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大量出土文物中,许多活灵活现的陶猪、陶牛、陶马和陶人身上,总有一些白色的“斑块”,人们不免想知道,这些白色的斑块到底是什么东东?其实这些都是文物经过修复之后留下的石膏的痕迹。
图源:Pixabay
What?石膏?真的吗?
是真的,目前陶器修复所使用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医用磨制石膏粉,就是那种拿来快速固定骨折部位的医用石膏。它是由天然石膏低温煅烧脱水制成白色粉末状熟石膏(化学式为CaSO4·1/2H2O,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惰性材料丙烯酸树脂),它与生石膏(CaSO4·2H2O)主要不同点在于含水量不同,熟石膏遇水迅速硬化成为生石膏,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模具塑造出想要的形状,来完成陶器的补配工作。由于易于获取、无毒无害、广泛使用、不易膨胀、强度大且易于修整、塑形相对简单等原因[1],陶器文物的修复就大量使用了石膏。
那么就会有人问了,为什么不把这些石膏涂成跟文物相近的颜色呢?这是因为文物修复讲究修旧如旧的原则。由于补上残缺部位的石膏多是白色的,与器物本身的色差较大,用于展示的话,则有些还要涂上颜料,把器物做旧。做旧的原则是既要修得像,又要修得不像。修旧的颜料应选择与器物原色协调,但又不完全一致的色系,以显得器物的色差不是太大,远观看不太出来,近看细瞧的话,修补的痕迹要能分辨得清。但是石膏产品不宜上色,或者说只能暂时的使用颜色,寿命不长,反复的使用石膏材料修补会导致文物的进一步损害,因此,我们见到的陶器文物身上,只得留下大量的白色“斑块”了。
参考文献:
[1]黄献源. 浅谈石膏在陶器修复中的运用 [J]. 艺术科技, 2015, 28 (08): 111.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河北东方学院2021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邹沁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