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热液喷口,蓄水陨石坑……哪里才是我们的“摇篮”?

深海热液喷口、陆地火山温泉的暖水池、蓄水的陨石坑……地球生命究竟诞生在哪里?这一直是科学界多年来不断争议的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联合发文称,在早期地球的陆地热泉中,铁硫化物为生命起源提供了关键的化学基础。

验证达尔文“猜想”

1871年,达尔文在给英国植物学家胡克的信里写道:“我们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些温暖的小池塘里有各种铵盐和磷酸盐的物质,在具备光、热、电等条件下,蛋白质化合物就以化学的方式形成了,之后会发生更复杂的变化”。

之后,美国科学家米勒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先见之明。但达尔文提出的小池塘究竟在哪里?1977年,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潜入东太平洋海深1650—2610米处,研究人员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黑烟囱”和围绕着它的各种热液生物。在高温、高压以及含有丰富的还原性物质等的极端环境里存在明显的化学浓度梯度和水温变化梯度,尤其是在热液口。

因此,深海热液喷口的微生物生存环境与地球形成早期的环境十分相似。特别是在热液喷口发现的嗜超高温微生物,它们是“进化树”(在生物学中,用来表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的根基微生物。于是,生命诞生于深海热液喷口的假说风靡至今。

“黑烟囱”假说难以自圆其说

2020年,中国科学家发文称,在西太平洋一处深海热液区首次发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含有大量氮气和有机分子)。而氮的发现,预示着生命起源可能源自深海。

但是,“黑烟囱”假说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疑问。首先,科学家在模拟海底热泉合成有机物时发现,这类化学反应较依赖碱性环境,但实际上,海底热泉口附近是典型的酸性环境。因此,海洋或许对于维持生命是有用的,但不是生命起源的理想之地。

其次,科学家研究还发现,不管细胞属于哪种生物,它们都含有许多磷酸、钾以及其他金属,细胞中钾的含量是钠的10倍。而海水的钠离子浓度高,钾离子浓度低。显然这不支持生命起源于海洋的假说。而活火山附近的地热池塘,拥有前面所说细胞中的所有金属物。另外,也有科学家注意到,核糖核酸(RNA)在紫外线下可以保持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命最初可能出现在富含紫外光的地球表面,而非海洋深处。

火山热泉经受日照,不仅可以接收太阳能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还有利于累积生命所需分子材料的形成。当水从火山热泉中蒸发时,即使是稀溶液也会变得极其浓稠,这有利于简单分子聚合为复杂分子。虽然热泉存在着干湿循环,会使原始细胞脱水,进而创造生成复杂细胞器的有利环境。但在海底热液这样的环境中存在的变量,不足以支撑形成多样化的细胞器。

近年来,科学家还提出了生命可能起源于蓄水的陨石坑、小行星碰撞产生类似温泉的水热系统。然而,无论是海底热液喷口还是陆地火山热泉,有关生命起源的探索和争议还将继续下去,一步步逼近事实的真相。

(作者冯伟民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92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海南隐藏着什么“海岛基因”?揭秘火山海岸的地质“史诗”

    (海南大学“科普中国高校行”优秀科普作品-图文类) 火山海岸的地质史诗——解码海南万年熔岩的时空密码 在我国南端的海南岛,火山与火山岩记录着这片土地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它们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也是地球演化历史的生动见证。火山书写着大地之书,火山也锻造了海岛基因。 在海南岛的苍茫大地上,火山不仅是地质演变的刻录者,更是万物共生的缔造者。海南的火山活动历经了始…

    2025年3月20日
    4400
  • 健康小贴士 | 冬季进补,这些食物可以多吃→

    冬季进补吃什么? 以下5种食物可以多吃 ↓↓↓ 芋头 ; 芋头也称芋艿、毛芋,能蒸能煮,能做甜品也能做主菜。在营养专家眼中,它是适合秋冬季“进补”的食物。荔浦芋头一般在11月左右成熟,现在正是食用的好时节。经过一整年的生长,植物能量大多储存在根部,秋冬季吃芋头能帮助身体补充能量,抵御寒冷的天气。 羊肉 ; 冬季进补,羊肉是首选。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能够为人体提…

    2024年12月30日
    21600
  • “红岸基地”不止是科幻:在电波中,我们寻找外星文明

    “红岸基地”不止是科幻:在电波中,我们寻找外星文明 电视剧《三体》中“亦真亦幻”的红岸基地,并不完全是作者的虚构。现实中的天文学家,早在数十年前就试图与外星文明取得联系……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待在空旷的监听室。耳机中传来来自宇宙没有生命的噪音。那噪音,隐隐约约的,好像比星星还永恒。有时候又觉得那声音像雷达峰上没完没了的寒风,让我感到很冷。那种…

    2025年4月1日
    2200
  • 顶尖科学家讲坛 | 方滨兴作《方班研讨厅:一种互动式教学的新模式》主题报告

    12月13日下午,由海南省科协联合海南大学举办的2024年顶尖科学家讲坛(第13期)在海南大学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名誉院长方滨兴作题为《方班研讨厅:一种互动式教学的新模式》的主题报告。 ; 方滨兴院士分享了方班研讨厅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与成功经验,通过从费曼学习法视角提出方班研讨厅的四个核心要素-选定目标、化繁为简、发现不足、…

    2024年12月30日
    18700
  • 海洋“绿肺”中有“杀手”?海草床里的微塑料“幽灵”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元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青岛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2022年,发表在《国际环境》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血液内首次发现微塑料。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表示塑料或已遍布人体的各个器官,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塑料通过海洋生态系统进入食物链,最终在人体内被检测到,揭示了其在环境和生物…

    2025年1月7日
    15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