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流感为何如此致命?

我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会在某个特定季节或时间段内导致很多人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病毒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平均每年约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目前,仍处于流感高发时期,恰逢春运返程,数十亿人次通过各种交通工具跨区域流动,更是为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日,我院呼吸内科就收治了一位中年女性病毒性肺炎患者。45岁的王女士(化名)曾高热明显,体温最高达到39.0℃,伴间断咳嗽明显,剧烈咳嗽时伴胸痛、头痛,无明显胸闷憋气,之前辗转于其他医院输液治疗,虽体温恢复正常,但咳嗽的症状较之前加重

来我院就诊时,王女士呼吸频率较快,经检查发现外周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正常(约93%),医生追问病史得知,王女士因接触“感冒”家属后出现咳嗽、高热等不适,且基础疾病较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体型偏胖,平素还有吸烟史

结合王女士的症状、体征及目前正处于流感高发期的情况,呼吸内科医生及时完善呼吸道病毒及胸CT检查,警惕病毒性肺炎可能。检查结果表明,胸CT可见多发斑片状渗出影,且氧合较低,同时患者是进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已及时收入院进一步系统诊治。目前,王女士的氧合状态趋于正常。

其实,这样的例子每天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大家开始焦虑疑惑:“流感不就是感冒吗?”“流感为何能致死?”……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下这“致命的流感”。

关于流感 这些要知道!】

01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下表列出了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

02 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有哪些?‍‍‍‍‍‍‍‍‍‍‍‍‍‍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1.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 肥胖者;‍

5.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警惕流感并发症‍‍‍‍‍‍‍‍‍‍‍!】

流感危害很大,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

01 肺炎‍‍‍‍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24次/分)、缺氧和发热(>3天)。肺炎类型包括——

  • 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发作3~5日后仍持续存在高热,以及有上述肺炎表现。通常很严重,进展可能很快,不积极干预会有生命危险,特别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 继发细菌性肺炎:流感症状有所好转(包括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和咳脓痰。通常出现在流感数天后(7~14天),最常见,在重症流感中约占1/3,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

  •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参考上述两者,可表现为症状逐步加重,也可表现为短暂好转后加重。

02 心脏并发症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约占成人流感的12%,但流感性心肌炎和心包炎罕见。

03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总体上不常见。

04 肌肉骨骼并发症

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05 中毒性休克‍‍‍‍

在最近几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跟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06 合并感染

包括肺炎(其他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

对于发热超过3~5日、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3~5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预防流感,这些要记住!】

01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02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型/危重型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不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

03 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

  • 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 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做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信息来源 | 北辰医院呼吸内科,凤凰网、新华社、中国疾控中心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37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十分钟“充电”法:上班族快速恢复元气的秘诀→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上班族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劳累。从早到晚,忙碌的工作节奏仿佛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身体和精神的疲惫如影随形。然而,工作间隙的短暂休息并非只是简单的放松,它更是一种高效的能量补充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十分钟“充电”法,看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恢复元气,让上班族重新焕发出活力。 一、十分钟“充电”法的重要性 长时间的…

    2025年4月9日
    6500
  • 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拿到报告,先看这3个指标

    最近不少朋友体检后忧心忡忡地来问我:“体检说有颈动脉斑块,这可怎么办?会不会突然就有大问题?”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颈动脉斑块那些事儿,帮大家心里有底!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颈动脉斑块是什么? 颈动脉可是连接头部和身体的“交通要道”,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的这条“要道”上就容易出现些“麻烦”——颈动脉斑块。 据《柳叶刀》子刊研究,全球近20亿人受颈动脉粥样硬化…

    2025年3月12日
    10700
  • 体检报告说骨密度低?别急着吃钙片,真相在这里!

    体检时发现骨密度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补钙”。然而,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密度低背后的真相,以及如何科学应对。 1. 骨密度低 ≠ 缺钙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矿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缺钙。骨骼的健康不仅取决于钙的含量,还与骨骼的结构、骨胶原的质量、骨代谢的平衡等因素密切相关。事实上,骨密度低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维生…

    2025年3月18日
    8300
  • 体重管理期“标配”:减肥食谱里怎么总有西兰花?

    审核专家:王晓慧 食品科学领域副高级工程师在形形色色的减肥食谱中,总是有西兰花的一席之地。 西兰花,十字花科芸薹属,与卷心菜、花椰菜(白菜花)、羽衣甘蓝共享同一物种基因库,实为甘蓝的变种。 西兰花与花椰菜的营养分成区别 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 总体来说,十字花科蔬菜富含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有助控制血压和维护心血管健康。…

    2025年4月7日
    5500
  • 口腔内出现这 5 种情况,很可能是癌症来临的警报!有一种很常见,千万别忽略

    口腔癌是世界上 10 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口腔癌(oral cancer)就是指口腔鳞状细胞癌,通俗点理解就是发生在“口腔”的癌症。 但是由于口腔内有诸多结构,于是口腔医生又根据病变实际发生的位置进行分类,比如发生在舌头上的口腔癌称作舌癌,发生在牙龈上的口腔癌叫做牙龈癌,以此类推,还有颊黏膜癌、口底癌、腭癌等分类。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口腔溃疡、黏膜…

    2025年3月31日
    7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