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对于癌症的诊治公众也有很多疑惑,比如癌症会不会遗传?细菌和病毒感染会不会引发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癌症防治网络,已建立覆盖全国的人群肿瘤登记体系,肿瘤登记点覆盖全国98.6%的区县,为癌症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提质扩面,我国制定发布了食管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等系列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覆盖人口年均超过8000万人次,妇女“两癌”筛查区县覆盖率达98%,重点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超过55%的预期目标。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由2015年的40.5%上升至2022年的43.7%。根据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要求,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将达到46.6%的主要目标,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的控制。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据了解,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叠加,癌症仍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癌症导致的死亡约占总死亡的23.9%,癌症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癌症防治资源不平衡的矛盾,推动提升区域癌症防治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覆盖面,不断推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癌症具有遗传性 科学看待肿瘤标志物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治愈。对于癌症的诊治公众也有很多疑惑,比如癌症会不会遗传?细菌和病毒感染会不会引发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从人的体质上来讲,肿瘤它有遗传性。大致上15%~30%的肿瘤,它是因为自己的基因组发生了变化,胎中带来的基因。从引起肿瘤的外界因素来说,它是具有传染性的,比如说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肝炎病毒是有传染性的;又比如说HPV引起的宫颈癌,HPV是有传染的。

除了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一些已知的病毒感染和癌症相关,某些细菌感染其实和癌症也有直接关系。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专家介绍,肝癌它有两种,一种是肝细胞肝癌,一种是胆管细胞肝癌。胆管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就跟炎症有关系,长期结石、胆囊结石或者肝内胆管结石,反复刺激感染等等,所以在临床当中也会给这样的病人一个建议,比如说胆囊结石,如果是保守治疗没法排石,建议要切除胆囊。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现在公众对于体检越来越重视,一些人还会做专门针对癌症的体检,最被广泛熟知的就是肿瘤标志物检查,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中包括蛋白质、酶、激素以及基因标志物。如果查这些标志物升高,其显著升高时,可能和癌症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但不能和癌症画等号。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体检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癌抗原125、前列腺特异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等,其中有一些特异性和灵敏度非常高的标志物,比如甲胎蛋白反映肝癌、前列腺特异抗原反映前列腺癌,这些标志物指标明显升高一定要重视。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其他一些常见的灵敏度较低肿瘤标志物,也可能是良性的问题,比如感染、炎症、酗酒、吸烟等。单一的肿瘤标志物监测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医生往往采用多个指标联合检测,从而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和协助判断身体内肿物的性质。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专家表示,如果其他的标志物升高只是比正常值高一点点,可以去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者去其他的医院再复核,再复查一次,它还在升高,我们可以动态观察它,但是一定要找医生,可以配合其他检查,超声、CT等去判断,这样就能对这些病人有益。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95%以上初次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的”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排名第一的癌症。在我国,肺癌新增和死亡病例均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胸部CT的普及,肺结节、磨玻璃这些名词越来越被大家熟知,那么,体检发现肺结节就一定是肺癌吗?肺结节是不是要立刻手术?

专家介绍,2毫米以上的结节都能在CT上发现,6毫米以下的结节,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肺结节不等于肺癌,而且绝大多数是良性的,胸部CT检查初次发现肺结节先不要恐慌,应根据医生医嘱定期复查,观察肺结节的变化。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专家指出,如果是第一次做胸部CT发现的肺小结节,目前国内外的资料告诉我们,95%以上是良性的,所以肯定不建议做手术。就是观察,我们就是一个底板,随着以后的观察,看它大小的变化、边缘的变化、密度的变化,是从一个曲线观察。只要曲线往上升有改变,我们再把以前一年的复查间隔时间缩短为半年,半年的复查间隔时间缩短为三个月。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虽然大部分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临床治疗,但近些年来,40到50岁左右的肺癌患者明显增多。专家介绍,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癌症分期有很大关系,越早发现就意味着长期生存率更高。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专家介绍,早期发现的早期肺癌,就可以使整体的肺癌的5年生存率提升20到30个百分点。如果通过早期的筛查发现的是早Ⅰ期的肺癌,它的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10年生存率都在90%以上,所以我也建议那些有肺癌的高危因素的中老年朋友,特别要重视参与肺癌的筛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53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下午12:41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下午2:10

相关推荐

  • 世界罕见病日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罕见病

    并不是所有罕见病都发生在儿童时期。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常发生在老年人群,起病年龄50~70岁。同时,随着疾病的发展,晚期可能会导致心衰、血管并发症等,甚至进展为白血病,危及患者生命。 一、 识病——脾大饱胀,异常现象 临床上,PMF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脾脏大小、血细胞数量及一些体质性的变化。这些异常信号是身体…

    2025年3月1日
    7200
  • 春天眼睛干又涩?跟我学几招,帮你告别 “干眼危机”!

    干眼症轻则会引起不适感,即干燥、疼痛、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别急!怀化爱尔眼科医院这份「春日护眼秘籍」助你快速 “灭火”! 为什么春天眼睛容易 “闹脾气”? ✅ 春季多风干燥,泪液蒸发速度加快;✅ 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增多,刺激眼表; ✅ 再加上紫外线增强,眼睛更容易…

    2025年3月18日
    5100
  • “熊丁”兴旺!大熊猫野外种群,增长!

    今天(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今天(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 根据最新监测结果, 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由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

    2025年3月4日
    6000
  • 艾滋病预防新药国内获批,能否成为“艾滋终结者”?

    近日,艾滋病预防新药那帕韦片和来那帕韦注射液国内获批上市,号称能“百分百有效预防”,会成为艾滋病“终结者”。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首先,这是好事,但也不至于夸张成为“终结者”,尤其是我国当前的艾滋病传播模式和国外还存在较大差异,不要过度乐观。下面来聊聊。 01艾滋病有了新的治疗手段 首先,那帕韦片和来那帕韦注射液的获批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很有…

    2025年1月7日
    14500
  • 每日吃三次的药,是随三餐吃吗?很多人吃错了……

    我们在吃药时经常会看到说明书上写“每日三次”,很多人就会在吃饭的时候,早、中、晚各一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每日三次用药,其实和吃饭没有关系。关于每天吃药频率这个事儿,咱们从头捋。 每日一次 先说每日一次,指的是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一次,这个“同一时间”划重点。比如每日早上或晚上。某些药物在说明书中有规定服药时间的,以说明书为准。比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应在早晨的…

    2025年2月7日
    10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