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金针菇、大白菜等都是甲醛菜,不能吃”
近年来,网上金针菇、大白菜等家常蔬菜纷纷被贴上 “甲醛大户” 的标签,有传言称食用这些 “甲醛菜” 会伤肝肾、致癌。
流言分析:其实,并非如此。
我国《食品安全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明确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用加工助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以任何方式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合法正规途径购买的蔬菜,都不用担心甲醛超标的问题。
近年来,网上关于 “甲醛菜” 的讨论一直很多,金针菇、大白菜等家常蔬菜纷纷被贴上 “甲醛大户” 的标签,甚至有传言称食用这些 “甲醛菜” 会伤肝肾、致癌,这可让不少消费者忧心忡忡。
一时间,餐桌上就仿佛笼罩了一层 “甲醛阴影”,大家在选购蔬菜时都不免心存疑虑:这些平日里常见的蔬菜,难道真的暗藏 “甲醛危机”?
蔬菜里真的有甲醛吗?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大量接触甲醛,会对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会诱发白血病和癌症。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甲醛列为致癌物质。
通常,甲醛都存在于新家具、新装修的建筑中,那么蔬菜中的甲醛又是哪儿来的呢?
蔬菜中的甲醛,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甲醛也是一种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在许多生物的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如蔬菜、菌菇、水果、鱼类、肉类等等中都会存在着微量的内源性甲醛,这些甲醛虽然也能被检测出来,但含量微少,基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些测评博主用室内甲醛试剂盒,从香菇、金针菇等上检测出了甲醛,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实际上,他们检测出来的大多就是这种内源性甲醛。目前的研究表明,食用菌会根据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微量的甲醛,因此,甲醛试剂盒能从中检测出甲醛也是正常的。
这种内源性甲醛通常很微量,而且在我们食用前的清洗、烹煮中大多都会被清除掉,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外源性甲醛,则主要是在食物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添加的,这也是造成蔬菜中甲醛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由于甲醛具有漂白、防腐的作用,一些不法商贩就会将稀释的甲醛溶液喷洒到蔬菜根部,进行保鲜,以保持蔬菜的白净新鲜,在上架销售时卖相更好。前些年记者暗访爆出的甲醛白菜、甲醛金针菇等都是属于此类。
但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明确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用加工助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也就是说,以任何方式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我们在正规途径购买的蔬菜,基本上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市场上出现“甲醛菜”的概率很低,而且甲醛在高温下很容易挥发,比起危害我们自己的健康,其实对于和蔬菜长时间呆在一起的商贩来说危害更大。而且甲醛保险成本大,还可所以很少会有商家选择做这样的赔本买卖。
此外,甲醛极易挥发,而且溶于水。蔬菜中的微量甲醛在我们清洗、烹饪的过程中就会被清除掉,不太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危害。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扒掉最外层的叶子,用清水多多浸泡,烹饪时多煮几分钟。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捆绑的蔬菜的胶带甲醛含量超标?
有些人还怀疑,蔬菜中甲醛主要来源于绑蔬菜的胶带及塑料膜。网络上曾经有“胶带捆绑的蔬菜甲醛含量超标”10 倍的说法,经常用胶带捆扎的金针菇、大白菜也是因此狠狠中招。其实,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尽管胶带粘合剂中确实可能存在甲醛成分,但是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中,对食物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胶带都有严格规定,其中的甲醛含量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而且在正常环境中,塑料膜和粘合剂也是比较稳定,并不会单单随着放置就释放出大量甲醛。除非我们在烹饪中忘记摘胶带,或者将胶带和蔬菜一起放进了酸性的汤底里,胶带才有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但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意外,想必大家也不会选择吃掉这份菜了。因此,也不必对胶带捆扎的蔬菜产生过多误解。
比起担心微乎其微的甲醛超标问题,蔬菜保存不当可能导致的腐败等问题,才是更容易对我们健康产生危害的。无论是在挑选蔬菜,还是我们自己保存蔬菜时,都应该多多关注。
照“谣”镜
这类谣言往往没有科学依据,会夸大事实,制造恐慌感。在这个谣言中,金针菇和大白菜等食材被描述为含有大量甲醛,从而引发消费者的担忧,消费者由于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便可能会轻信谣言。因此,消费者在面对这类信息时,要保持警惕,理性判断,并通过科学认知和交叉求证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作者|海德拉 科普作者
审核|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