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肚子疼,医学上称为腹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经历过。然而,很多人往往对其掉以轻心,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实际上,肚子疼背后隐藏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多个系统的病变,从轻微的消化不良到危及生命的急腹症都有可能。因此,深入了解肚子疼的相关知识,对于正确判断病情、及时就医治疗至关重要。
二、肚子疼的分类
1. 按疼痛部位分类
- 上腹部疼痛:此处疼痛常与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器官相关。例如,胃溃疡多表现为上腹部周期性、节律性疼痛,进食后一段时间发作,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胆囊炎则常出现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疼痛较为剧烈,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
- 中腹部疼痛:主要涉及小肠、结肠等肠道器官。小肠梗阻时,会出现阵发性绞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而肠炎引起的腹痛,通常为脐周疼痛,伴有腹泻、腹胀等表现。
- 下腹部疼痛:女性下腹部疼痛可能与生殖系统疾病有关,如盆腔炎,常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男性则可能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疾病相关。此外,阑尾炎初期疼痛多在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
2. 按疼痛性质分类
- 绞痛:通常由空腔脏器痉挛或梗阻引起,疼痛剧烈,如胆绞痛、肾绞痛。胆绞痛多因胆囊结石嵌顿、胆囊管梗阻所致,疼痛呈阵发性加剧;肾绞痛则是由于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导致输尿管痉挛,疼痛如刀割样,患者常辗转不安。
- 钝痛:一般是由于实质性脏器包膜受牵拉或炎症刺激引起,疼痛相对较缓和,如肝炎、胰腺炎早期的疼痛。肝炎患者常感到右上腹隐痛、胀痛,疼痛可持续存在;胰腺炎早期的钝痛可能逐渐加重。
- 刺痛:多为腹壁或脏器表面的病变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疼痛尖锐、短暂,如腹壁的带状疱疹早期,可出现沿神经走行的刺痛,随后会出现皮疹。
- 胀痛:常因胃肠道内气体积聚、脏器肿大等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导致胃肠道积气,会出现腹部胀满、疼痛,同时伴有嗳气、放屁等症状;肝肿大时,患者会感到右上腹或全腹的胀痛。
三、肚子疼常见原因
1. 消化系统疾病
- 胃炎和胃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等因素引起。胃黏膜受损,胃酸刺激病变部位,引发疼痛。胃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进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持续一到两小时后缓解;胃炎疼痛相对不规律,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据统计,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炎和胃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
- 胆囊炎和胆结石:胆汁成分比例失调、胆囊收缩功能异常等原因易形成胆结石,结石刺激胆囊或阻塞胆管,引发胆囊炎。高脂肪饮食是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常见诱因,患者除右上腹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发热、黄疸等症状。在成年人中,胆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0% - 15%,且女性高于男性。
- 阑尾炎:阑尾管腔阻塞是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细菌入侵阑尾壁引发炎症。典型的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的特点,还可能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以青壮年居多[3]。
2. 泌尿系统疾病
- 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尿液中某些物质浓度过高,析出结晶形成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刺激或阻塞尿路,导致疼痛。肾绞痛是其主要症状,疼痛剧烈,可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肾结石发病率有地区差异,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约为5% - 10%。
- 膀胱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女性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膀胱炎。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尿。女性膀胱炎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性生活活跃期和绝经后的女性。
3. 生殖系统疾病(女性)
-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与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增加有关,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 - 3日后缓解。继发性痛经则多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引起,疼痛程度和特点因病因不同而异。
- 宫外孕: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最常见于输卵管。随着胚胎发育,输卵管破裂或流产,引起急性腹痛,常伴有阴道流血。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宫外孕的发生率约为2% - 3%,近年来有上升趋势[6]。
4. 其他原因
- 腹部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暴力撞击等,可导致腹腔脏器损伤,引起肚子疼。不同脏器损伤的表现不同,如肝脏破裂可出现右上腹疼痛,并伴有失血性休克症状;脾脏破裂多为左上腹疼痛,早期可能症状不典型,但出血量大时可迅速出现休克。
- 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肚子疼,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除有腹痛外,还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症状,呼气有烂苹果味;过敏性紫癜可出现腹痛,同时伴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等症状。
四、肚子疼的诊断方法
1. 详细问诊:医生会询问患者疼痛的具体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血尿等。此外,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信息也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不洁饮食史,有助于判断是否为肠道感染引起的腹痛;询问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对某些遗传性腹痛疾病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2. 体格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视诊观察腹部外形、有无胃肠型及蠕动波等;触诊是关键,通过触诊可了解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部位和程度,判断病变脏器。如阑尾炎时,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胆囊炎时,右上腹墨菲征阳性。叩诊可判断腹腔内是否有积气、积液;听诊可了解肠鸣音情况,肠鸣音亢进可能提示肠道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则可能与腹膜炎、肠麻痹等有关。
3.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血常规可判断是否有感染,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CRP)也可反映炎症程度,在感染、创伤等情况下升高。血淀粉酶、脂肪酶检查有助于诊断胰腺炎,胰腺炎时这两项指标常明显升高。此外,血糖、肝肾功能等检查对判断全身性疾病或相关脏器功能也有重要意义。
- 尿液检查:尿常规可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泌尿系统感染时,白细胞增多;肾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可能出现血尿。
- 粪便检查:了解粪便的颜色、性状、有无脓血、寄生虫卵等。肠道感染时,粪便中可能出现白细胞、红细胞;消化不良时,粪便中可能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4.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对肝、胆、胰、脾、肾等实质性脏器以及泌尿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发现胆结石、胆囊炎、肾结石、卵巢囊肿等疾病。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可重复等优点,是腹部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 X线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可观察有无膈下游离气体,用于判断胃肠道穿孔;还可发现肠梗阻时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表现。但X线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低,对于一些实质性脏器病变诊断价值有限。
-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和病变,对腹部肿瘤、外伤、炎症等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高于超声和X线。特别是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进行多平面重建,为疾病诊断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但CT检查有一定辐射,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极高,对于肝脏、胰腺、子宫、卵巢等脏器的病变诊断有独特优势,尤其适用于发现肿瘤、血管病变等。MRI无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费用相对较高,且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部分情况下不能进行检查。
五、肚子疼的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可通过调整饮食,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适当休息等方式缓解症状。同时,腹部保暖也有助于缓解胃肠道痉挛,减轻疼痛。
2. 病因治疗:这是治疗肚子疼的关键。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胃炎、胃溃疡患者,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 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根据病情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切除胆囊;阑尾炎患者,一旦确诊,通常需尽早手术切除阑尾。
3. 对症治疗:在病因治疗的同时,针对疼痛症状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但在未明确诊断前,应慎用强效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对于腹痛伴有呕吐、腹泻的患者,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六、预防肚子疼的措施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肠道感染。
2. 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时,及时增添衣物,避免腹部着凉。夜间睡眠时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暴露在冷空气中。
3.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运动3 - 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对胃肠道和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胆囊炎等,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规范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七、结论
肚子疼虽然常见,但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多个系统的病变。当出现肚子疼时,不能盲目自行用药或忽视,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腹部保暖、适度运动等,预防肚子疼的发生。只有对肚子疼有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