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是冷,南北为啥还分“物理攻击”和“魔法攻击”?

每年一过冬至,人们总会感受到明显的寒意,甚至是刺骨的冰冷。

有人说, 北方的冷如同战士的“物理攻击”, 直接、猛烈,却又相对容易防御; 南方的冷, *则更像魔法师的持续性魔法攻击,阴冷、潮湿、难以捉摸,让人防不胜防。**明明都是冻得够呛,**为什么真实体验差别这么大呢?

图片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其实,这种差别包含多方面因素,如果单从温度上来讲,当然是北方比南方更冷。不过,除气温外,风力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体感温度最重要的两个气象条件。

冬季时,南方相对湿度常常在70%以上,阴雨天时更高。北方大部风力在2、3级左右,空气较为干燥。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可计算出5℃时不同相对湿度和风力情况下的体感温度。当南方相对湿度70%时,体感温度就会从5℃降到2.6℃,北方则得刮起7级大风才会让体感温度到达2.5℃。

也就是说,在同等气温条件下,南方更易遭受湿冷攻击,而北方遭遇寒风刺骨的几率相对比较低。但冬季北方的实际气温比南方低多了,经计算发现,只要气温相差超过5℃时,相对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就会弱化,低温就会成为体感温度之争里的关键。

另一方面,空气湿度与身体散热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我们的体感温度。科学研究表明,当空间内的温度降低时,饱和蒸汽压降低,随之相对湿度升高。

干燥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北方人在冬天就算穿的不多,也足够守住身体散发的热量以维持正常体温,只是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比南方在感觉上更冷。南方普遍潮湿,空气中水分含量要远多于北方,并且湿空气热传导的速率要比干空气大,从而导致了我们身体更多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并感觉到异常寒冷。

还有我们日常穿的衣物、盖的被子都是纺织物,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南方因为湿度大,衣物易潮,身体产生的热量很快就会被传导到空气中散发掉,即使被褥盖得再多,衣服穿得再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再就是过冬装备的差异化,也影响着我们的体感温度。“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冻得哆嗦,我在北方的暖气旁四季如春”北方人家里有暖气,就连厨房、卫生间都装上了暖气片,供暖足的情况下,很多北方人在家里都是穿着背心裤衩四处走动。南方网友比较惨,卧室里最多开个空调或电暖器,就这,还要穿上一套保暖内衣才勉强过冬,最难受的是,晚上躺在被窝里想去小便,都是憋不住了才把事儿办啦。

出门在外,北方人多数是保暖耳帽、保暖口罩、围脖、棉手套、羽绒服、大棉袄、小棉裤、羊毛鞋……全方位武装,一句话——那都不是事儿。在南方,多数人一件羽绒服外加秋裤就能过冬,虽说冷是冷了点,但也习惯了这种极限挑战模式。

在这里,提醒一下去北方旅行的南方小土豆,出行前一定要做好穿戴攻略,尤其是在保暖方面,记住这四点原则:

内穿的衣物不宜过厚,以保暖、柔软、贴身的材质为最佳,这样可减少空气流动。内衣最好盖过腰部,避免腰腹受寒。

▲中层衣服应有较好的保暖特性,不要过于紧身。羊毛、羊绒或纯棉材质的保暖衣都是不错的选择。

外套既要防冻还要防风,防风外套不宜过度宽松,领口、袖口、腰部、脚踝等处最好有收口设计。

▲不要忘记头颈足部的保暖。人的头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不利于血管健康。此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因此可穿上棉裤,换上保暖的厚底鞋。

注意:封面图片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66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上午11:12
下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上午11:12

相关推荐

  • 你以为涪陵只有榨菜?了解下这颗能源界璀璨新星吧~

    图片来自中国石化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当今能源格局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项重大的能源发现都如同在人类发展的征途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涪陵页岩气田,这片承载着能源希望的土地,宛如一颗镶嵌在自然怀抱中的瑰宝,有着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环境。它位于山峦起伏、河流蜿蜒的涪陵地区,周边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既有高耸的丘陵,其海拔高度在 300 至 800 米之间错落分布,又有幽…

    2024年12月14日
    5400
  • 2024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认定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根据省科协《关于做好2024年度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经海南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办事机构审核,36位申报人员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现将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从2024年12月3日至12月9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实名、书面形式向省科协学会学术部(65339594)提出,并列举具体异议理由和提供相关事实证据,…

    2024年12月12日
    4300
  • “复活”猛犸象

    《细胞》杂志最近披露,科学家采用一种改进的Hi-C基因组分析技术,以空前的精度拼接出了猛犸象的全基因组序列。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描绘出古生物DNA的三维结构。这些DNA,来自一头经历了自然的冻干过程的猛犸象。 科学家还发现,猛犸象的遗传物质集中在28对染色体上,这与跟它亲缘关系最近的现生物种亚洲象和非洲象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说明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英…

    2024年12月4日
    41600
  • 深海热液喷口,蓄水陨石坑……哪里才是我们的“摇篮”?

    深海热液喷口、陆地火山温泉的暖水池、蓄水的陨石坑……地球生命究竟诞生在哪里?这一直是科学界多年来不断争议的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联合发文称,在早期地球的陆地热泉中,铁硫化物为生命起源提供了关键的化学基础。 验证达尔文“猜想” 1871年,达尔文在给英国植物学家胡克的信…

    2024年12月20日
    3400
  • 海南11家单位、13个活动获得中国科协 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对2024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11家单位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等13个活动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活动。 ;;;; ;;;;

    2025年1月7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