理。

目前的染发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把头发先漂白,然后再染上新的颜色,另一种是直接给头发上色。前一种染发效果是永久的,只有新的头发长出来,才会重新恢复成原色;后一种染发效果保持时间相对较短,有的能够经受十余次洗发,有的甚至只是一次洗发就会被洗脱。

从染色方法的过程就不难看得出来,保留时间越久的染发方法,对头发的破坏作用就越显著。在理发店,给头发漂白的试剂通常是双氧水,它不仅能够破坏头发中的黑色素,也会对头发本身的蛋白质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

同时,想要让染发剂保留的时间越长,就要把头发表面的毛鳞片掀开,而毛鳞片对头发来说就是保护层,虽然染发之后还会再把它合上,但是破坏作用也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再者,染发时通常需要进行加热,加热不只是为了让染发剂发生反应,也是为了提升毛发和染发剂的结合力。在加热时,头发中的蛋白质也会发生变性。

除了头发遭受到一定损伤外,染发剂的成分也很值得注意。不少染发剂的主要成分还是偶氮类的染料,这类化学物质的过敏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有的人在染发后,会出现头皮发痒的情况,这实际上就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

顺便一提,有些人在穿新衣服时出现皮肤瘙痒甚至红肿的现象,也可能是因为对衣服中的偶氮类染料过敏。如果这种现象长时间不消退,那就应该要就医了。

染发不翻车试试这样做

染发可能翻车的情况如此之多,对于爱美人士来说,有哪些避雷的措施可以选择?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不要挑战一个相对少见的发色。对美发师来说,越是陌生的色号,调试起来的难度就越高,最终翻车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如果体质容易过敏,可以选择更为温和的染发剂,避免使用偶氮类染料,避免出现过敏的问题。

最后一点,如果只是想在某个阶段保持特别风格,不妨考虑临时性染发的方案。真是翻车了,大不了洗了之后,还能恢复原样,不至于一直对着翻车的头发长吁短叹。

参考文献

[1]Bhushan B. Nano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hair and hair conditioners[J].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08, 53(4): 585-710.

策划制作

作者丨孙亚飞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助理 清华大学化学博士

审核丨冯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林林 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43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上午11:33
下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一颗被开除的“行星”:冥王星到底“招谁惹谁”啦?

    冥王星,作为首个被探测到的柯伊伯带天体,同时也是太阳系内已知的最大矮行星(按体积计),其质量位居第二。其运行轨道大多处于海王星之外,构成物质主要为岩石与冰,质量较轻,仅为月球质量的六分之一,体积为月球的三分之一。 1915年3月19日,美国科研人员利用巡天望远镜捕捉到了冥王星的模糊影像,但当时并未得到准确识别。直至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成功发现…

    2025年3月19日
    9600
  • 名字来自《中庸》,浩瀚宇宙新添“中和”星!

    作者|丁岚贺 审核|廖熙、邹乾一、赵经远、张宓 编辑|赵经远 本文正文使用北京时间,图片使用世界时 2024年12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了第4卷第17号《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公告》(WGSBN Bulletin, Volume 4, #17),新增13个小行星命名,其中包含星明天文台发现并命名的第719987号“中和”星。 第4卷第17号《小天体命名工作…

    2024年12月23日
    31400
  • 你的五一攻略是AI搞定的?小心这些隐藏陷阱!

    4月的春风还未散尽,五一小长假的倒计时已在手机屏幕上闪烁。当你滑动着各种出行游玩的预订页面时,有没有感觉到——算法正在数字暗处默默凝视着你的每次点击?事实上,各种层出不穷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就在上周,杭州摄影师小林做预订测试时发现,连续搜索某民宿3次后,它的价格从原来每晚680元跳涨到了820元;而正在做旅行攻略的白领潇潇正对着手…

    2025年4月29日
    000
  • 暗物质从何而来,宇宙中还有比暗物质更神秘的东西吗?

    科学家推测,在这广袤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莫测的物质,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如同幽灵一样弥漫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对宇宙的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是“暗物质”。 20世纪30年代,当时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在研究后发座星系团时,发现星系团中星系的运动速度远远超过了它们应该具有的速度。这意味着星系团中应该有更多的质量来提供额外的引力,才可以保持星系的运动状态。…

    2025年2月6日
    14200
  • 韩国客机事故致179人罹难! “飞鸟撞机”有多致命?

    当地时间12月29日,一架韩国济州航空的客机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机上17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除2名乘务员获救,其余179人全部遇难。这是在韩国国内发生的伤亡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这是12月29日在韩国务安机场拍摄的事故救援现场。新华社/纽西斯通讯社 据韩国媒体报道,失事客机机型为波音737-800,机龄15年。该客机准…

    2024年12月30日
    18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