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化疗药物会传染给身边人?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药物会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作用于癌症病灶,也可能影响部分正常组织,引发毒副作用。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

近日网上有传言称,“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因为化疗药物可能被呼出或通过其他途径的方式传染给他人。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完全立不住脚。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药物会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作用于癌症病灶,也可能影响部分正常组织,引发毒副作用。化疗药物在患者体内代谢后主要通过尿液、粪便、汗液等体液排出,但这些代谢产物对健康人的影响微乎其微,除了密切照护者在处理病人排泄物时建议做必要的防护(比如洗手,戴口罩手套,不共用餐具等,其实这也是基本的个人卫生要求),正常一般性日常接触正在化疗的病人,不会对健康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相反,化疗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身体防御力下降,容易感染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正常人接触化疗病人时,应注意自身卫生,避免将病菌或病毒传染给病人。

最近网上有一个说法流传很广: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起因是有人问,化疗的病人对身边正常人有影响吗?紧接着一位网友拿着是某一位医生对这个问题的回复放在评论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和关注。具体内容如下: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化疗药物会传染给身边人?

图源:某社交平台

那化疗的病人对身边正常人真的有影响吗?病人身上的化疗药真会伤害到身边的人吗?先直接明了说答案:正在化疗的病人,不会对身边正常接触的其他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什么是化疗?

化疗有什么毒副作用?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很多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化疗。

化疗的本质是通过化学药物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药物治疗手段,化疗也叫细胞毒药物治疗,通常是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等途径进入肿瘤病人体内,然后药物随血液循环流到全身各处,理论上只要是有血液流经的地方,化疗药物就有可能到达,包括癌症病灶所在地,也包括其他没有病灶的正常器官组织部位。

化疗药到达癌症病灶所在处去杀灭癌细胞,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但由于同时也会到达其他正常组织器官,从而对正常细胞也会有伤害,也因此就必然会出现毒副作用。

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广,包括皮疹,脱发,过敏,口腔粘膜炎,恶心呕吐,腹泻,心肺肝肾毒性,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等。比如恶心呕吐腹泻是因为化疗药伤害了胃肠道粘膜细胞,脱发是因为化疗药伤害了生发细胞,白细胞下降是因为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被化疗药大量给杀灭了,而骨髓造血又来不及补充。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化疗药物会传染给身边人?

不过,化疗的这些副作用其实都是可恢复的,而且并不是每个做化疗的病人一定都会出现,这取决于所采取的化疗方案和药物,不同的化疗药,其副作用侧重点不一样,有的化疗药容易引起呕吐,有的则容易脱发。而且个体差异很大,也就是说不同的病人,化疗的副作用表现是各不相同的,同样的方案同样的药物,反应也并不一样。

化疗有副作用,这也正是化疗让很多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有些人说化疗太伤身体了,甚至经常有人说千万不要化疗,不化疗还好,一化疗死得更快。

这其实也是不客观的极端思维式说法。不能只看到化疗的副作用,还要看到它的治疗作用,不只是化疗,其他药物和治疗手段也都是既有利又有弊,要辩证客观一分为二来看问题。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疗,要结合癌症病理类型、分期、对化疗的敏感性(临床研究数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等来综合评估,既不能简单地说化疗就是好,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化疗,两个极端都要不得。

化疗后的病人对身边人会有伤害吗?

上面说的化疗副作用,主要是对做化疗的病人而言的。那么做化疗的病人对身边其他人会有什么影响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化疗药分为溶解在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被医护人员配置好的化疗药和口服化疗药。它们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等途径进入病人的体内在病人体内代谢后主要通过尿液、粪便、汗液等体液排出,但这些代谢产物对健康人的影响微乎其微,且不会通过呼吸或接触传播。换句话说,接触正在化疗的病人,不会对健康人带来任何身体上的伤害。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化疗药物会传染给身边人?

不过,化疗确实有一定毒性,对于直接从事化疗药物配置的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好防护,以避免化疗药物接触皮肤从而造成局部刺激症状(比如红斑、水疱等),或者通过呼吸道吸入化疗药从而引起鼻粘膜酸痛不适、眼睛烧灼感、头晕、恶心等症状。但这指的是护士配化疗药的过程中要做好防护,已经配置好的化疗药溶解在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或者口服化疗药,不会挥发不会跑到其他人身上。

当然,考虑到患者体内的化疗药及其代谢物可通过汗液、尿、粪等途径排出体外,安全起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化疗患者的粪便、尿液、呕吐物等排泄物,密切照护的亲人在处理这些排泄物时,建议做一些必要的防护,比如戴口罩手套,洗手,贴身衣物、生活用品等个人物品尽量分开清洗,使用公筷,不共用餐具等,其实这也是基本的个人卫生要求。特殊注意事项,要遵从医生护士的交待去做。

