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鲤鱼、庆田蚕…元旦居然有这么多好玩的民俗!

元旦即将到来,同样作为中国的节日,现代意义的元旦“存在感”比春节弱了不少,我们平时经常会聊一聊春节的民俗,却少有人讲元旦的民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各地元旦迎新年时有哪些好玩的风俗。

01 元旦不说“旦”

据说老北京人忌讳元旦的“”字,因为“旦”与“蛋”谐音,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些骂骂咧咧的语言。所以过去老北京人,不爱说“元旦”,只说“阳历年”。

北京人过元旦没什么特殊的讲究,吃食可根据自己喜好而定。小编在这里随便说上几样儿:

(1)炸丸子

丸子象征了合家团圆。以前过节期间,各家总要串门或者接待客人,吃饭时间不固定,也没有很多时间炒菜。事先准备好丸子,端上来就能吃。

(2)食鲤鱼

老北京有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3)饺子

过节少不了饺子,猪肉、大白菜,俏几根韭菜,是最低配,也最见手艺的高低。全家人团聚一堂动手包饺子,图个热热闹闹。包饺子时拉拉家常,兄弟姐妹之间逗逗嘴,欢笑声充实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家的温馨尽在其中。

02 北方的元旦习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

从元旦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因天气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天津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03 南方的元旦习俗

较之于北方元旦习俗之“俗”,南方元旦的习俗则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在福建,闽音“春”与“剩”相同,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俗称“春饭”。春饭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广东,元旦拜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也是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综合来源:首都之窗、BTV这里是北京、思南县统计局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59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午4:50
下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午4:50

相关推荐

  • 如何在Word中画线

    在日常办公中,许多人常常需要在Word文档中添加线条,以便于分隔内容或突出重点。但是,有些用户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本文将为您提供几种简单的方法,帮助您轻松在Word中画线。 方法一:使用下划线功能 打开Word文档并将光标放置在您希望画线的位置。 在键盘上按下“Shift”键,同时按下“-”键多次,直到您满意为止。 您可以调整字体大小来改变线条的长度和样式…

    2024年12月4日
    25900
  • 你说什么?我没戴眼镜听不清

    近视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感觉 摘下眼镜之后 看不清眼前事物的同时 似乎也听不清别人讲话了 这是为什么呢? 视觉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听力 这种效应被称为 “麦格克效应” 麦格克效应是一种感性的认知现象,表现出在语音感知过程中听觉和视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感官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对于一个事物,不同器官获得的信息会传入大脑中各自对应的中枢,不管是视觉中枢,还是听觉中枢,…

    2024年12月23日
    19700
  • 吃面和吃米,哪个更容易长胖?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授 中国人传统饮食习惯的形成原因很简单,地里长什么,家里就吃什么。故而有南稻北麦的区别。那么问题来了,米和面这两大主食,吃哪个更容易长胖? 答案是:吃面容易胖! 有很多研究表明:以同等频率和量的大米代替小麦,体脂超标的风险降低。一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观察了10万多人的主食偏好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2024年12月23日
    16300
  • 最大冤种的鲨鱼:被章鱼骑在脑袋上|自然小喇叭

    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79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本期鲨鱼含量爆表): 1)鲨鱼被鱼类当成掩体 2)鲨鱼被章鱼当成坐骑 3)鲨鱼咬牙切齿,发出咔哒咔哒声 4)会打游戏的天才倭黑猩猩去世 5)雄性线虫学不会教训 6)小鼠会对昏迷的同伴进行急救 鲨鱼当掩体 什么?竟然有鱼敢把鲨鱼当掩体用? 这种胆大包天的小鱼叫做金鲹(C…

    2025年4月8日
    1800
  • 春天,孩子真的会长得更快?

    今的孩子,成长路上处处是“卷”——学业拼成绩,兴趣班拼技能,连身高也成了家长暗自较劲的赛道。在这“卷不动又躺不平”的时代,谁不希望孩子挺拔如松?于是家长们各显神通:有的疯狂进补、狂练跳绳,有的迷信“增高贴”“长高奶粉”,甚至掐算季节,笃信“春天猛蹿个儿”。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春天是不是长高旺季?如何帮助孩子长高?传说中的“长高奶粉”是不是“智商税”?帮助…

    2025年3月26日
    3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