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文物、二级文物…馆藏文物的“级”是怎么定的?

每次到博物馆参观,都会被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典型地方文化风格的文物所吸引,旁边标签上的信息通常都有名称、时代和出土时间、出土地点等基本信息,尽管大家都知道文物是要分级的,但文物分级到底是怎么回事?文物分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用几分钟时间让大家弄明白我国馆藏文物的分级规则。

我们国家文物的分级主要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相当于文物的宪法,然后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具体的操作条文是按里面的细条条来定的。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一、二、三级文物均为珍贵文物,此外还有一般文物和未定级文物,在文物部门均规于一般文物。根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来判断,特别重要的为一级、重要的为二级、比较重要的则划为三级文物,而定为一般文物的,也必须要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就会产生疑问,怎么界定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呢?这个你就得去查一下,国家文物局在《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做出过解释。

一级文物定级标准14条,2级文物定级标准为12条,3级文物定级则有11条。

那普通文物呢?其实文物定级严格的称谓没有“普通文物”一说,但有“一般文物”的叫法,它有7条定级标准。

有人可能要说了,定级标准条条框框太多,难以理解,电视上的专家们也不是有断代错误、打眼的时候吗?那到底是谁或者说应该由谁来给文物评级?不要着急,文物的评级且看下文:

一级文物需要国家文物局组织进行评定,二级、三级文物及一般文物的定级必须要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组织评定,给出书面盖章文件才能称为珍贵文物。未定级文物则是未提交给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评定的其他馆藏文物。

换句话说,文物的评级都是由专业部门组织专业人士来共同研究、讨论、会商后决定的,不是电视台组织几位鉴宝专家瞄一眼就可以定下来的,当然,里面的确有些大师级的专家,但流程不对,他们认定的文物即使准确无误,也不是定级的凭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物分级,只适用于国内文物和流失于海外的中国文物,不适用于外国文物。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河北东方学院2021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邹沁珈,永川博物馆 熊德山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40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上午10:00
下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上午11:33

相关推荐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记住这三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为了一整年的健康 在穿衣方面“捂一捂”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 “捂”并不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 今天华西医生就教大家 如何科学健康地“捂”出好身体 图片来源:发表情 1 护好头和颈 春天属木、主肝,同时它也主风,而风为百病之长。 大家对春天的风应该都有感觉吧,风最容易从什么地方进入身体里呢? 没错,皮肤,就是我们的毛孔。 所以,记得用…

    2025年3月16日
    13400
  • 突发,61岁患高血压母亲飞机上猝死,这4类人坐飞机尤其要注意!

    坐飞机出行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长途旅行、出差,还是回家探亲,飞机都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乘坐飞机。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最近一位 61 岁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在飞机上猝死冲上热搜,原因正在调查中。高空飞行环境特殊,机舱内气压降低、空气湿度低、氧气含量减少,都有可能造成额外的风险。如何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

    2025年2月19日
    17000
  • 都一年了,你俩咋才走啊?

    之前我们提到过,让救助动物快速恢复并尽早放归野外通常是我们在救护过程中的首选策略。但有一些情况下,动物们是需要在我们这里休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比如需要在这边养好受损的羽毛后才能放归的凤头鹰;因骨折手术在救护中心休养了一年之久的普通鵟等等...... 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两只“看不见”的貉。 01 去年就来了,今年才走✦ 去年春天,我们一起收到了两只幼年貉。…

    2025年3月8日
    11700
  • @毛絮絮:别太“飘”啦!减少城市飞絮,这9点是关键→

    杨柳絮又“飘”了吧?杨柳飞絮多了,不仅让人厌烦,还会有一定的安全和健康隐患,但为了对付它们,我们很纠结,但也一直在努力! 01 杨柳飞絮出现在哪些地方?这还真得“按图索骥”! 杨柳飞絮主要出现在哪些地方呢?杨树和柳树长在哪,杨柳飞絮就可能会在哪出现。需要我们从两个角度“按图索骥”来找: 从自然选择角度讲,是适合杨树、柳树生长的气候条件的地方: 杨树是一种喜光…

    2025年3月31日
    6800
  • 你说什么?我没戴眼镜听不清

    近视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感觉 摘下眼镜之后 看不清眼前事物的同时 似乎也听不清别人讲话了 这是为什么呢? 视觉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听力 这种效应被称为 “麦格克效应” 麦格克效应是一种感性的认知现象,表现出在语音感知过程中听觉和视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感官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对于一个事物,不同器官获得的信息会传入大脑中各自对应的中枢,不管是视觉中枢,还是听觉中枢,…

    2024年12月23日
    23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