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这家伙到底是鱼还是龙啊?

今天我们采访的“嘉宾”是蛇颈龙化石标本,TA位于我馆龙的时代展厅内,此件展品产自摩洛哥东部的古勒米迈(Goulmima)晚白垩世,学名叫作Libonectes morgani,中文译名为摩根里伯龙,属于蛇颈龙亚目(Plesiosauria)薄板龙科(Elasmosauridae)。

此件藏品为一件保存相当完整的化石骨架,总长约5.3米,颈椎数54枚,颈长约3米,脖子长度超过了全身长的一半,强壮的鳍状肢,非常难得地是,这件标本100%保存了头部。此具化石骨架是该品种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个体,非常值得参观。

侏罗纪和白垩纪海洋中充满了各种鱼类以及它们的捕猎者,翼龙和鳄类在水面附近捕食鱼类,鱼龙和蛇颈龙是主要的爬行类捕食者,沧龙是晚白垩纪世重要的食肉类。鱼龙和蛇颈龙化石最初是在19世纪20-30年代被发现,尤其是Mary Anning在英格兰南部发现第一具完整的鱼龙和蛇颈龙化石的模式标本后,这两类海洋爬行动物开始被人们所熟知。

蛇颈龙类通常分为两个支系,蛇颈龙超科上龙超科。

长颈的蛇颈龙超科包括5个科:

蛇颈龙科(Plesiosauridae)、

薄板龙科(Elasmosauridae)、

曲颈龙科(Cryptodclididae)、

钩颈龙科(Leptocleididae)、

双臼椎龙科(Polycotylidae);

短颈的上龙超科包括2个科:

菱龙科(Rhomaleosauridae)和上龙科(Pliosauroidae)。

蛇颈龙是海洋里的恐龙吗?

蛇颈龙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爬行动物,但蛇颈龙并不是恐龙。

蛇颈龙名字中所带的龙是由于生物物种是以拉丁文命名的,在命名体系中,某种爬行动物的名字常常以saurus为结尾,这个词的本义是蜥蜴。恐龙的拉丁文学名是Dinosaurs,原意是“大的恐怖的蜥蜴”,尽管恐龙也不属于蜥蜴,但是中国的古生物学者在早年翻译这个词时,将saurus翻译为龙。此后人们便将各种带saurus的爬行动物的拉丁文名翻译为“某某龙”。虽然蛇颈龙、沧龙、鱼龙等名字中都带“龙”,但它们实际上都是水中生活的爬行动物,与恐龙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更不能说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恐龙。恐龙特指蜥臀目和鸟臀目两个支系,而蛇颈龙则属于鳍龙目,跟恐龙是完全不同的类群,由于都属于爬行动物,蛇颈龙和恐龙最多算是远亲。所以下次大家看见各种名字中带“龙”的生物时,也不要都把它们误认是恐龙了。

蛇颈龙都长有长长的脖子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蛇颈龙有形似长蛇的长颈,其名字中更为明显。所有的蛇颈龙都长有长长的脖子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前面的简介中也知,蛇颈龙是一个很大的类群,蛇颈龙超科中多数为长颈成员,如中侏罗世的曲颈龙颈椎为30个,晚白垩世的薄板龙颈椎可达76个,它们脖子比身体和尾巴加起来都长。上龙超科的成员颈部则相对较短,颈椎数目也少。侏罗纪海洋中著名的顶级杀手滑齿龙属于上龙类,它们体长可超过15米,是鱼龙和其他小型蛇颈龙的天敌。

蛇颈龙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科学家曾一直不能确定蛇颈龙的繁殖方式,直到2011年报道了有关晚白垩世双臼椎龙的相关标本才解开这个谜题。

科学家在这件标本的腹腔中发现有个胚胎,从而得知,蛇颈龙是胎生的,它的体型和强状的鳍状肢已经难以登陆,只能在海洋里直接产下幼仔。这些作者认为蛇颈龙显然产下大的、可能只有一个的胎仔。他们认为蛇颈龙的繁殖方式为K对策(备注:生态学中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K对策特点: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等,如脊椎动物;与之对应的是R对策,特点:生物个体小、寿命短、发育快等,存活率低,如昆虫),与现代哺乳类相似而与鱼龙不同(鱼龙类产仔的数量较多,通常为1-2个,但有时有10-11个)。蛇颈龙是否在产仔后还育仔则不得而知。

(LACM 129639 标本照片(A)和解释图(B)。成年个体的部分用浅棕色表示,胚胎部分材料用黑色表示,重建的骨骼用白色代表。图片来源:O’Keefe and Chiappe, 2011.)

(复原的雌双臼椎龙及新生幼体。图片来源:O’Keefe and Chiappe, 201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26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9日 上午10:57
下一篇 2024年12月29日 上午10:57

相关推荐

  • 业主因电梯故障不幸身亡!电梯遇险怎么办?自救法则学起来→

    2月18日晚间,云南省昆明市一小区电梯疑因故障冲顶,导致59岁业主韦某不幸身亡。 电梯冲顶为何伤害如此大? 电梯发生冲顶时,会急速上升,导致人处于超重状态。在电梯冲顶的瞬间,人由于惯性持续上升,头部有可能会撞上电梯顶部,之后又会重重摔落到地板,后果严重。 相对于坠落,冲顶更为可怕并非因其给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大,而在于二者保护装置的差异。 当电梯不正常下坠时,至…

    2025年2月24日
    9700
  • 一周吃三顿?警惕这一“喂”出来的癌症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18岁胃癌患者 曾每周吃三顿烧烤 28岁女子因患胃癌,胃部次全切 24岁设计师胃癌晚期 问“为啥是我” “胃癌年轻化”“胃癌早期无症状”等话题 频繁登上热搜 那么,年轻人如何保护自己的胃? 早期无症状又该如何筛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喂”出来的癌症——胃癌! 一、胃癌年轻化 近年来,年轻人患胃…

    2024年12月17日
    25800
  • 美爆!这里有好多“蝶中皇后”,江西为何频繁发现金斑喙凤蝶?

    江西为何频繁发现“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视频制作丨李驭、王亚文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郭郑琰)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有一种被誉为“蝶中皇后”的珍稀蝴蝶——金斑喙凤蝶,这种蝴蝶以其独特的金色斑点和优雅的姿态闻名于世。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金斑喙凤蝶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使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金斑喙凤蝶活…

    2025年2月25日
    7000
  • 酱油怎么选更安全?认知误区有哪些?一文了解→

    近日,几款酱油中检测出镉、砷的报道冲上了热搜。尽管检测结果中重金属的含量都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涉及酱油这一家家户户不可少的调料,社交平台上依然引起了热议。 “零添加”是智商税吗?如何挑选一款安全的酱油?酱油怎么吃才健康?还有哪些关于酱油的认知误区?一文带你了解↓↓↓ “零添加”≠安全健康 “零添加”更多是商家推广产品的口号。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

    2025年3月28日
    2000
  • 小时候的记忆没有消失,只是我们无法读取|科技周览

    整理 | 周舒义、平生 动物交配为何“按部就班”?研究揭示大脑信号机制 在卡夫卡的《城堡》中,K和弗丽达在酒馆地板上长时间做爱,他觉得自己“迷失了路”,走进了一个“比任何地方都远的奇异国度”,这是小说对性的抒情化表达。站在科学角度,从勃起、阴茎插入阴道,再到射精的一系列行为,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一项新研究探索了性行为中雄鼠的大脑活动,发现两种负责产生愉悦的…

    2025年3月23日
    4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