因此,对于其他人来讲,接触正在化疗的病人的时候完全不用有任何的顾虑:握手,拥抱,一起进餐…...都没有问题,不会对健康人带来任何身体上的伤害。

反倒是病人化疗后免疫力下降,在跟其他人接触过程中要做好防护,以免被其他人“传染”普通感冒、流感等。有时这可能对病人带来严重后果,也就是说需要做好防护、受到保护的人其实是病人本身。不管是身边的家人或亲朋好友,都用不着担心因接触受到所谓的化疗伤害。

不要混淆化疗和放疗,

两者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会把化疗和放疗弄混淆,其实这两并不是一回事。

化疗是药物治疗,它的副作用只是对化疗的这个病人,不会对身边其他人带来任何伤害。而放疗则有所不同,放疗是放射线治疗的简称,也就是说,它是有电离辐射的,是通过放射线的照射肿瘤病灶,从而杀灭肿瘤细胞起到治疗作用。

很显然,这种治疗必然会有副作用,但放疗是在特定的治疗室(通常是在地下室)进行,有特定的防护处理,家属和其他无关人员也不允许进去和病人共处一室。病人治疗一结束,机器一关,辐射就消失了,病人身上也不会带有辐射(辐射只在治疗过程中)。所以,病人出来后可以正常接触,完全不必要担心。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化疗药物会传染给身边人?

当然,这里说的是通常意义上的外放疗,还有一种是内放射治疗(也叫近距离放疗),即在病人体内肿瘤病灶放置放射性粒子,在一段时间内,病人体内有放射源(粒子)。

如果是短期的近距离放疗,治疗结束后,并没有放射源存留在病人体内,对周围人自然也就不会带来放射性伤害。如果是永久性的近距离治疗,放射粒子仍停留在病人体内,不过这种辐射水平很低,并随着时间减小,而且这种辐射影响的距离很短,周围大多数人基本上也不用太过担心。


当然安全保险起见,部分接受永久性近距离放疗的患者会被告知在治疗后的短期内不要近距离接触孕妇或小孩。但这种内放射治疗,医生或护士一定会告知需要注意的事项,遵从医嘱去做就可以了,不必做过多的猜测。

照“谣”镜

化疗是一个广泛被讨论的话题,关于化疗后病人的谣言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传播。此类谣言具有缺乏科学依据、误导性强等特点。并且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如恐惧、担忧等。这些情感因素会促使人们更容易相信并传播谣言,尤其是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因此,公众在面对此类谣言时,应该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41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上午10:57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上午10:57

相关推荐

  • 春天,这2个时辰请务必睡觉,10分钟抵2小时!

    春天万物生发,大环境尤利于肝气升发,是调肝养肝的黄金季节。巧妙地利用这一段天时,让肝气随之条达,可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春天万物生发,大环境尤利于肝气升发,是调肝养肝的黄金季节。巧妙地利用这一段天时,让肝气随之条达,可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中医有个说法叫“子午觉”,就是子时(晚上11时至凌晨1时)和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这两个时辰,…

    2025年3月3日
    10400
  • 好朋友是基因挑选出来的亲人!真的没骗你

    是什么让你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彼此呢?是缘分,是数学概率,还是命中注定?一项科学研究表明,这里面或许有基因的一份功劳。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不管你遇到开心还是忧愁的事情,都可以与 Ta 分享。你们有聊不完的共同话题、相似的品味,契合的行为模式,你们是挚友,更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姐妹。 是什么让你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彼此呢?是缘分,是数学概率,还是命中注定…

    2025年2月26日
    8500
  • 最近爆火的“冬去春来饭”,真的推荐你试试!

    春天,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更是一个尝鲜的季节,各种时令蔬菜纷纷端上餐桌。最近,一款“冬去春来饭”在社交平台爆火,“一口吃掉春天”,相当有仪式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在味道上能给舌尖留下独特的记忆之外,它的营养如何?还有没有哪些可以升级改进的地方?今天这篇,吃货必看! “冬去春来饭” 高钾高膳食纤维 还不知道“冬去春来饭”是什么的朋友们,先来收下这份食…

    2025年3月7日
    7600
  • 糖友必看|测对时间=精准控糖:医生最关注8个关键时间点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在家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但总搞不清该测哪个时间点 血糖数据不达标,复诊时又要重测,耽误不少时间 其实血糖监测分餐前、餐后、睡前、夜间等多个时间点 不同的情况对应不同的时间点 下面具体说明各时间点的适用场景和人群 一、早餐前(俗称空腹) •血糖水平很高者 •存在低血糖风险者 •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者(如甘精、地特胰岛素等) •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

    2025年3月20日
    6200
  • 什么?抖腿居然是个好习惯?

    适当通过类似抖腿的动作活动一下肌肉,反而可能缓解久坐带来的伤害。 每一位喜欢抖腿的人,心里都有一台缝纫机,玩手机时抖、开会时抖、吃饭时抖……只要一坐下来,腿部的“小马达”就开始启动,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为什么坐下来会抖腿?抖腿是病吗? 01 为什么有些人总爱抖腿? 抖腿常源于腿部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与放松。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平时会不知不觉地开始抖腿,心理学家认为…

    2024年12月12日
    18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